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一尖声尖气的声音言道:“你也知道,马大人是当朝宰相铁脱鲁木儿的干儿子,就是那号称两朝帝师的翁国师诸人,虽然比马大人官大三级。见着马大人也是退让三分。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如今靠上如此宝山,可是当真有福了。”
“那是,那是”一个谦卑粗壮的声音忙不迭的连声答道。
“马大人一定会帮你达成当上少林主持的愿望,但你的心意可也尽到?”尖尖的声音竟是严肃了起来。
“但请大人放心,也请向惠远禅师表明我的心意。只要我能够当上少林主持,我便会将少林划归相国寺旗下。自此北方中原禅宗便是一家,还望马大人和惠远禅师成全。”
听得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这是我为表明心迹,特从少林正殿之上取下的佛家三宝:佛眼。佛心,佛手。准备敬献圣上。另有一把南宋年间的七星宝剑取自少林藏经阁中,还请转交惠远禅师舍下。”
“哦?拿来也给我等开开眼界。早闻这少林佛家三宝,是珍贵逾常。却始终无缘相识。据说是传于少林的二祖惠可手中,颇有一番故事,你可知道那段由来?”
“小僧自小是在少林长大,自当知道。”原来这少林二祖惠可禅师,原名神光和尚,本就已经相当出名。自从菩提达摩一苇渡江之后,也跟随达摩听法,信为神迹。但达摩却屡次拒绝,说其诚不足以感天地,才不足以惊圣贤。直至萧梁大通元年(即公元527年)的十二月九日夜,达摩**之时,正直大雪纷飞的时节。惠可在厅外等候,惟恐打搅达摩**,雪深及漆,犹不稍动。但此番尊重诚意仍无法感动达摩,达摩劝其回去。惠可为表决心,以身事法,自残左臂,鲜血染红了衣袍,大雪亦为之立止,达摩这才颔首传法。这便是少林中的立雪亭的由来,从此惠可潜心修佛,归于大道。
后来,当达摩面壁九年后,众弟子都前来汇报修禅心得。他听完大家的感受,便对道副说:“汝得吾皮。”他对昙林说:“汝得吾肉。”他对道育说:“汝得吾骨。”最后才对惠可说:“汝得吾髓。”并把传法信物‘衣钵’给了惠可。所以后世虽有“一脉五叶”之说,但却只有惠可独称“二祖”。
由于二祖只有一只手,故佛手也是独得一只。佛手是一种独特的外门兵刃,由千年海蛛丝编制而成,具有刀剑难伤的神奇功效。而佛眼相传是由于达摩九年面壁,一动不动,以至时日之久,连他的精气神色都一并透入石壁,由此生成了一圆形玉珠。上面竟有栩栩如生的一只活人眼睛,故起名佛眼。此宝功能扩充人心**,提升武功境界,能让人心永无止境,生出万般勇敢决绝之心。不仅仅是佛道明心证佛之至宝,更是魔门邪道炼心之密器,真正是弥足珍贵。”
方听完这段典故,觉远和公孙如花也是如痴如醉。这觉悔和尚虽是居心不正,欲意投靠朝廷,但这典故却也说得有模有样,大长少林志气。
却听到那尖尖细细的声音竟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这佛眼果是宝物,想是你早有偷得之心了,大概已拿了不少日子了吧?”
“你。。。。。你怎会知道?这事就连我的师傅也不知晓的?”
“你的太阳穴高高鼓起,显见早是内家高手。你只是觉字辈的中等僧人,年纪尚轻,又怎会有如此精深造诣?况且你在少林长大,自是深知少林戒律之严,却犹敢谋夺主持之位,想见胆大包天,必有所恃。这必是此宝之助。方令你贪欲不减,心气过人。虽然你假装奴颜卑漆,但又如何能够瞒过我等眼光?”尖细的声音含着得意。
“那是,那是。这个宝贝是我最先得到的,自然是细加研究。最初不知用法,又恐其他僧众得知,日夕揣在怀中。后来偶然才得发现。竟然是得用内功方能逼开佛眼,心眼相通,自此练功养心,无往而不利,竟然使自己的武功在短短半年获得如飞进步。”
“好宝贝,真的是好宝贝。那另外一件却是有何用途,倒像是一串项链?”
“那一件正是佛心。相传是达摩坐化之时所遗留之物。我估计只是起个纪念之用,正如舍利子一般,无甚大用,只是先祖遗物而已。倒是那与佛心相串的十八颗佛珠却大有来历。个个名贵异常。其中更有避水珠,辟火珠,雷电珠,吸毒珠,清心珠,夜明珠等等,无一不是各尽殊途,作用非凡。单只是一个便已是价值连城,更况且是十八种各具功效的宝珠。”
“恩,这却是比那佛眼更好百倍的宝贝。假若全部献与了皇上,却是苦了我门这帮弟兄白白奔泊劳碌啊,哎,兄弟门也是命苦啊。”
觉悔也是心思聪颖之人,心结百转,又那会不明白他的话中含义。忙点头应是道:“那当然,那当然。不若这样,单把这佛心献上,当不至于上边怪责。那十八颗佛珠先就解下,也不枉各位大哥为我费心着力。今后但有用得着小僧的地方,小僧必当涂肝沥血,为大人执马后之鞍。”
但听得那尖细的声音欢喜的就要颤了起来,高喧佛号:“阿弥驼佛,大师严重了,都是肝胆之人,何分彼此呢?”两人心领神会之际,同声大笑起来。顿时震得殿堂之上久已蒙尘的佛像上落下纷纷的尘灰。而弥勒佛的脸上更已是灰头垢面,脸庞边落下的余灰倒像是串串的眼泪,在为这污浊的世界哀痛。
忽然,殿外警钟长鸣,锣鼓遍天,四周脚步嘈杂,一片片纷乱之声传来,:“不好了,藏经阁着火了,快去救火啊!”
殿内二人也是一惊,忙把三宝和七星剑放入香柜之中,出得门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