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经常招惹许多百姓围观。好在杜利机灵,老早打探好路线,尽量避免从村镇穿行而过,算是少了一些麻烦。
路上杜云曾和半支香烟联系过一次,半支香烟汇报说宝珠寺没有问题,杜云想想也是,就彻底放心了。这天,刚走出几里路,前面探路的杜利就派人回来汇报说除了状况。杜云急忙赶过去探查,邓龙、张虎几人也随着一起走了过去。
整个队伍就暂时停在了路边,所有的山贼都小心戒备,手中明晃晃的利器似乎在告诉路过的人们:我们招惹不得!
刚走几步,杜云几人就傻眼了。
他们此时即将下山,而山下的大路上,此时热闹异常。许多食不果腹、面黄肌瘦的百姓正沿路从北向南迁徙。他们有的拖家带口,有的牵儿携女,有的肩挑背扛,人声鼎沸,非常拥挤。
试想,如果此时杜云等人下上,估计来十个凌云山寨的山贼,也没有办法保全从二龙山带过来的金银细软的安全。
这时候下山,绝对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杜云毫不犹豫,就让张虎立刻回去让山贼们动身返回,隐藏起来再说。张虎急忙跑了回去安排,剩下几人则继续观察山下大路上源源不断的人流。
杜云原先只知道这款游戏里必然会面对一百单八将,必然要讲所谓的义气,必然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何曾想过,那些所谓的英雄好汉,究竟生活在如此悲惨的现实当中?
大宋的百姓,日子过的何其苦也!
他们辛辛苦苦耕种了一年时间,所获之物,大多被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各种摊派搜刮无余。好不容易能够勉强糊口了,皇帝一句喜欢奇花异石,上下官员就得为之忙碌,还美其名曰“花石纲”,结果,百姓倾家荡产。接着各级官员又巧立名目,老百姓还得应付“生辰纲”、“节贡”,苦不堪言。
这样的国家,百姓怎堪其负?眼前的现状,更让人忧心。杜云不知道,如此多的流民,却是边境“打草谷”所致。
战争,永远都是社会进步的主旋律。可是,战争的得利者,永远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少数而已。普通百姓,永远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杜利反馈回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北方辽国秋冬之际,大肆在边境打草谷,造成边境百姓大量向中原迁徙,而济州郓城县所过百姓,不过是所有迁徙百姓中的一部分而已。
杜云的心情突然很糟糕,他蹙着眉头,看着眼前衣不蔽体的百姓,不知道在想着什么。静静站了一会,杜云突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他将赵龙叫来,轻声吩咐了几句,赵龙带着十数个山贼匆匆下山去了。
山下的百姓看见赵龙几人凶恶的面孔,一个个敛声屏息,噤若寒蝉,都尽量躲得远远的。可是,赵龙等人是做什么的,他们根本不管眼前人们的态度,或者,这些百姓的害怕,反而助长了他们的凶狠气焰。
只见他们站在路边,对每一个过往的百姓都仔细打量一番,然后,尽拣一些年龄在十三到十六岁的大孩子抢劫。孩子们看见凶神恶煞的孔武大汉,眼神中尽是恐惧和害怕。他们一个个蜷缩着身子,蹲在一起,显得那么无助。
那些孩子的父母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管得了孱弱的孩子。虽有几个孩子的父母不希望和自己的孩子失散,那能胜过赵龙等人,唯有怜惜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随后而来的人流挟过而去。
赵龙正在忙碌,有一个男子居然嬉皮笑脸的牵着他的孩子,凑到赵龙面前问道:“可是易子而食?”
赵龙一听,心中大怒,不管对方是否能承受自己一脚,就大力踢了过去,可怜那人哀叫一声,跌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那孩子虽然只有十一二岁模样,却圆睁着双眼,瞪着赵龙一动不动。赵龙觉着这个孩子有趣,不由向那个孩子走去。
首发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