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全国的革命已走向低潮,
反动的军事力量人强马壮。
湘赣边界的群众没有真正发动起来,
很薄弱的兵力又被分散成小股力量。
号令不能统一三方,
进攻的目标又是中心城市的铁壁铜墙。
起义前刚收编的黔军突然叛变,
从背后打起了黑枪。
第一团收到了极大的创伤,
第三团在进攻浏阳时也元气大伤。
第二团虽然先后攻克醴陵和浏阳,
也因为敌人反扑而虎落平阳。
农民们也恐怕祸从天降,
远不及北伐时支援豪爽。
**看到这种情况,
当机立断改变部署聚结在浏阳。
五千人锐减到一千五百人,
就连那小天地的文家市也显得空旷。
看天气又阴又晦,
看战士头垂气丧。
革命的力量在缩小,
战友的鲜血在流淌。
是去把革命的老本拼光,
还是为革命保存武装?
是进攻还是退却?
左右脑舌战唇枪。
进攻长沙是中央的命令,
但会使同志们成为虎口羔羊,
若退却退到哪里?
“逃跑”的罪名实在难当。
面对这如此两难的抉择,
**在里仁学校和众前委商量。
余师长坚持进攻长沙,
也有不少人抱有这种主张。
**将敌我力量进行对比,
句句在理语重心长。
我们的力量本来就小,
到现在已经是十有七亡。
长沙城国民党强固设防,
省委的计划只是幻想。
往南去敌人力量薄弱,
山峦起伏正是我们的屏障。
往南转移不是逃跑,
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
寻找新的落脚点,
以图发展从弱到强。
以退为进也算是一个妙计锦囊,
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战例赢得辉煌。
等咱们壮大了再和他们较量,
胜利的锣鼓一定会重重敲响。
到那时风雨过百花吐艳,
新中国如朝阳光芒四放。
由于总指挥卢德?的坚决支持,
通过了**的主张。
对于弱小的革命军队,
这确是唯一的希望。
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应避免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同强大的敌人打恶仗。
转移到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山区,
这才是对敌策的上中之上。
从形式上看是妥协退让,
而实质上是为明天聚集力量。
除了此三界十方的神灵也没有更好的主张。
若不然,
革命的力量就会葬身汪洋。
这是革命的新起点,
这是中国唯一的希望。
就在前委做出这个决定的同一天,
党中央对省委约法三章,
严指责**“临阵脱逃”,
下命令攻长沙不能彷徨
还要立即爆发长沙暴动,
把长沙闹他个翻海倒江。
当中央的决议送到湖南,
秋收义军早已南下他乡。
党中央的这项决议,
只能留作史料让后人品赏。
前委会结束第二天拂晓,
文家市掠过第一丝曙光。
起义军集合在操场之上,
失败的阴云笼罩着战士们的脸庞。
**宣布改变行动方向,
他的神态坚毅如钢。
满怀信心的话语,
闪现出坚定的力量。
现代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
有枪杆子才能打倒反动武装。
这次起义我们受了挫折,
但挫折给我们增添了智慧之光。
胜败乃兵家常事,
但总有一天我们会迎来胜利的芳香。
我们当前的力量还小,
还不能去攻打敌人的高城厚墙。
应当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
去保存革命的火种和力量。
我们好比是一块石头,
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
但是总会有这么一天,
我们这块石头一定能够打烂那口大水缸。
南下的路途充满险恶,
到处是追剿堵截的武装。
湖南当局调兵进剿到浏阳,
江西当局派兵围截在铜鼓萍乡。
周斓获悉是著名**首领**主持起义,
协剿浏阳通令各方。
如获毛逆者,
悬赏五千洋。
因为赣军战斗力较弱,
湘军战斗力较强。
工农军便沿江西一侧前进,
国民党军队不时地围追阻挡。
坎坎坷坷路难行,
疾病蔓延肚无粮。
**走在战士中,
头上的竹笠闪金光。
不断和战士们扯闲话,
那幽默的风格增添力量。
接到宋任穷从江西省委带来的信件,
得知有一支我党所领导的武装。
有几十支枪,
活动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宁冈。
早前在安源张家湾会上,
曾听王兴亚谈到过这个情况。
当走到萍乡县上栗村时,
得知萍乡县驻有国民党重兵,
便改道在芦溪进入梦乡。
第二天天刚放亮,
前进在通往莲花的道路上。
因为侦查不力,
后卫遭到国民党的重创。
造成三百余战士流血身亡。
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后卫部队撤退,
牺牲于敌人的冷枪。
**痛失良将,
愤怒地斥责第三团苏先俊团长。
九月二十五日,
工农军来到莲花县的甘家村庄。
由于一挫再挫,
部队的情绪一落千丈。
莲花县党组织派人联络,
得知莲花县农民军攻城不成反受创,
九十多人被捕进牢房,
但莲花县的守军是一些保安武装。
**召开前委会,
要在莲花打一个漂亮仗。
第二天早晨秋雨茫茫,
工农军冒雨上战场。
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
一举消灭县城的保安武装。
砸开了牢房,
救出被关押的战士和**。
打开县政府的粮仓,
把粮食分给贫苦老乡。
这是南下以来攻下的第一个县城。
工农军战士的脸上才开始晴朗。
但是好景不长,
起义军领导层起了风浪。
师长余洒度不归湖南省委领导,
也没有把**放在心上。
前委通知他率第一团到铜鼓,
与第三团合攻浏阳,
他却自行下令攻平江,
使第一团遭受重创。
因情况不明跟着第三团撤退,
一路上仓惶风凉。
到文家市后却主张经浏阳进攻长沙,
差点儿和**闹僵。
老上级卢德铭坚决支持前委,
才使他率部来到甘家村庄。
他私自将抓获的县保安队长放走,
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前委会上批评他警惕性不高,
他无理取闹火冒三丈。
反而辱骂**怕死,
弄得前委会不好收场。
工农军从莲花开拔,
奔往永新方向。
**看天色尚早,
提议再走十里宿营于前面的村庄。
余洒度不断嘟囔,
“我还当什么师长?”
时局十分严峻,
许多战士负伤。
疟疾流行缺药少粮,
走的又是深沟险岗。
指挥员壮烈牺牲,
有些伤病员因缺医少药死在路旁。
党组织不够健全,
还有长官打骂士兵的军阀现象。
有的战士走不动掉队,
开小差也敢公开商量。
背井离乡,
奔向何方?
我们有什么力量,
面对国民党的武装?
往前看一片迷茫,
往后看一片凄凉。
往上看是陡峭的山岗,
往下看是深渊数百丈。
听不到歌声笑声,
充耳的却是哀叹和风凉。
起义军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三湾,
这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不小的村庄。
追敌已被摆脱,
又没有反动的地方武装。
部队在这儿驻扎了五天,
好得到一些补充和给养。
**要部队从容休整,
要保存要壮大这支武装。
进村的当天晚上,
就召开前委会进行商量。
开会的人员有所增加,
地址就在“泰和祥”。
少不了相互谅解舌战唇枪,
更需要高瞻远瞩语重心长。
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在人民军队的史册上永放光芒。
第一把已经不足一千人的队伍,
缩编为第一师的第一团。
由陈浩任团长,
实际上取消了余洒度的指挥权。
下辖一、三两个营,
还有军官队、卫生队、辎重队和特务连。
愿留则留,
愿走则走。
走者发放路费,
因为我们曾经是战友。
将来愿回者仍然欢迎,
自家人就应该风雨同舟。
第二在部队内部实施*制度,
待遇一样官兵平等。
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
长官不许打骂士兵。
建立士兵委员会,
士兵可以参政议政。
还可参与经济管理,
监督长官克己奉公。
第三全军由党的前委统一领导,
党委建在团营,
支部建立连上,
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
这三项措施,
使部队拧成一股绳。
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
改变了农民自由散漫的作风。
**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设想:
军队和地方联动。
军队帮助地方发展,
地方负责给伤病员治病。
军队把枪发给地方,
地方支持军队的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同建设根据地结合,
打一场人民战争。
他按照江西省委的介绍,
积极稳妥地联系地方党。
寻找县委进宁冈,
联络文才走井冈。
十月三日秋风爽,
三湾成了一个沸腾的山庄。
工农军在此休整了五天,
准备开拔到井冈。
出发前泽东作报告,
滚烫的话语充满希望。
敌人在我们面前放冷枪,
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大家都是爹娘生,
有血有肉有胸膛。
敌人有脚能走路,
我们有脚转四方。
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
现在已是一军长。
我们现在不止两把刀,
有两营人马七百抢。
还怕干不起来吗?
我们有的是希望!
敌人一天更比一天烂,
我们一天更比一天强。
秋天吹来的是金凤,
再往后就是丰收的景象。
古时候有个楚汉战争,
争霸的双方是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那项羽人强马壮势不可挡,
是刘邦数十倍是力量。
那项羽先是百战百胜,
最后一败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那刘邦先是百战百败,
但屡败屡战百炼成钢。
最后一胜得江山,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的话驱散了战士们心中的阴影,
说得大家心里亮堂堂。
部队当天到达宁冈的古城,
昔日的县城已荒凉。
在这里召开了两天前委会,
参加的还有前来联络的宁冈县委龙超清,
和袁文才部文书陈幕平。
会议总结了起义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着重研究了今后的打算与行动。
决定落脚到井冈,
开展有根据地的游击战争。
从此惯于长夜的中华民族,
升起了一个璀璨的启明星。
这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近代中国具体国情的结晶。
在湖南在全国,
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关于秋收起义的歌:
“拿起武器闹革命,
工友农友真英雄,
秋收起义成了功,
一杆大旗满地红。
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
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
咳!万年根,
咳! 革命永远向前进!
跟着领袖毛委员,
走上雄伟的井冈山,
革命要有立脚点,
地是根来枪是胆。
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
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
咳!万年根,
咳! 革命永远向前进!向前进!”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