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水县X局原来是国营商业流通的主渠道,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市场化之后,所属的十个单位相继倒闭,老一点的职工陆续退休,其余的职工也纷纷下岗,自谋职业,有的下海成的大款,大多数人则是靠国家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钱生活,有的上了公益岗,有的靠蹬三轮、卖水果维持生计。唯有X局机关的人马靠着领发国家的工资来苟延残喘,奄奄一息,因为商品走向市场化,市场成为买方市场,X局的业务基本是全面丢失,市场也会全面崩溃,可是,X局的领导还经常组织召开全系统的大会,不是制定发展规划,就是组织基层单位的法人代表学习,一学就是几天,基层单位的领导因为领不到工资,到县里学习路费、住宿费全自掏腰包,生活费自理,有的根本拿不起路费,于是对局里的安排很有意见,时间长了,人们也有了怨言。
有一次,新来的局长辛墨在全体会议上学习了局里制定的文件后,讨论了三天,最后在总结发言之后向大家宣布了一条自己的设想,其中有两条,一是各单位的资产要进行清产核资,把固定资产收归局里,所有收入的租赁费收入上缴县局,实行报账制度,二是要对各单位的人事进行考核,干部实行交流,庸者下,能者上,散会后,人们议论纷纷,不知底辛墨葫芦里装了什么药,还是单位里有个叫做小诸葛的人最明白,小诸葛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装啥糊涂,把收入上交是领导花着方便,实行报账制,限制你的支出,他花着方便,不让你方便,人事考核是说要动干部,让你到领导那里去表示表示自己的心意”大伙一听,有人说“?啊,连生活还没着落,想从咱穷鬼身上榨油,没门!他爱怎么让他怎么,不理会那一套。”
自从大会放出口风之后,也真有了收效,虽然单位已经倒闭,但还有固定的资产,虽然有人穷官做够了,还有没当过官的呢,所以,辛墨门口经常有人光顾,登门拜访,不久,在人事变动中,终于有一批新面孔登上了中层领导的位置,同时也有一部分被取代,在清产核资中,下属的几十个单位都是资不抵债,并且都有许多还不清的欠款,还有许多银行的呆账,坏账,每个单位的汇总的数字,都是负数,虽然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固定资产租赁费,可这根本堵不住支出的口子,老干部要药费,职工要生活费,经常闹的基层单位,别说基层的租赁费抵不住支出,即使将基层的租赁费收到局里等于引火烧身,因此,集体财产实行统管的方案终于流产。
在对基层财产实行了拉网式搜刮后,已经没有计可施的辛墨又苦于心计想出了招,他在局机关内部增设了不少科室,本来已经没有业务的科室又经过分解,科室里更没有工作所做,原来的一个科室分成两个或三个,许多副科长就可以提成正科长,不是副科长的也能当上副科长,这样辛墨从中也有了不少收获,科室分解后,全局机关六十多名干部都成了副科长以上的干部,又过了两年,辛墨又想出一个主意,在一次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上,学习了许多文件之后,临散会时对大家说“最后给大家说一个事,最近我想动一批干部,对全局的科室进行一次大的交流调整,谁有什么想法,提前与我交流一下意见”散会后大家议论纷纷,这个说“领导说的是啥意思?”那个说“又折腾什么?”这个说“拿着喇叭下乡,没事找事。”又有人向小诸葛讨说法,问小诸葛领导讲的是什么意思,小诸葛笑了笑“你们这都是明知故问,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道理,非要我捅破”。有人说“反正我也不想进步,提局长他也当不了家,调外局他也做不了主,我是装聋作哑”有人说从这个科室到那个科室,从这屋到那屋,值得这么兴师动众吗?还有人说”到哪个科室都是坐着,反正也没什么业务“小诸葛说:“不怕你老牛不吃麦苗,你不找、你不跑、你不送,科长变成副科长,好科调到你差科,好差使你变成坏差事”有人反驳小诸葛说:“按你说的,保位置也得花钱?”小诸葛说:“真是这么回事,信不信由你,骑驴看唱本,一一走着瞧吧。”半月后,果然不出小诸葛所料,有的副科长想提拔,找了辛墨,差科室的科长想往好科室里调,也找了辛墨,唯独财务科的科长方正和人事科长任性没有找辛墨,辛墨有一天找方正谈话,准备对科室进行交流,并说明局里拱财务科的人很多,有的根很硬,竞争力很强,方正听了辛墨的画外音,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晚上去了辛墨家里一趟,并送了一个厚厚的信封,辛墨不再提及此事,辛墨又找人事科长谈话“拱人事科长的人很多,有的是从上边压下来的,再说,你也该交流了,别人对你有意见”人事科长听完后,似乎也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但他没有向他做任何表示,不久,人事科长任性调出人事科,并专门为他设了一个协调科,任务是协调各科之间的关系,这科与科之间的关系除了一把手,谁能协调的了,这分明是掐他,这次动人的面积不算大,因为许多人明白了他讲话的含义,在宣布动人结果的哪一天,辛墨讲话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过这掌声非常的整齐,非常的有节奏,啪啪啪,从那热烈整齐的掌声中,似乎听到了什么,好像是一种愤怒,也好像是一种嘲弄,于是,一场动人的闹剧在啪啪啪的掌声中匆匆收场,而辛墨脸上一阵红一阵紫,看样也不是什么好滋味。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