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苍天为证》一零七回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苍天为证〉一零七回 承前启后 赤子联手谋划宫前改造 (2)

(续1)

龙主席这时透露,前些天,他请某房产公司老总详细考察吉庆里后表示:

由于公司眼下还有些古建老把式,认为吉庆里完善管网配套、提高使用功能,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可以承接修复工程,就看有没有人愿意投资了。

龙主席话音刚落,金世矩急不可奈捅捅儿子腰眼儿,让跃昆表态。

其实,跃昆一直在思索着;

“清虚阁”项目,一是与政府合作,二是遗产保护对象,重建后常年开放,资金回收期长些也无所谓。投标心中已然有谱,

可这民居则不同,先期必须投入可观拆迁补偿款及重建费用不表,恢复原状后经营什么?自身良性循环也是大问题,他坦率提出心中忧虑。

龙主席微笑着默默点头,此时,他十分理解跃昆心情。

这些日子,他也曾苦思冥想,一旦故乡浓情被唤发极致,睿智细胞马上活跃开来;

家乡有那么多急待传承与抢救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何尝不加以充分利用、相得益彰呢?

经龙主席那独道眼光引导点拨,众人思路一下被打开了。

在龙主席启发下,大家纷纷为“吉庆里”构思着辉煌前景……

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率先要引进来,这可是闻名中外“四绝”啊!金世矩快言快语,说完自己想法,马上与儿子满怀信心商量开了。

条件允许还可设前店后厂,使独特佳品在制作间现场表演,这互通便捷房门,游人可从古街一路瞻仰古迹,一边选购当场制作精美工艺品了。郑主任笑着补充。

全国各地遗产精品也要在古街充分引进,这儿要建成独具一格民间艺术博物馆啊!众人意见很快形成统一。

龙主席更是掂配着吉庆里”及古街另几处三、五百米特色建筑如何经营;

他令辟蹊境,向大家探讨是否可把传统曲艺、古典戏法、地方特色说唱艺术引进来。

随着大规模拆迁改造,时下久赋盛名“曲艺之乡”相声、大鼓演出场地几尽绝迹,现代文化的冲击,令众多优秀曲种频临灭亡。

龙主席刚提起评书,在座各位就颇有同感议论开了;

当年哪位不是泡在书场长大的,那时,全市书场遍布啊!可如今实难找寻。

.瞬间,那张张亲切熟悉面孔出现眼前,那绘声绘色绝佳口述萦绕耳边;

“大隋唐”“小五义”“聊斋”“三侠剑”老艺人表演段段精彩,听着实在令人着魔。忘了回家,忘了办事,忘了饥饿,忘了往小笸箩中扔铜板……. 那才是无比的快活。

近来,龙主席频繁拜访身处窘境老艺人,失传!失传!!还是失传!!!

后继无人现状,令他心急如焚,光凭自己热情被动中抢救整理,终究不是彻底办法。

龙主席正在摸索商品经济中,不断挖掘群众喜闻乐见民间艺术,使人们在新世纪享受生活中发扬光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小型场地最适合评书、相声、大鼓、时调、快板演出,老百姓出入老街也最便当。

前些天,他促成估衫街“谦祥益”首开第一家说唱场所,群众反映非常不错。

此刻,真盼望小剧场能闯出一片大天地,他迅速掏出手机走到阳台,向曲协主席打电话再次征求意见。

众人讨论越来越热烈、越深入、越成熟、越符合大众需求。

解除顾虑的跃昆当即表示,愿与遗产协会共同投标改造“吉庆里”工程。

聊到此时,众位遗产保护积极分子对宫前改造已信心倍增;

庙前广场是进出妈祖宫必经要塞,大戏楼前民众集聚,改造成以“戏楼”为轴心双功能广场最适宜;临河一侧亲水平台延伸至戏楼,方便举办大型庆祝活动。

“戏楼”扩建后,另一面在庙前形成传统戏剧演出场所,使京、评、梆子、越、豫等群众喜闻乐见戏曲从此有了平民欣赏、延续发展良性平台,真是一举多得。

聚精会神听着大家发言,跃昆深感单凭个人力量已力不从心。

与龙主席深入探讨后,他马上通过网络与海外有志报国炎黄赤子联系,热盼实力财团好友即刻赴沽考察,共同参与千载难逢、前景广阔的妈祖宫前大规模遗产保护改造投标。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仁们忘记疲劳,彻夜各抒已见、集思广益,把整条古街改造方案的轮廓大致勾勒完成, 举头望窗,天近拂晓了……

(本回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