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大宋**· 正文/激情触摸· 第185章 再上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本书 返回目录
李师师和金莲二人刚刚突出金兵的重围,方圆百里的中山古城内,大火就熊熊燃烧了起来。数不胜数的松柏,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哀鸣,霎时化为灰烬。
这可不是中山的百姓们在漫漫长夜里,点燃松枝来照亮前进的道路或干活的房屋,而是骄狂的金兵们,在焚尸灭迹。
在冲天的火光和浓浓的烟雾中,那只猫头大雕只好“扑楞”着悲愤的翅膀,向着天堂的方向飞去……
看到一缕青烟飘了过来,神雕淡淡地说:“香孩儿,你已经到了天国,还是变回原形吧……”
说完,神雕伸长脖子轻啄一下儿自己背上的青烟,赵匡胤就恢复了原形。
前方出现了一处森林,森林里是一处云蒸霞蔚的静地。
神雕回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故乡,陶醉地说:“真幽谧啊……真美丽啊!”
这时,在七彩的光环中出现了一个老头,老头正端坐池塘边,专心致志地垂钓着。
只见老头的鱼钩很长很长,却依然是直直的。赵匡胤便想起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句话。
听到赵匡胤的脚步声,姜尚轻捋长髯朗声笑道:“香孩儿,你回来了?有什么收获吗?”
赵匡胤神情沮丧,惋惜地说:“收获?我的北宋完蛋了……***金国……”
姜尚看一眼“香孩儿”,哈哈大笑:“这就是你的收获啊!”
“香孩儿”又想起了自己的文治武功,他央求说:“姜老太公,在封神榜上给我换个位子吧……我不到人间去了。”
姜尚放下竹篾篓,望着香孩儿又是“呵呵”一笑:“你的官本位思想还是这么根深蒂固啊。不可理喻、不可理喻啊。”
看到姜尚环顾左右而言它,香孩儿又问:“姜老太公,要不把那个纣王换个位置,行吗?”
姜尚连连摆手,摇着头说:“不行啊。在封神榜上,由谁愿意紧挨着性格暴躁的帝辛啊?”
“香孩儿”抬头望着姜尚,苦涩地一笑:“如果您不好调换,我还是占那个神位吧。反正我不去人间了,太残酷了啊。”
于是,香孩儿又回到了那个紧挨帝辛的神位上。
帝辛一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光屁股小孩又来了,就问:“喂,小子,你回来了?”
香孩儿看到帝辛如此骄狂,不免有些生气,他对纣王正色道:“你可不要小看我大宋。”
“大宋?你的国土,被人占了;你的军队,被人灭了;你的后代,被人掠了……还是你的大宋吗?”帝辛当仁不让,对香孩儿一连串地挖苦和责问。
其它座位上的众神,只顾偷着乐,谁也不言语。
香孩儿立刻想到了妲己,便气呼呼地说:“你宠幸狐狸精妲己,构建鹿台……”
不等香孩儿说完,帝辛截住了他的话:“喂,喂,不要东施效颦,你掠夺了花蕊,你占有了娥皇、女皇,你还把外来妹‘媚珠’掠到京城,送给了你的弟弟……”
香孩儿从神位上站起来,伸出小手指指着帝辛的大鼻子,高声说道:“你残害忠良,你杀了你的叔叔比干!”
帝辛嗤嗤一笑,回敬道:“你残害他国皇帝,你杀了柴宗逊,你毒死了孟昶;你颠覆后周政权,你陈桥兵变,你攻打南唐……”
听到这里,香孩儿只好坐下,但是他心里还是愤愤不平。
背着大竹篓、戴着破草帽的姜尚,看到二神争论的面红耳赤,不免大声责备他们:“帝辛,香孩儿,不要计较了……”
姜尚又把香孩儿叫到跟前,附在他的耳边说:“香孩儿,我看,你的大宋……”
“还有救?”赵匡胤喜形于色,高兴地问。
姜尚粲然一笑:“当然,有一条大鱼漏网了。”
“是不是我大宋的河北兵马大元帅——康王构儿?听说他在金营沉着应变,毫无惧色,实乃帝王之才啊。”赵匡胤接过姜尚的大竹篓,急急地问。
姜尚若有所思,淡淡地说:“是的……可是,他的前面有一条大河,就看他有没有勇气闯过去了……”
“这……姜老太公,香孩儿请求您助他一臂之力。”赵匡胤吞吞吐吐地说。
“啊,我已经在崔府君庙前准备了泥马塑像……哦,这小子,还真过去了!”姜尚兴奋之余,又说,“可是,把美丽的杭州改名临安……”
赵匡胤只听了姜尚话的前半句,就手舞足蹈起来:“哈哈,真是想不到,我大宋又重生了!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看到赵匡胤得意忘形的样子,听着赵匡胤“前无古人”的狂言,晋武帝司马炎、汉高祖刘邦不高兴了,而周武王姬发看到帝辛的表情很不自然,没有说话只是偷着笑。
司马炎和刘邦递个眼色,异口同声地说:“兄弟,彼此彼此啊……”
“你,一个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小吏……我‘起义’前,就是堂堂的殿前都点检呢。”赵匡胤看到刘邦那不友好的目光,就想拿“起义”前的官职压一压他。
“哈哈,我成就伟业所费的周折,比你小赵可大多了。在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中,我屡遭挫折,而又屡败屡起,曾经十二次受伤,六次被活捉,单单说那鸿门宴就够惊心动魄的了……但是,我以弱胜强,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刘邦没有理会赵匡胤的指责,说起了自己的赫赫战功,然后才问道,“小赵啊,你经历过鸿门宴吗?再说我大汉的疆域,比你大宋……”
“而你,是继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基业而称帝的,你个人并没有什么真本事……”赵匡胤知道司马炎成事之前就是晋王,比自己高得多,便不再搭理汉高祖刘邦,回过头来给了司马炎一个下马威。
“我,运筹帷幄,击灭东吴,不仅结束了全国的分裂局面,还创造了“太康繁荣”的景象。”司马炎微微一笑,摆出一个名将的风度。
“你,更不是什么英明之君。你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埋下了‘八王之乱’的祸根。”赵匡胤看到司马炎又占了上风,急忙揭了他的老底。
这时,周武王姬发说道:“小赵啊,还是总结总结你大宋的得失吧。”
“哦,是的……”赵匡胤猛然想起来了,历史上不光有司马炎的西进、东晋,不光有刘邦的西汉、东汉,还有姬发的西周和东周呢;出于对紧挨自己的帝辛的蔑视,赵匡胤还听从了姬发这个年轻人的话。
姜尚笑了,他想了想说:“匡胤啊,你到门外去看看,有人等你呢。”
赵匡胤走到了门外,看到了一个书生模样的才子。
“太祖,苏某前来报道。”书生手持几卷诗词,向赵匡胤行了个见面礼。
“啊,苏大学士,魔壶的事……”赵匡胤看到大宋的来人,又想起了空空道人赠给自己的魔壶。
“放心吧,丢不了的。”苏轼微微一笑。
“中山怎么样啊?守得住吗?”赵匡胤想起了畿北的门户——大宋的边陲定州。
“……”
赵匡胤若有所思,神色激动地说:“中山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西汉的田叔、刘佑、张钧,西晋的刘琨,唐朝的崔护、刘禹锡,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人才啊。我朝的武将韩琦,还有你这个大诗人,都曾经驻守过那里啊。可是,谁能想到蔡京也去了……”
“……”
“雪浪石,找到了没有?”赵匡胤停顿片刻,又问。
苏轼遥望着远方,淡淡地回答道:“找到了。”
姜尚正在沉思,猫头大雕飞来了,它兴奋地说:“姜老太公,我还是回去吧。”
“好,速去速回!”姜尚摸索着直直的钓钩,朗声说道。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