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6月7日下午17:00
蒋宾达一挥手,三十五名士兵向停在停机坪上的三架“翼龙”直升机飞奔而去。他自己也紧随在后,跳上了其中的一架,直升机飞快旋转的旋翼叶片拍打着空气,把停机坪上的灰尘卷向四周。
最后一名士兵也上了直升机,“翼龙”开始准备起飞。蒋宾达向在停机坪边上站着的汤成竖起自己的大拇指,汤成也向他竖起了自己的拇指,蒋宾达笑了笑,挥了挥手。接着直升机离地而起,迅速升高,随即向西南方飞去。
蒋宾达靠在机舱冰冷的铁板上,听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望着脚下迅速后掠的丘陵、树木、河流,知道直升机正以全速向西南行进,在他身边的十一个士兵都是他最精锐的队员,属于在巴比伦停火线附近执行“特殊任务”的“闪电”特种大队。所谓的“特殊任务”就是清除潜入中国一侧区域的“巴比伦武装分子”。其实东大陆远征军司令部里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武装分子”都是受到巴比伦政府直接支持的武装,专门从事潜入中国一侧地区进行情报侦察和煽动、破坏、刺杀任务。这些人大部分由巴比伦军队的退伍军人和民兵组成,甚至也会有一些现役的巴比伦军人参与其中。他们装备很不差,从希腊的捷哈特II突击步枪到美国最新式的“屠龙枪”步兵反坦克导弹都有,甚至很多巴比伦现役军队也没有的新式武器,他们也都有装备。不过他们没有重火力,是这些“武装分子”的一大弱点,面对中国东大陆远征军的重炮火力和大量的空中力量,他们就一筹莫展了。但在绵延数千公里的停火线上处处设防没有可能,这些“耗子”总有机会找到空隙,所以东大陆远征军司令部需要有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专门负责干掉“这些进来混水摸鱼的家伙”,“闪电”特种大队就是为了这个而组成的。“闪电”特种大队共485人,由三个分队组成,成员全部都是从东大陆远征军中精中选精而来,装备中**队最精良的武器,自1877年2月成立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在数千公里的停火线上出了一百四十多次任务,击毙击伤巴比伦武装分子一千二百多人,俘虏四百二十七人,缴获的武器弹药多到“可以拿来开一个三国集团现役轻武器博物馆了”,这是蒋宾达的顶头上司方帆将军在看到他的缴获报告后说的。现在在停火线上只要听到“翼龙”的发动机声,那些越界的巴比伦武装分子就会拼命向东——东边是巴比伦的领土——跑。
不过今天的任务可不是在巴比伦停火线上和那些围着大头巾的巴比伦人捉迷藏了,这里甚至不是东大陆。看看脚下飞掠而过的茂密森林,蒋宾达想起巴比伦沙漠里那些金黄色的大沙丘,永远是这些沙丘,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但是颜色都差不多,哪里象这里的地形如此多变,颜色这么丰富?这里可是云岭山脉的边缘,云岭山脉向来以地形多变著称,不过对于执行任务来说,地形多变总好过在无遮无掩的沙漠上和敌人对射来得好。
敌人也换过了,今天要对付的是波斯人。蒋宾达摸着手里的H64突击步枪,仔细回想着方帆在司令部里给他介绍的战场态势。
波斯人是在5月12日凌晨侵入中国国境的,当时波斯军队正在中波国境线一带进行军事演习——波斯人每年都会举行军事演习,称之为“夏训”。这次的军事演习选择在波斯城市西顿东北二百公里处举行,那里是一大片平原,同时,那里离中波边境只有十五公里,而且这段中波边境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划定,双方都声称对这一带约500平方公里名为齐亚的地带拥有主权。事实上这个地带古代一直属于波斯,1800年第二次波斯战争爆发,中**队全面获胜,向南驱逐败退的波斯人。波斯丢失了大波斯半岛、波斯平原和亚斯丁平原的大片领土后,已经无法在波斯传统领土上立足,只得迁都往西班牙古都马德里,同时组织起波斯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全部残余军事力量在西顿一带,孤注一掷,准备与深入的中**队血战到底。中国政府当时正忙于巩固占领的大片波斯领土,而且在前期作战中各部队都受到不小的损失,急需补充,一时也无力再向南进攻,于是宣布接受和谈。最后双方在罗马斡旋下于1808年在罗马城签订了和约,约定就以当时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国界。现在波斯军队所在的区域当时正是两军对垒的前线,只是和约达成前的停火阶段中,在此与波斯军队相持的中**队被调往山里(云岭山脉以北俗称“山里”,以南则俗称“山外”)镇压波斯抵抗力量,于是波斯政府将这个地带当作未被中国人占领的波斯领土,而中国方面则认为已经被中**队占领了,只是后来又调出而已,双方为此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是始终没有获得进一步的进展。中国人无意与波斯人纠缠,波斯又无力挑战中国,于是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了六十多年。
但是1866年以来,中国连续进行了罗马战争和东大陆战争两场规模浩大的战争,虽然中**队的强悍战斗力使中国接连获胜,但绵延将近10年的战争,巨大的军费支出也使中国元气大伤。1875年中国东大陆远征军在巴比伦乌尔城外大败,伤亡近20万人,由此掀起的反战风暴更使中国政府垮台。新上台的中国政府一反以前的扩张政策,转向和平主义的立国政策,与东大陆三盟国达成和约,同时在国内进行裁军。到1878年初,中国部署在西大陆本土的军事力量仅四十七万人,坦克不到一千五百辆,作战飞机仅三百架,削弱到近五十年来的最低点。
波斯人看到了机会所在,根据他们的情报,中**队70%的力量部署在东大陆,而西大陆本土的军事力量已经下降到低于波斯的程度,这些部队目前正集中于在罗马战争中占领的罗马领土上,以对当地的抵抗行动进行压制,可以说中国的整个侧后已经露了出来,现在波斯人要做的就是“狠狠的在中国人的屁股上踢上一脚”(这是波斯国防部长本•拉德拉在波斯最高统帅部会议上的著名论断)。
波斯的计划简单而清晰:对中国进行试探性入侵,如果中国没有反映,则转化为大规模进攻,争取能够攻下位于亚斯丁平原的两个中国城市:泰尔和塔苏斯,另外在山里获得一个立足点,波斯人看中了长春(这三个城市原来都是波斯的领土,长春原名伊拉塔,是古代波斯和中国边境上的著名要塞,在1802年被中**队占领并改为现名)。而首先就是攻下长春,这样可以向东威胁整个波斯平原,使中国不得不在波斯平原组织防御,这时波斯人可以从容的布置进攻泰尔和塔苏斯的计划。攻下这两个城市后波斯人准备议和,毕竟波斯经受不起在一场全面战争中与中国直接对抗,只要局部能取得一些战果,波斯政府就很满意了。
5月10日,波斯人开始在齐亚一带举行军事演习,5月12日凌晨,波斯陆军第9步兵师进入中国境内,并向东北迅速推进。中国边防部队在该地区只有一个边防连,在进行了微弱抵抗后就被消灭。到5月14日,波斯军队已有20个步兵师约25万人进入了中国境内,中国南部防区全部兵力仅三万人,面对波斯的大军压境,南部防区司令王令德举止失措,在完全没有预案的情况下,在48小时内竟然没有发布任何有效的抵抗命令,被下属称为“蜡像司令”。
5月15日,南部防区所属第9机械化步兵师在云岭山脉特拉特斯峰西麓与波斯军队发生激战,因寡不敌众,该师在5天后被迫后撤,于是波斯军队登上了云岭山脉,前锋部队已经可以遥望到长春城。
同时中国国防部进行了紧急调动,由于本土兵力严重不足,国防部直接从东大陆远征军抽调兵力。在远征军司令钱隆的大力推荐下,远征军副参谋长方帆接受了这一任务。5月18日,方帆与第67主战坦克师乘坐巨型运输机抵达长春,蒋宾达的“闪电”特种大队之前一直是直接受方帆领导的,在这次调动中,方帆也特地调出了“闪电”的一个分队160人,由蒋宾达亲自率领,来到西大陆参加对波斯的作战。
天渐渐的开始变黑,蒋宾达望着西边天际最后一抹夕阳。这时导航员吕泰在驾驶舱里打着手势,蒋宾达知道快要到达目的地了,他紧了紧腰带,抓住舱壁上的扶手站了起来。
“到了吗?”为了压过直升机叶片“呼呼”拍打空气的声音,他不得不大声的喊叫着。
“还有5分钟,我们马上要低飞,避过敌人的对空雷达!”吕泰也在喊,“做好准备!”
蒋宾达回头望去,士兵们穿着斑驳的森林迷彩,脸上抹着迷彩油,在迅速降临的暮色里已经很不显眼了,一团团的黑影中,他只能看到那一双双眼睛。他们都在望着自己,看来是随时准备好了。
直升机开始降低高度,蒋宾达望着飞机下面那被直升机叶片激起的强大气流拍打得剧烈晃动的树梢,目测着高度。
30米……20米……15米……吕泰在打着“走吧”的手势,蒋宾达不假思索,抓起一头固定在舱板上的攀登索扔了下去。
“我们走!”他一挥手,第一个拽住绳子溜了下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