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放亮,大批的魏军已经集中到城头位置与李天恩的军队对峙着。.
李天恩站在城墙上,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敌人,不禁有点头皮发麻。东西马道与中央大街都塞满了魏军,盾牌林立,支在前方,掩护着后面的士兵。盾牌身后是一群弓箭手,一个个将手中的弓拉成满月;弓箭手身后是清一色的步兵,手持长剑,肃然站立。
第一次面对如此规模的敌人,李天恩心中充满了悔意。开始的时候明明打算偷袭完之后功成身退,谁知头脑一热,变成了现在正中两军对峙,正面交锋的情况。
冲动是魔鬼啊!面对如此情景,李天恩只能压下心中的悔意,一心一意的与敌人周旋。李天恩领人押着夏侯尚登上城楼,居高临下向夏侯尚说道:“大将军,看看你下面的士兵吧。他们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就等你的一声令下了。不过我奉劝你做事情做好还是三思而后行,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既然我们没有车推出城门,那么就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一旦你的士兵发动攻击,你将会成为第一个在这场战斗中死去的人。”
夏侯尚听着李天恩充满威胁的话语,连连点头。作为一个乱世中的贵族,他有钱,有地位,有靠山,当然也还有非常惬意的生活。这一切都让他舍不得放弃生命。
他虽然是一个将军,但是他更是一个贵族,做不到普通战士那样的视死如归。夏侯尚站在城头向城下的魏军高声喊叫着:“我是大将军夏侯尚,你们这些蠢货想要害死我吗?都给我退下。”
夏侯尚的命令非常管用,魏国的军队向后撤退了百米距离之后再次停了下来。如今在昌河城内,夏侯尚官职最高,令这里的数万军队不敢轻举妄动。
李天恩抓住对方这种投鼠忌器的心理,与对方先进行了心理战。一面让自己的士兵恢复着体力,另一面快速加固着阵地。在这个时候,不论做点什么事情,都是有意思的。哪怕是多在面前摆放一个沙袋,也很有可能在后面的战斗中,挽救一条生命。
城头前的空气异常紧张,双方的士兵都感觉到了压抑。李天恩的汉军虽然算得上是兵强马壮,但是面对将近三十倍的敌军,也是心底发毛如果不是被李天恩这段时间的表现充满信心,恐怕早已经溃不成军。
昌河城内的魏军早已经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由于夏侯尚的贪生怕死,这些虎狼之师不得不静静等待,等待有人能站出来,担负起违抗军令的责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无视夏侯尚的生死,将眼前的几千汉军彻底消灭。
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昌河城外出现了一支几万人组成的队伍,队伍中还有大量的攻城器械。云梯,冲车,应有尽有,李天恩看着城下军队的旗帜,向柴召下达命令:“柴召,带领两千弓箭手分为两组,狠狠的给我射,一定不要让城下的魏军靠近城墙。”
柴召应诺,带领千名弓箭手面向城外的魏军发射着箭矢。
夏侯尚也发现了城外魏军的存在,站在城头上,大声骂道:“你们这群混蛋,还不给本将退后,如果本将有个三长两短,定要让你们全家人陪葬。”
俗话说将是兵的胆,面对如此怕死的夏侯尚,魏军的士气再次受到了打击,留下几十名士兵的尸体,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向后退去。
时间过的很慢,慢的让人感觉仿佛已经停止了一样。李天恩已经是第三十四次抬头观看天上的太阳,估计着时间。
太阳总算是升到了天空的中央,站的笔直的李天恩在心中庆幸在不伤一人的情况下,自己的军队已经坚守了九个小时的时间。
按照时间估计,自己派出去的士兵应该已经到达宣府,将自己的军令下达给那里的负责军务的冯超。只要再坚持十至十二个小时,宣府内的四万骑兵就能到达昌河城,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筹码。时间过的越久对自己就越有利。
双方的军队都一动不动,汉军为了防卫城外随时都有可能攀登云梯而上的魏军不得不将士兵分成两队,一队五千人防御城内的敌人,一队两千人负责警戒着城外的魏军。
时间又过了两三个小时。魏军后方的部队发生了一阵骚乱,士兵们向街道左右两边分开,一队骑兵出现在大街上,直奔城头而来。
李天恩与夏侯尚同时抬眼观看,马上一个身穿毛皮大氅的男子,正由远及近快速赶来。李天恩一推夏侯尚口中问道:“来人是谁?”李天恩看到这男子所路过的地方,士兵一个个都士气高涨不再低迷的情况,立刻意识到真正的战斗恐怕马上就要开始了,连忙向夏侯尚询问对方的身份。
夏侯尚面如死灰无力的回答道:“左相,夏侯孟德。”说完后,瘫坐在地面上。
李天恩看着夏侯尚此时的表现,就知道夏侯尚在夏侯孟德到来的时候就失去了对这个城市内所有军队的指挥权,而且对方根本就不会顾及到他的生死。
“准备战斗。”李天恩的喊叫声回荡在城头,所有的汉军士兵将早已经紧绷的神经再次绷紧,手中紧握武器,做好战斗准备。
夏侯孟德来到距离城头五百米的位置,停了下来,抽出腰中的利剑,指向城头位置,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城内卫军的士兵蜂拥而上,口中嗷嗷吼叫着向李天恩据守的城头冲来。
李天恩看着烂泥一样的夏侯尚,将他扔给孙猛后赶到城头最显眼的位置,振臂高呼:“汉军儿郎们,现在就是考验我们的最后时刻。胜则大陆扬名,败则埋骨他乡。为了荣誉,为了生存,杀!”
李天恩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身先士卒弯弓搭箭,向距离城头位置最近的魏军将领射去。
李天恩只是尽力而为,他知道自己此时表现的越勇猛无敌,自己的士兵的斗志就会越高昂。
李天恩目送着自己射出的箭矢在空中飞向敌将的位置,在心中期盼能将敌将射于马下,以振军威。
“嗡”一阵弓弦的剧烈颤抖声,一支铁质箭矢后发先至,准确无误的将马上地将射翻在地。
而李天恩的箭矢则偏出丈许,被一个普通士兵拨打到一边,落在地上。
汉军看到敌将应声落马,发出一阵欢呼。李天恩则感激的看向城头,对着身穿士兵服装的孙猛投出感激的目光。
孙猛点点头,手中铁臂弓连连发射,将射程之内的魏军军官一一驱赶。
登城拱道处已经打的热火朝天,双方的士兵都表现出无畏的精神,围绕着这个宽三米,长五十米的道路展开了厮杀。
弓箭雨点般的由汉军士兵手中射出,魏军士兵手持大盾牌步步为营,掩护着身后的士兵慢慢逼近。
由于拱道在昨夜已经被汉军泼满了热水,积雪化成坚冰,非常滑,所以魏军进展非常不顺利。
在后方督战的夏侯孟德听着前方返回的战报,口中下令:“拆取木板,铺在登城拱道上,用最快速的抢占拱道,以便大军进攻。”
木板被源源不断运送到阵前,随着魏军的前进,木板被铺在冰面上,一点点的抵消着汉军的优势。
李天恩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所有的裨将都已经与对方激战在一起,空不出人手去保卫拱道登上城墙的路口。而这里则是双方必争的位置,谁占领着这里,谁就掌握着对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李天恩来到拱道前,手握白虎枪,昂然而立。一面指挥士兵将油烧热,泼向正在进攻的魏军,一面分派人手准备好火把,等魏军大队人马冲上拱道后,使用火攻。
木板终于搭建到了李天恩面前一丈内的位置,魏军的攻城部队正前赴后继地向城头冲来。李天恩手中白虎枪急点,枪尖刺入木板,双手用力,大喊一声,将敌军士兵掀起,连人带木板挑向空中:“放火。”
李天恩一声令下,五十名士兵将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高高抛出,投向拱道。大量的油脂遇到了熊熊的烈火,快速的燃烧起来。木板上的魏军惨叫着纷纷后退。
被李天恩挑起的木板跌落在地,李天恩的视线中看到几十个火人正在雪地中挣扎,翻滚,口中惨叫连连。
“放箭。”由于前方的盾牌手基本上都已经变成火人,进攻拱道的魏军失去了保护,李天恩紧抓战机,命令弓箭手射杀正在后退的魏军。
拱道上燃烧着大火,暂时阻断了魏军的进攻。
李天恩抬头向城墙位置观察,汉军基本上已经被魏军抛射过来的箭矢压的抬不起头来,只能躲在临时搭建的掩体下,等待对方攀登上城墙与对方展开肉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