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墨子门》第44章 助蔡强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蔡侯诏命蔡昌任司马总领全部军事之后,蔡昌就依照墨翟向蔡侯提出的强军方略开展工作。.

蔡国人口约有十万,蔡侯下达征兵命令之后,蔡国凡18岁至55岁的青壮男子都在征兵之列。经过5天的招兵,蔡昌从这个方圆百里的蔡国内总共募兵2万5千人。所以就分成25个千人队进行训练。

墨翟到州来城南门外的兵营来察看,他发现蔡昌练兵、布阵、防守、攻击等各方面都做得不错,但仍然沿用春秋以来的常规方法进行,而且许多细节方面处理得并不好。于是就打算与蔡昌交流一些练兵方法。

墨翟手持蔡侯令牌进入兵营求见蔡昌,守门的门尉急忙通报。蔡昌接到通报急忙出大帐迎接,两人寒暄一番,蔡昌客气地请墨翟面向东方坐尊位,墨翟说:“这哪行呢?你是主,理应坐主位。”蔡昌曾经与墨翟会过几次面,也知道他目前是蔡国依重的人物,而且还持蔡侯令牌而来,就坚持说:“墨先生,你是代君侯前来视察的,理应坐尊位。”墨翟推让一番,只好坐在尊位上。蔡昌挥手令大帐中其他将官分别坐下,自己坐在北面陪同墨翟。其实,对墨翟来说,他根本不在乎坐哪个位子,他只是要来视察一番而已。

墨翟看到蔡昌安排人手送来茶水和水果,就带着一副笑脸对蔡昌说:“蔡司马,请不要客气,我来只是随便看看,不耽误你练兵吧?”

蔡昌笑着说:“墨先生能来,末将自然欢迎,不碍事的。听闻墨先生不但精于政事,对兵法也深有研究,不知墨先生能否对我等指点一二?”

墨翟说:“春秋以来,凡兵者,分车兵、甲兵、步卒、弓手、舟师几类,每一类又分若干兵种。蔡司马练兵也是采用此法吗?”

蔡昌一听墨翟的话,就知道他懂军事,不由地想把自己的练兵情况汇报给他听。蔡昌说道:“是呀,我把这次的募兵情况和墨先生介绍一下,请墨先生指点。现在蔡国总计招募兵员2万5千人,其中车兵500为一旅主要是各世家子弟;甲兵1千5百,主要是各世家家兵;弓手3千,主要是平民;步卒舟师各1万。是否有什么不妥?”

墨翟听了之后说:“以蔡司马所言,练兵是要对外攻伐还是要守城?”

蔡昌说:“自然是守城了,以蔡国的实力,怎能对外攻伐。”

墨翟笑了笑,语气略有些低缓地说:“既然是守城,我以为车兵和舟师两个兵种可以暂且不要。”

蔡昌大感意外地问:“不要这两个兵种,岂不是……”他话没说完就意识到不对了。他本来想说岂不是军不成军的。

墨翟说:“车兵有利于野战指挥,却对守城无用。舟师利于水战,但也对守城作用不大。以我看来,州来城地近淮河,有二千舟师做奇兵就足够了。”

蔡昌手下的人也觉得墨翟所言有理,蔡昌更是佩服,“那么,就请墨先生具体指点我们吧。我愿采用墨先生的练兵方法。”

墨翟说:“守城与野战不同,要想守好城,就要先料敌攻城之法。能够料敌先机,自然能做好应对方法。如今的攻城法无外乎临、钩、冲、梯、堙、水、**、蚁附几类。我们就要依这些攻法做好相应对策。具体的对策蔡司马想必早已经熟计于心了,我就不多言这些。我仅就防守器物和指挥协调方面说一说吧,如果说得不当,请司马不要见笑。如果敌人较远,或者建土城居高攻我,我们可以用弓弩手来远射,这可以用绘有弯勾的旗来传令。为防敌人攀城而上,我们可以多准备一些石头瓦块、沙土、巨木之类的重物居高抛下来砸伤敌人。用木时就苍青旗帜来传令,用石时可以举白旗。如果敌人群集,我们可以备下麻脂、柴草、热水来伤敌,柴草起火可以烧伤敌人,麻脂油料可以增强火势,热水也可以烫伤敌人;用柴草薪樵时可以举黄旗传令,热水可以用黑旗。如果敌人聚在城下,也可以用沙土来眯敌人眼目,使他们失去眼力,陷入混乱。如果敌人已经攀上城头,我们可以用长枪、长戟来攻击,各以其枪戟形状制旗即可。当然,具体战事还会用到各种不同物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东西来伤敌。用到哪些东西,就各制作不同的旗帜来传递信号,没必要让传令兵跑来跑去贻误战机,用旗贴效率就高多了。”

蔡昌对墨翟产生了几分崇拜,这样的守城法他还没听说过。其实,墨翟并没有上过战场,也不懂具体的作战方法。不过,他在范蠡和子夏那里学了些基本的军事知识,而且怀里还揣着孙子兵法,再结合近期所看蔡国的练兵情况,略加推理就得出了这些方法。

蔡昌说:“墨先生提出的用旗帜来传令的方法非常巧妙,若果真如此行事,必然能快速机动起来。”

蔡昌对墨翟不吝赞扬之辞,他手下的将官们也随口奉承着墨翟。几个人就着军事问题讨论开了,说是讨论,其实总是墨翟在对他们出点子。

最终,蔡昌决定采用墨翟的方法来组织军队。他对军队进行了调整,撤掉了车兵,把车兵分插进其它兵种里,重新组织后,甲兵改为5千,用作奇兵来突击敌军。舟师水军改为2千,用作偷袭敌人水军。弓手8千,主要用作远程攻敌。斥侯500,主要用来刺探敌情和监控城中细作。其他的万余人都作为步卒安排在城墙上守城。并且,蔡昌还听取墨翟的提议在城中选调青壮妇女来协助守城。即使老人和孩子,墨翟也提出一些调用方法,具体地就是让他们分散在城中各处巡逻,以发现随时出现的间谍或者叛乱。

墨翟在兵营数日,协助蔡昌做好训练之后就找相国江益去商议其他细节问题。江益连日来也颇为用心,他在城中整修了几个大仓,并调集了大量的粟米囤积,而且建了几座柴房,积蓄了大量柴草。墨翟与他交流之后,又指出了其它许多问题。诸如,要在城中各处挖掘水井、在何处建立畜舍禽舍、调集各种工匠制作弓弩箭刀枪剑戟旗帜、动员国人割樵薪柴草等等。

墨翟没有具体处理过军事、政事,但有了专业的知识再加上他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再结合蔡国的具体实际,他总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而且,他做人很用心,事事留心,处处动脑,所以与蔡昌和江益这两个专业人士交流起来丝毫不费力。经过与蔡昌江益的交流,他对军事和政事越来越熟悉。数日后,墨翟就已经完全能够对军政之事自由地发挥了。

在墨翟的协助和指导下,蔡**事政事各方面都有序地开展着。

墨翟在蔡国每日忙于军政事务,协助蔡昌和江益处理各种疑难问题。这天,他正要出去巡察,子张和公尚过等人从晋国相继回来。

几人相互亲热一番,就问起各自的经历。墨翟谈了在蔡国所做的事,子张夸奖不已。墨翟也问起各人去晋国的收获。

公尚过说:“我到晋国平阳去见韩家家主韩虎,谁知他出外巡察了,直等了半月才见到他。我把子张先生对列国形势的分析向他说起,韩虎对楚国很用心,也有袭击故陈国宛丘的想法。可是韩虎的家臣段规却极力反对。段规认为晋国形势初定,韩魏与赵家之间还不能相信,他怕赵家会趁韩家出兵攻楚之时从晋阳出兵偷袭平阳。而且还说楚国国大力强,暂时先让其他国家与楚纠缠,韩家会等到楚国乏力之时发起突然攻击,也好一举消灭楚国的主力。”

胡泰也说起他到魏家的经历,他说:“魏家家主魏驹借口生病,拒不见客。我在安邑等了半个月才见到他。魏驹说智家的余孽还没有清除,智氏旧地还不安定,不愿过早发兵对抗楚国。虽然魏国的家臣任章支持伐楚,但魏驹却总不答应。”

墨翟感叹地说:“韩魏两家与楚国较近,如果这两家不愿出兵,抗楚之事又难上几分了。”

子张看到墨翟有些动摇的样子,就急忙劝道:“墨翟,切莫失去信心!万事都会有难度的,抗楚也是一样。楚国毕竟是大国,其它国家不愿轻易发兵,也无可厚非。对抗楚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墨翟苦笑着说:“虽然如此,但蔡国的百姓就受苦受难了呀!如果没有其它国家支持,楚国大兵一旦到来,蔡国支撑不了多久的。蔡国国小民弱,兵员严重不足,如今全国皆兵也才募到2万5千人。楚国国大民众,还会有后续兵力补充,可一旦交战蔡兵死一个少一个,终有不支的时候。既使我们守住了蔡国,但长期交战蔡**民一定会死伤惨重的。我们助蔡抗楚,就像是在亲手宰杀蔡国百姓一样,我于心不忍呀。”

子张说:“楚国虽然残暴好攻,但对百姓还算不错,楚人不会随便屠杀百姓的。这一点你应该放心。”子张看到墨翟有退缩之心,就变着法儿去坚定他的抗楚信念。

墨翟知道再说什么也改变不了楚国要攻蔡的局势,就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墨翟转变话题说:“谢先生提醒!不知先生去赵家有何收获?”

子张带着点点苦笑之意说:“赵国也不打算攻楚。”子张也和公尚过、胡泰一样露出三分惭愧的神色。

墨翟倒记得豫让要去行刺赵无恤的事,见子张不谈具体情况,不由得急声问道:“哦,赵国可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