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回京
在京城李旭度过了他自己的第一个春节。大年三十那天李旭和安娜去了军营,李旭自掏腰包请了数百位厨师给士兵做饭,这让本来思乡心切的士兵们稳定了情绪,也让他们对李旭的忠心更加稳固。三十一过拜年的人就多了起来,各种各样人物都来给李旭拜年。除了各级官员外,富商士绅等也过来凑一凑热闹。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旭打败英法联军的事迹被人知道了。一大群的举人秀才借着瞻仰英雄的名义,到李旭府上拜年。到了府上后就开始吟诗作对展示自己的才华,用来吸引李旭以便可以做他的幕僚。这让李旭感到烦不胜烦,但是这些读书人,李旭又不能硬赶他们走,只好每天花上一部分的时间用来接见。不过这些人也不是一无是处。李旭在其中还是发现了一些才思敏捷的读书人,最后李旭挑选了几十个年纪小思维灵活的年青人留了下来。李旭打算先让他们去军营历练上几个月,然后再送他们去欧洲或美国学习现代化的知识。
李旭觉得清末派遣幼童留学的运动虽然不错,但是也存在这一些问题。首先这些幼童在美国长大,他们的思维已经完全变成了美国化。这让他们在回到中国后,很难适应中国的国情,难以发挥出他们的才能。其次就是留美幼童的学习时间太长,现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是已经落后欧美数十年,中国急需一批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人才。而这些年轻的读书人只需三四年,就能学习到欧美的现代化知识,这就大大的加快国家的建设时间。
一眨眼间二月份就过去了,春风给严寒的北京城带来一丝丝暖暖的气息。笼罩在北京城上的阴云终于消散了,很久未见的阳光又重新照耀在北京城上。而李旭的心情也像天气一样开始由阴转晴。首先炮兵在李旭的新式的奖惩制度的面前,终于学会了所谓的数学和几何。在炮兵教官麦克的报告中,炮兵已经从以前那种靠经验射击的老式炮兵,开始转变为以计算为主的现代化炮兵。其次为了补充留学的人数,李旭说动了京城很多富商和官员将家中的子弟派出留学。最后排除纨绔子弟李旭一共凑到了四百多人,年龄从七八岁到二十岁之间不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李旭在这时代的父母,李延和李莉终于来到京城。
李旭是在和部下推演战术时,亲卫告诉他的父母来了,已经到了他的府上。李旭虽然是步军统领,但是他从来也不去管理除了军务以外的所有事务。表哥李方平走后李旭就让副都统马秦,去主持步军衙门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能专心军务,另一方面可以让减弱副都统马秦在军队中威信。毕竟马秦并不是自己的老部下,李旭对马秦的信任度还是有限的。
听说自己的父母来了,李旭想了想还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去拜见自己这辈子的父母,百善孝为先怎么说自己现在也是用的是别人儿子的身体。李旭骑马匆匆赶回府中,一进大厅就看见,在主位上坐着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中年妇女。安娜则坐在下手正陪着中年妇女聊天,从中年妇女阵阵的笑声看来,安娜和自己的母亲还是相处的比较愉快的。这时中年男子已经看见急匆匆走进来的李旭:“李旭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旁边的妇女一听连忙转过头来看着李旭:“旭儿,真的是你。快来让娘亲看看,让娘亲看看你瘦了没有。”妇女站了起来,她的眼眶已经红了,声音中更是带着一丝丝的颤抖。李旭已经知道这两人就是,自己这辈子的父亲和母亲李延和李莉。
中年妇女的表情让李旭也有了一些感动,中年妇女的样子和母亲的样子在眼中逐渐融合在一起。李旭走上前去跪了下来连磕三个头:“不孝孩儿拜见父亲、母亲大人。”李莉连忙上去扶起李旭:“旭儿拜什么拜啊,只要看见你好好地,娘亲我就放心了。”这时坐在后面李延也发话了:“恩不错,比以前懂事多了。现在你已经成为了朝廷大员,以后要多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听了李延的话,李旭心里虽然有点不以为然,但是嘴上却是应了下来。李延站了起来,走到李莉的旁边:“你先别说了,我和儿子去书房有要事相谈。”李莉一皱眉:“一天就知道谈要事”话虽这样说,但是李莉还是坐回到椅子上继续和安娜聊起了天。没办法李旭只能乖乖的跟在李延的后面朝书房走去。安娜则弯过身子调皮的超李旭一笑,脸上充满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进了书房李延坐到主位,李旭只能从旁边搬来一个椅子坐在下首。“听说你率军打败了英夷的军队?”李旭连忙回到:“是的,在僧大人指挥下我率骑兵打败了在八里桥以东的英夷的军队”李延停顿了一下:“老僧的水平虽然不错,但是英夷联军却不是他能对付得了的。我已经知道了战役的全过程,其中的用兵手法也不是他的风格。这些计谋我想应该是你所出。”李旭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知道的这么多,八里桥的战报虽然不是什么特别机密,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自己的父亲和僧格林沁的关系不错,但是从刚才的语气来看,显然他不是从僧格林沁哪里得来的战报,那他是从哪得来的呢?
看着一脸思索的李旭,李延挥了挥手:“不要想了,为父虽然是个退休的官员,但是这点消息我还是能知道的”“知道了父亲大人”既然李延发话了,李旭也就不多想了。李延拿起桌子上的书翻了翻:“以后不要光看西洋的兵书,我们中华的兵书也要多看看,其中有一些东西道理不仅能用在军事上,还能教一些你为人处世的方法。”“恩”李旭嘴上应着,但是心里却多少有点不以为然。“本来这次参战,为父是不想让你去的。但是你身为军人,理应为国效力。只是为父没想到你不仅没有打败仗,还战胜敌人立了大功。既然现在你已经身为朝廷大员了,那为父就告诉你我们家与皇家的关系。”李旭一听立刻竖起了耳朵,和皇家的关系,难道有什么秘闻不成。“其实我们全家都曾是皇家的侍卫。你的曾祖父是是嘉庆皇上的侍卫,你祖父则在道光皇帝当智亲王是就是他侍卫长了,就连为父也曾是当今圣上的亲卫长”怪不得能知道八里桥的战报,原来自己的便宜老爹和咸丰的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那为什么我不是侍卫呢?”李旭问道。“你当然也不例外,本来你应该给当今皇子当侍卫的。但是当今皇子的年龄太小一直没封亲王,所以你也没有当成侍卫。我们家族和皇家的关系匪浅,你今天能以弱灵之年当上步军衙门统领。除了过人的战功外,皇家对我们家族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咸丰给我下了一道密旨,原来我们家是保龙一族啊。“对了皇上已经打算回京了,到时那些朝中的王公大臣也会跟着回来,你要多准备准备。皇上恐怕已经不行了,皇上归天之时就是京城大乱之始”“孩儿知道了”。
说完了公事了,自然要说下私事。李延说了一下安娜的问题:“其实你身上是有一门婚约的,但那个女孩前几年已经得病去世了。本来是在想帮你找一个,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好了既然你自己找到了这个叫安娜的女子,那我们也不会反对你。虽然她是个洋人,但是只要你自己喜欢,我和你娘就不会反对这门亲事。”李延的态度让李旭松了一口气,只要他们不反对自己和安娜的婚事,自己就不会害怕其他任何反对的压力。
李延夫妇的到来让李旭府上终于多了些人气。李旭没有兄弟,所以李延夫妇也将家中的奴仆家将都带来了打算长住,刚好安娜在京城开了几家店铺正缺人手,便将李延夫妇带来的奴仆补充了进去。安娜和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相处的很融洽,尤其是李莉非常喜欢这个黑发碧眼的儿媳妇,一天没事就找安娜聊天逛街。家庭的和谐让李旭感到很满意,这样他就可以把精力全部投入工作之中。
过了几天,关于皇上正式回京的公文下来了。李旭除了要维护京城附近的治安外,还需要负责山海关到北京道路的安全。为此李旭连续值班,安排兵力沿路保护皇上回京。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