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布莱克将军只得接受装备不如人的现实。但,他并没有绝望。因为布莱克将军认为海战自然要依靠先进武器的强大火力,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战术动作的一致与协调。
早在1653年4月8日,布莱克拟定了《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两个海军史中的历史性文件。
《教范》总结了在这次英荷战争中提出的“海军战列线战术”,规定了舰长的行为和行进中的位置。特别是规定用火炮、旗语、灯光构成完整的联络信号,表达航向、位置、停船、下锚、召集会议等。如舰船发生漏水等故障,鸣炮二响、升后帆,及时通知主帅和友邻。
《战斗教范》的第14章,第三条具有划时代意义:“一旦进入了全面进攻时,各分舰队应该立即尽可能地运用最有利的优势与临近敌人作战。各分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必须尽力与分队长保持一线队列前进。”
应该说,布莱克将军明确战列线战术的地位,保持队列的战斗行动,在海军发展史上堪称“一个巨大跃进”。但是,面对强大的中国舰队,布莱克将军的这个“巨大跃进”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至少,布莱克将军非常相信自己的舰队,相信自己的舰队能够在自己制定的《战斗教范》的指引下,击败中国舰队。他期望着和击败无敌舰队的前辈一样,创立一个不世的功勋。
汉元一八五六年(西元一六五三年)八月十一日,蒋龙的舰队经过七天的航行,通过比斯开湾,逼近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位于欧洲大陆和大不列颠岛之间。法语称拉芒什海峡 。西南通大西洋,东北连多佛尔海峡。两海峡共同构成长约600千米的水道,沟通着大西洋与北海间的航运。英吉利海峡同多佛尔海峡的分界线大体是法国塞纳河口到英国朴次茅斯的连线,连线西南称英吉利海峡。长约563千米,平均宽度180千米,最大宽度220千米,面积8.9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0米,最大水深172米。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西欧沿岸各国以及全世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由于荷兰舰队在英国舰队的猛烈打击下,已经溃不成军,英国人将相当一部分的海军舰队调集到了英吉利海峡,应对将要抵达这里的中国舰队。
蒋龙的舰队缓缓而行,目的就是要吸引英国舰队的主力,力求一战而胜,彻底消灭英国舰队的有生力量。
如蒋龙所愿,英国派出的侦察船很快就得到了中国舰队开始向英国本土进军的消息,并迅速传回了英国。
布莱克将军苦苦等待中国舰队,如同等待约会的恋人。左等中国人不来,右等中国人不来,现在,谢天谢地,中国人总算来了。
布莱克将军率领一只由一百二十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包括战列舰三十艘、巡洋舰二十八艘、纵火船38艘、辅助船24艘)迎头赶上了中国人。
八月二十二日清晨,中英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南端相遇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海军强国开始了他们的对抗。
英国人舰队一向重视远程火力的发挥,但现在,他们的远程优势已经被中国人所替代。但英国海员多经过海上掠劫的考验,技术十分优秀,习惯于在恶劣天气中航行,许多炮手的射击本领十分高超。
为了对付中国人,布莱克将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的计划是:把全部舰队分成二支队,另以一支作预备队。
一支舰队由他亲自率领突击中国舰队的舰队中央,切断中国舰队的前后联系,打乱中国舰队的队形,使其首尾不能相应;另外一支由马丁将军率领攻击敌人后卫;预备队在发现敌人的旗舰后,才发起进攻,一举打乱其指挥机关,迫使敌舰陷入混乱状态,最后逐个歼灭被分割的敌军军舰。同时,他还给予舰长们在攻击方式上享有极大自主权,只要求他们充分发挥勇猛顽强,积极主动,敢于近战的精神。
布莱克将军警告手下的舰长们:“中国人的远程火力非常凶猛,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唯一的出路就是与他们拼近战。如果不能很快靠近他们的舰队的话,等待我们的就只有灭亡一途了。”
中国舰队方面,舰队司令蒋龙也将鬼使神差的将中国舰队分为三部分,一支由自己亲自率领,利用远程炮火的威力,攻击敌人的中路,截断敌人的阵形;一支由龙兴汉将军指挥攻击敌人的后卫,一支由一艘铁甲战舰和两艘巡洋舰组成,这三艘战舰都是平时炮火射击训练中最优异的几艘战舰之一。用它们,专门对付英国人的旗舰,力求将来在战斗中,一炮打掉敌人的指挥系统。
但是,与布莱克将军的要求不同,蒋龙要求中国舰队的攻击要保持一定距离,对英国舰队的所有攻击用火炮来解决,尽量避免与敌人展开近战。
事实上,布莱克和蒋龙这种战法是二百年后,十九世纪英国海军将领纳尔逊发明的,称为“纳尔逊战法”,他纳尔逊曾经用这种作战方法一举击溃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蒋龙是从海军学院学来的,而布莱克将军却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火力占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取胜。
当两支舰队相遇的时候,按照海军的战斗规矩,不约而同的升起了自己国家的国旗,甲板上的士兵们举枪敬礼。
一场血腥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中国舰队在远远发现英国人的舰队的时候,已经分配好的三支分队就立即调整队列。按照战前的计划,各队纷纷调整航向,准备攻击自己的目标。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强悍的旋转炮台上的305毫米主炮缓缓晃动着他那巨大的炮口,仿佛在寻找打扰自己清梦的敌人,要给予其致命一击!
首先发难的是中国舰队,在双方距离还有五千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作为舰队司令蒋龙的旗舰海王号那305毫米主炮荣幸的发出了第一炮,震耳欲聋的炮声揭开了英吉利大海战的序幕。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