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纷纷讨论的同时,新生的汉王国政府也没有闲着,刘海宁和诸大臣一直讨论了两天,还是没有结果。
对于首恶分子的处理,大家意见都比较统一,认为要杀一儆百,一律处以死刑,而且要没收财产。但在从犯的问题上,大家发生了分歧。
以丞相诸葛明和羽林军司令冯军为首的一派,主张一律处死或者罚苦役、动肉刑;以伍子方、高峰为首的一派则主张全体无罪释放或者罚没一定数量的财产。
一直到十月五日上午的第七次会议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关键在于进不进行肉刑,诸葛明等认为只有肉刑才能给人以现实的威慑力,而伍子方等则认为既然推行仁政,就必须废除野蛮的肉刑。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这不,高峰说冯军是希特勒的祖先,是野蛮人再世(诸葛明等人不明白这个希特勒到底是何方神圣,高峰解释说是一个几千年后将要降临人世的大魔鬼,将有几千万人被他屠杀,把几个人给整的是一愣一愣的);冯军嘲讽高峰是妇人之仁,看他那一线天(高峰的小眼睛)就知道他目光短浅。
刘海宁和众人这两天一直在这一对活宝的荼毒中生活,也觉得烦了,一挥手:“行了,就不能讲点风度,一见面就抬杠,有完没完?”
两个人这才闭嘴了,仍然大眼瞪小眼的盯着看。
刘海宁端起茶,喝了一口:“大家的意见,我这两天一直在考虑,看看能不能有一个折中的办法,我有一个意见,不知道中不中。”
大家一见一直没有表态的汉王要发表意见了,都竖起了耳朵,看看汉王到底支持谁。那一对活宝也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了刘海宁的身上。
刘海宁说:“对于首犯,我们大家的意见基本是统一了:一律公布罪行,按叛国罪处以死刑,没收财产。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首先声明没收的财产是为了补偿由于他们的叛乱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损失。因此,首先由户部负责统计一下损失,把数字公布出来,然后再进行没收,然后按损失进行没收,这样也是为了贯彻我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而且这样也可以凸现明朝的贪婪。”
大家纷纷点头,这样办,的确顾及了各方面的反应。
“对于首犯家属和从犯及其家属,我主张一律驱逐到明军统治区。”
“驱逐?这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吗?”持不同意见的双方都表示了反对。
刘海宁摇了摇头,耐心分析说:“这其实一点都不便宜他们。对于叛国罪理应从重处罚,但我军初创,许多方面都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形势还不算很乐观,许多百姓自然有观望之心,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可以原谅的。我们能够把他们全部杀掉么?不能!因为这有近万人那!杀了他们的话,我们同残暴的明政府有什么区别?实行肉刑也一样。如果罚款,这帮人大多数是受愚弄的穷人,他们有什么钱,逼的他们无法生存下去,不是还照样起来造反么?”
“那驱逐他们又怎么能惩罚他们呢?”按察院长官李士屿问到。
刘海宁笑而不答,转过头问高峰:“你知不知道那个著名的让猫吃辣椒的问题?”
高峰点了点头:“当然知道!”
诸葛明奇怪的问:“这是什么问题?”
伍子方解释说:“猫是不吃辣椒的,你如何让猫吃辣椒呢?”
“这个,可以……搀到别的东西里让猫去吃,还可以……”
“还可以硬塞到猫嘴里,是吗?”刘海宁接口道。
诸葛明点了点头:“这也未尝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可是,丞相,你想过没有,夹在别的食物里,那是欺骗猫,下一次它还会上当吗?硬塞到猫嘴里,它也会极力反抗的。”
“依汉王之见,该如何去让他吃呢?”诸葛明疑惑道,其他几个没听说过这个典故的人都奇怪了。
“简单,你把辣椒抹在猫的屁股上,必然会火辣辣的让它难受,自然就自己去舔了,不用我们去欺骗或是强迫它去吃了。”
几个人顿时恍然大悟。
“驱逐从犯,与猫吃辣椒有什么关系?”冯军不耐烦了。
“对于这群百姓,你们不是忠于明朝政府吗?好,我们满足他们的要求,送他们到明军的统治区去,大家认为他们在那里会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吗?”
“好!”一向轻易不形于色的诸葛明不禁击掌叫好,“妙啊!汉王!这不正是让他们自我觉悟的方法吗?我们不硬逼着他们接受我们的政策,也不去欺骗他们。把他们推向明军统治区,就等于是把辣椒抹到猫的屁股上。当他们再次感受到明政府的残暴与不仁时,对于我们的新政策,就会产生一种怀念,宁愿去接受新政策的辣椒也不愿意去接受明政府的水深火热!”
“而且,他们肯定会影响其他人,无意间也就宣传了我们的好处!”高峰兴奋的说。
大家全都被点开了思路,每个人都开始佩服刘海宁的想法:把自己的包袱变成敌人的包袱,让敌人发愁去!
刘海宁一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立即开始布置大家分头去办。
处理方法予以公布后,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百姓为汉政府的宽宏大量感到不解,同时也感到欣慰,毕竟明朝的残酷和贪婪给人们留下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汉政府的宽容又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日子有奔头了。百姓纷纷传诵汉王的仁慈,奔走相告:“玄德公又回来了!”
一连五天,处理才基本完成,有一部分民众苦求留下,并表示自己没干过坏事,只是受人蒙蔽。经详细审查和地方乡亲联名具保后,这部分人在交纳一定数额的罚款后,准予留在家乡,并继续享有应得的待遇。
这一阵子,刘海宁和大家除了要处理叛乱的事情以外,还要忙于其他的工作,比如新知识的传播、学校的开办、简体字的普及、人才的吸收等,忙的焦头烂额。
刘海宁一连给各地驻军下发了三次命令,要求他们进入休整阶段(进攻衡州的军队除外),招募、训练士兵,各地要把开明、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和地方士绅派专人护送到成都,同时要征集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和工匠。
刘海宁还抽空到武器试验的场地去转转,一方面假公济私让杜方程他们帮忙把朱威的问题解答一下,主要还是为了督促武器的研制进程,就目前来看,新式武器的研发关乎汉王国的兴衰。
武器场由于集中了大批工匠和技师,经过杜方程等人的启发和开导,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新武器的开发进展非常快。这里原有明政府准备装备西南军队的鸟铳三千支,新制造的燧发式连射枪七百枝,新式步枪(子弹采用无烟火药推进的金属子弹)三十七枝(试枪时已经爆膛二十八枝,六名工人受伤);原有的巨型红衣大炮七门,其他大炮四十八门,佛郎机小炮一百二十五门,新制造的火炮(采用开花炮弹,杀伤力惊人,射程和精准度比红衣大炮要高)八门,手榴弹一千三百个,地雷一千个。
刘海宁对进度非常满意,要求先多生产燧发式连射枪、新式火炮、手榴弹、地雷等现阶段容易制造的武器,对于其他的先进的武器可以延缓一下。
十月十一日,刘海宁接到了木龙传来的各战场和势力的消息。 从情报上看,形势对新生的汉王国非常有利。李自成在陕西一带和孙传庭、洪承畴捉迷藏,牵制了精锐的山、陕边军;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惠登相等在湖广、河南、江北一带搞的左良玉、猛如虎、秦翼明(湖广总兵,秦良玉之弟)、秦良玉所部是疲于奔命。应该说各方势力均无暇顾及汉军的发展,给汉军的下一步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刘海宁考虑了一会儿,命人立即召集各高级官员开会,准备讨论如何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传令兵刚走,卫兵就来报告:朱威求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