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墨子门》第35章 大儒来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玫瑰花开了,仲夏时节来了。.一天中午,子夏刚刚结束授课,高行前来禀报。

高行低着头说:“先生,鲁国曾参来信了,您请看!”他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卷竹简递给子夏。

子夏接过来看,书信中说:“子夏吾友,孔子辞世已经30余载了,我们这些同学也几十年没见面了。近日子张来访,言说要整理夫子遗言,以为教授学生的参考。我以为既然我们同学于夫子,理当把夫子的思想重新整理一番,定出卷册来也好留传给后人。而今我们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早已经青春不久,为避免我等下世之后儒学凋零,我赞同修书。遂向在世的同门发了信笺,邀他们到西河来共商一二,数日之后当可到达。参字,即日。”

子夏说:“高行,近日孔子门人会来我们这里集会。这事由你具体负责,田子方、墨翟、禽滑厘三个也善于待人接物,就让他们归你调度。这事关系重大,切不可稍有差池。下午就安排门下打排庭除吧,务必要把尚经坛整理得幽雅整洁。”

高行当天下午就安排人手整理院落,一时间众弟子也顾不上学习,就围绕着集会的事忙开了。段干木仍然捧着书来读,什么活也不干。其他人却早已忙开了,整理花圃、修剪各种花草、打扫庭院、整理书房、整理客房等等。

二日后,子夏带墨翟、高行、田子方四人一早就恭候在尚经坛大门口,其他弟子在段干木、公羊高、谷梁赤、禽滑厘等人的带领下安排礼乐相迎。

孔子门徒相继而来,有的高车驷马,有的徒步而来,有的华服博带,有的葛衣草履,平时安静的尚经坛大院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曾参来了,带来了他的儿子曾申和孔子的孙子孔伋;子张带来了公尚过;子游带来了公孙龙;有若和公西赤联袂而来,没带弟子随从。曾参、子张、子游、有若、公西赤这些人都是当世名人,是孔子的一代弟子。其他来的还有,代表颜回一派信奉安贫乐道的原宪和颜何,崇尚豪华气派的公良孺,与子路关系较近的漆雕开派来了儿子漆雕哆。当然,田子方是代表子贡一脉的。{注:曾参(字舆)、子张(颛孙师,字子张)、有若(字子有)、公西赤(字子华)、言偃(字子游)、原宪(字子思)、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公孙龙(字子石)、公良孺(字子正)、漆雕开之子漆雕哆(字子敛)}

在子夏的示意下,墨翟、田子方把来客都引到荣厅里就坐。

大厅里,各大家依次发言。曾参向众人说:“孔子先师辞世已经三十余年了,而今我儒者传孔子之道,行孔子之仁,各自教化一方,儒门弟子已遍及天下。然而各家所记孔子的言论都有偏颇不全和遗漏之处,为使大圣先师的思想光耀诸夏,我等当集孔子之论为书以为传世之用。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教行天下,我等当发扬孔子的精神,传播文化、知行合一、忠于君事、诚信待人。先师孔子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等孔门遗徒当立志学道、完善自己的品德,以仁为本,用六艺等来陶冶情操。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等当为了孔子之道竭尽所能!”曾参迂腐,贵族气息较重,所以说的话也有点迂。

子张说:“各位,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我们要弘扬先师的道。孔子的道在于仁、义、孝、礼、忠、信、恕,我们当具体实行之。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话诚恳实用,我们要各自把记录先师所言的简牍拿出来,一起梳理出一个次序。以使我们的门人弟子能有所遵循。我们孔子门徒不但要学习孔子遗传下来的学问,更要具体去实践。有道德不去弘扬,信奉道却不专注,岂能算有德?怎能算无德?道德需要我们去弘扬,需要我们具体来践行。就从这次编定孔子语录开始吧。”子张激进,并且重行,所以说话中重点强调了行。

子游也说:“先师孔子的思想其深如渊,其广如海,我等虽然跟随先师学习数载,但他的思想我们还没能把握住精髓,所以此次定要集思广义,把先师的思想详尽整理。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学习孔子的仁道就学会了爱人。既使升斗小民学了也会有教养,从而明礼诚实做人。我们就以这此集会为起点,向百姓们广布孔子的大道。这首先就要整理出孔子的思想,所以请各位尽力!”子游善文学,并且爱小节,话中也透出了他的思想。

子夏也发表讲话,他说:“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虽然不及先师谋虑深远的智慧,但各家所传的孔子之道已经不尽相同,为深刻把握孔子思想的主旨,我们要整理先师的良言,以传后世子孙。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百工在工坊里就能成就其事,我们君子要达到大道的极致。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要以学就仕,但学问是根本,思想是根本,品行是根本,不要急功近利。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非我等后人可及,所以我们更要研究他的思想。因此把各家所记孔子的言论重新整理一番势在必行,其意义也极深远。望各位尽心竭力,不要藏私。”子夏也善文学,不过他更信奉保守主义,所以话中就有不急功近利之言。

此时,孔子亲传门徒知名天下者已经十去其八,像子路、颜回、子贡、冉有、宰我、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人都已经死去。这次参加集会的老一辈人才中曾参、子张、子夏、子游三人因为门徒较多,影响力最大,所以就由他四人主持。而其他人虽然德名远播,但影响力不够大,所以他们也只是参与其事。

这场盛大的集会以研究孔子思想为主题,以编纂孔子语录为中心。曾参、子张、子夏、子游等老一辈的孔子亲传弟子都拿出了自己记录孔子话语的竹木简。而再传弟子田子方、漆雕哆、公良孺也代表他们的亲师拿出了自己一系记录的简牍。

一时间各种记录孔子思想的竹木简尤如雪片一样堆满了子夏授课的荣厅。由于这些竹木简是孔子的亲传弟子分别所记,所以重复内容多,记录中的错误也极多。要达到编辑成册的目的就要对这些竹木简进行归类分析,老一辈的人手显然不够。所以孔子亲传的弟子就让各自的门人也参加进来,所以十数日来几十号人都到在这个荣厅里来工作。人多了,嘴也杂了,各人又有各自的思想,所以争辩争论在所难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