关灯
护眼
字体:
《山贼二当家》第二十五章 一县三知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人回到山寨跟大伙儿一商量,大伙儿顿时就是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模样儿,他们当惯了山贼,一听能去换换口味,做做官兵玩儿,都是兴趣十足。。不过一问这毛利县,大伙儿都傻了眼,基本听都没听过,偶尔有一两个隐约知道的,可也就模糊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具体在哪就不清楚了。

最后大伙儿只得又把老郎中又请了过来,据老郎中自己的话来说,他走的桥比大家都走过的路都多,吃过的盐比大家吃过的米都多。尽管大伙儿到现在为止,也没弄明白吃盐和走路这究竟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不过大家还是老老实实把老郎中请了过来,老郎中不愧是吃过很多盐走过许多路的老家伙,一听到毛利县,当即就问,“去哪个鬼地方干什么?”

大伙儿又把要去毛利县做县太爷的事情说了一遍,老郎中当即就瞪大了双眼,道,“没开玩笑吧?那地方可去不得啊。”

马二哈哈大笑,“老家伙,谁跟你开玩笑了。你赶紧说,说清楚了咱们好去做官上任!”

老郎中看了秦锋一眼,见他满眼都是笑意,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心中感慨,这个二当家行事天马行空,让人琢磨不透啊。他沉吟了良久,这才缓缓道,“毛利县,老子我和大当家的便是在毛利县出身的。”

众人哗然,显然都是没有听大当家的提起过。

只听老郎中又道,“你们不知道,那也没什么,大当家自己都记不住了。他三岁的时候就被我带过来了。”

憨子急道,“老家伙,你磨磨蹭蹭得有完没完,直接告诉俺们毛利在哪就行了。”

老郎中瞄了憨子一眼,道,“小兔崽子,毛毛糙糙你急什么?听我说,这毛利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呀。”他见大家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儿,气道,“那毛利县在夏州最北,离永安县大约七百里,西面挨着银州,朝东接轨灵州,虽然是属于夏州管辖,可银州,灵州都挨着不少,我在哪儿生活了三十几年,实在是待不下去了,这才跑到永安县来的。”

瞎子拍板道,“行了,咱们知道地方就成,其余管他娘的。”

秦锋罢罢手,制止了瞎子,道,“听老家伙说完。”

老郎中看了瞎子一眼,哼了一声,又道,“我之所以说哪儿不是好地方,是因为那地方有一绝,叫做一县三知令!”这话一出,大伙儿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话什么意思呀?秦锋不由得问道,“老家伙,你说清楚。什么叫做一县三知令?”

老郎中正色道,“这一县三知令是当地百姓的称呼,所谓三知令,第一是指当地的地主乡绅,他们势力庞大,关系盘根结扎,一呼百应,像蚂蝗一般,吸食了老百姓的血汗为生。第二说的是帮派团伙,就跟咱们山贼差不多,也是依靠打劫为生,只不过咱们劫的是钱财,那帮家伙却什么都要,最可恨是便是人口买卖。第三说的是当地的兵霸,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兵霸现在哪儿都有。"

憨子奇道,“咦?那咱们呢?老家伙你说的三县令,这已经没有了呀,可二当家可是正紧八百的县太爷呀。”

老郎中冷笑一声,“那地方从来就没有什么县太爷,县令勉强倒算有一个,不过什么事都管不了,整天只能做在自家后院里,祈祷那些地主乡绅地痞无赖别找上们来。”

秦锋听到这里,这时也终于坐不住了,抓狂道,“我操,有没有搞错?县太爷怎么说也是一方霸主,有那么没用么?”

老郎中回道,“你想啊,无论你手下的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全都是人家地主乡绅的人,无论你下的什么命令,人家都只听不做,阳奉阴为。你这个县太爷能有什么用?”

秦锋骂道,“不听号令,不守律法者,那老子换下一批人还不成么?”

老郎中冷笑,“你上哪儿去换?即便你把下面所有的手下都换掉了,找上来的还是当地的人,只要是当地的,就跟那帮家伙脱不了干系,甚至你撤下去以后,再也就找不上来人了,整个县域就你一个人县太爷,你怎么办?”

秦锋终于傻眼了,所有兄弟也是面面相窥,都道,“那怎么办?这一万五千两银子总不能白花吧?就算捞不回来了,也得想办法把大当家救回来呀?”

“他娘的,俺还就不相信了。”憨子叫嚣道,“俺们自己去做官儿,不听话得都撵下去。”这傻孩子始终对做官儿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热忱。

秦锋却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光自己这十几个兄弟,对于一县官职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就说眼前的,还不说官吏,光永安县衙役就有二百来号。可这白花花的银子都花出去了,心不心疼先不说,就单说弄出这么个虎头蛇尾的乌龙事情来,他这个二当家的面子上也挂不住啊。

秦锋干笑了片刻,见大伙儿都一个劲傻瞪着他,等着他拿个主意,心道,“这老家伙说的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还是前朝,隋朝么,被杨广那个家伙这么一弄,各地官吏腐朽,朝政糜烂,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可这会儿大唐盛世,按理说应该好许多了。”于是道,“老家伙说的是几十年前了,现在应该没那么离谱,反正现在钱都给了,总不能再去要回来吧?咱们要不先去看看,等到时候再说吧。”

老郎中见他不听自己的,气呼呼地怒道,“你这个小兔崽子,迟早有你后悔的时候,没听过论语里说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是论语里说的么?

大伙儿一见二当家拿了主意,理也不理老郎中大呼小叫,一个个摩拳擦掌嘻嘻哈哈又闹了起来。本来嘛,他们又不是吃素长大的,哪能被老家伙三言两语就吓住了。

最后老郎中见没人理他,气得吹胡子瞪眼,甩手就要往回走。众人连把他拉住,问清了去毛利县的最快行程,秦锋还一个劲得陪着笑脸,解释自己不过先去看看,不一定当这个县令,这才把老家伙的气勉强顺了下去。

秦锋决定到,“事不宜迟,马二和我先去,大家伙打理打理山寨后事,打理完了就快马赶过来。他娘的,我倒要见识见识能有啥比咱打劫还难的事儿。”

众人答应以后,秦锋带上马二,匆匆赶下山去,先去县里买了两匹快马,然后一路朝北,向着毛利县飞驰而去。

按老家伙所说,这毛利县其实不算个小地方,事实上它比永安县还大了三倍不止,可它其实算不得夏州的县府,因为银州,灵州也占有不小的面积,有点类似现代三不管的地域,因为碍着旁边州府的面子,和它交邻的三个州府都不怎么好意思插手,从前朝开始,就形成了这个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官府明明白白的不管,任由你们自生自灭去。

至于老家伙说的三知令,秦锋倒是没怎么担心,毕竟他此程也就二个目的,第一想办法先把大当家的救回来,第二再把那一万多两银子捞回来。至于那些地主乡绅,跟他有毛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