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重逢
第二日,我思在此无事。遂向董卓告辞而去。董卓也没有为难我,亲率众将为我送行。言语中多次隐晦的提到,要我向叔父进言提拔一下他。我之象征下的点点头,随后带着原班人马,向汝南进发。
此去汝南,有两个目的。其一,欲接黄忠回洛阳。其二,欲助朱?破南阳之敌。张辽他们得知,舅父黄忠武艺不在他们之下。心中也好奇不已,纷纷要见他。欲和黄忠切磋一下武艺。
我也甚是想念舅父,毕竟已一年没见他了。时间就在思念中缓缓流过,不知不觉我们已看到了汝南的城墙。吩咐张辽,徐晃扎住人马后。袁绍带着典韦他们,向城门走去。刚到城门口,就见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士兵。
见我们向这边走来,一小将高声道“来者何人,速速停下,否则休怪我不客气了”。城墙上早有士兵拉弓瞄准了我们。
典韦高叫道“我家主公乃袁家长子,今特来回乡探亲,快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去”。
那将道“汝先候着,带我禀报将军后,在开城门不迟”。说完后,派人盯着我们。吩咐如有异动,格杀无论。
典韦见此不满道“此人,太过无礼了。请主公给我一千人马,攻下此城。为主公出气”。
袁绍笑道“不必如此,现今正有贼子作乱。怎能不妨?此人如此必是一员良将”。
张辽接言道“主公明见,我观此人双目清冽,杀气内敛。必是一勇武之人。身处此境,仍指挥若定,游刃有余。可见其智”。徐晃点头不已。
没过多久,就听一熟悉的声音传来。
“来者莫非本初乎?”。
只见黄忠身穿盔甲,手持大刀,喜道。
袁绍见此急忙行礼口中言道“绍儿,见过舅父大人”。张辽他们也赶紧行礼。
黄忠点头道“不必多礼,此处不是说话之地。我们还是进城吧”。
我们闻言点头不已,于是跟随黄忠进了城,向汝南故居走去。路上我自是问起缘由,舅父也为我一一到来。原来自我走后,没过多久。黄忠就得了一子名唤叙,原本打算再过几月就去洛阳投奔我。不想黄巾造反,道路被阻。是以耽搁了。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没见舅父。后来张梁统兵攻占南阳,汝南太守害怕黄巾犯境,后得知舅父武艺高强,又是袁家亲戚,遂让黄忠统兵御敌。因此方有刚才一幕。
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府门前,一切还是没变,不过多了几份思念罢了。
黄忠带领众人刚走进了府里,就遇到了舅母。自是一番繁文缛节不必细表。见我们像似有事要谈,舅母便告辞而去。于是我们就向我原先住的房间走去。
刚到门口,就听一声音传来道。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袁绍闻此欣喜不已,向黄忠道“家中可有贵客?”。
黄忠猛醒道“汝不言我几忘却了,几日前有一书生打扮的人,来到我家门。说与你有同学之谊,我细细的问了问,发现他所言不错。是以留在家中不提。”。
袁绍急道“他姓谁名谁?多大年纪?”。
黄忠道“大约十四五岁,名唤郭嘉”。
我听完赶忙向房间冲去,边冲边道“奉孝”,“奉孝”。
房间里的人闻言也惊喜道“来者可是本初兄?”。说完,就奔出了房间。
我们相见之下,俱泪眼朦胧。想抱哭了一会,随后看了看对方又大笑起来。
袁绍见此笑道“还立志作第一谋士的人缘何如此不镇定”。
郭嘉也道“本初兄如此,怎能成为这天下之霸主?”。
说完我们各自大笑起来,笑过之后。
我向众人介绍道“此乃我军之军师,颍川郭奉孝也”。
奉孝向众人见了礼,黄忠道“不知奉孝其才如何?”
。
袁绍道“奉孝之才不在管仲、乐毅之下”。
众人闻言俱吃惊不已,张辽疑道“吾闻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国七十余城。此两人真济世之才也,主公以奉孝自比两人,不亦过乎”。
袁绍闻言道“以二人自比,甚不当。我意以另二人相比”。
徐晃问道“何人也?”。
袁绍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郭嘉点点头。
众人闻此愕然不已,不过心中多有不服之意。我见此没有说破,他们久后必知。遂向奉孝道“奉孝缘何到此?”。
郭嘉道“本当去洛阳寻公,然家兄近日游学方归。又因道路相阻,才得今日相逢。实为幸也”。
袁绍道“不知文若他们现在何处?”。
奉孝曰:“文若去洛阳任职去了,公达他们去游学了”。
袁绍叹曰:“不想文若还是去洛阳了,诚可惜也”。
奉孝道“主公,不必如此。吾观当今天子暗弱无能,久后文若必归主公”。
袁绍闻言欣喜不已,吩咐下人摆宴庆祝不已。是夜,我和奉孝同榻而眠。我也将我们分别之后的事,一一向奉孝道来。奉孝闻此,时而高兴、时而担心、时而忧愁,不知东方之既白。
如此过了五日,其间张辽、徐晃自回军营领军待命。典韦多次找黄忠切磋武艺,典韦虽勇,怎奈不是黄忠的对手,屡败屡战。张辽等闻知俱钦佩不已,自此黄忠稳居军中第一将的宝座。直到赵云来时才有所改观,黄忠也对典韦的武艺赞叹不已。因此他们很快相熟悉了。对于郭嘉他们还是有些意见的,多对我给郭嘉的评价不以为然。只碍于我的颜面,才对奉孝稍稍礼遇一番。众将独以典韦对奉孝意见最大,每次都不给他好脸色看。奉孝与我见此也不说破,以后便知。
五日后,袁绍带领众人出城,准备去南阳破敌。舅父本愿同我们一起去,我以黄巾乃乌合之众也,何劳舅父出马,况汝南一地也需黄忠镇守。黄忠应诺。我也许诺破黄巾之后,必来再会他。同去京师,借以扬名天下。
隧后送我们出城,手下自有兵将相随。出了城,我们将走时。黄忠忽言道“即绍儿不愿我跟随,我自荐一将以护卫绍儿”。
袁绍道“何人?”。
黄忠因引一将于我之前曰:“此乃汝南陈到字叔至,武艺不凡,善御骑兵”。
陈到向我恭敬道“参见主公”。后又向张辽他们见礼一番。
袁绍闻言欣喜不已,三国中善统兵之将,委实太少。更何况善领骑军之人更是凤毛麟角,寥寥几人吧了。闻此怎能不喜,抬眼看去原来是那天城门上之将。
遂笑道“叔至不必多礼,汝之才能。我们已领略过了”。众将闻言俱大笑不已,叔至颇感不好意思。我让他去帮张辽统领骑兵,陈到领命谢恩不已。
别了黄忠,我们便向军营走去。众将自当跟随其后,到了营门前。见到我们回来了,众军士俱喜不已。
奉孝见此道“主公有此雄兵,大事谐矣”。
袁绍笑道“此皆众将之功,我何足言也”。众将闻言俱各欣喜不已,陈到见此也一脸喜气,以为建功立业之时到也。
整军出发,自不必细表,大军克日进程,兵发南阳。
???????????
陈到,字叔至,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名位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官至护军、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蜀征西将军、永安都督。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替李严守永安。八年,卒官。
陈到于刘备在豫州时成为刘备属下,随刘备转战四方,名位常亚于赵云,都以忠勇著称。蜀后主初期,陈到被任命为护军、征西将军,封亭侯。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欲移军汉中,于是在永安驻守的李严移屯江州,留下陈到驻守永安。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仍归李严统管。诸葛亮在与兄诸葛瑾的信中提到:“陈到所督,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230年,陈到病逝于任上。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蜀汉末期的一个镜像。
武侯就这样败北了,带着隆中对的遗憾和北伐的失利离开了三国。
大家都知道蜀国有一个无当飞军,可是刘备的发家老底是白耳军,陈到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尚在豫州求贤。
话说当时陈到刚满16岁,刘备见他英俊威猛,当时心里就喜欢上陈到。并让陈到做自己的副将,还把在徐州的老本白耳兵交给陈到训练。
夷陵之战,蜀军败退,陈到和傅彤负责断后,傅彤战死,陈到誓为同袍报仇,于白帝城百里外,叫猿臂角的地方,率七百白耳兵,每人一根长矛一把朴刀,当时吴国武将为,先锋是朱治的长子朱才,中军全综、李异,朱恒、朱然等人押后,率一万吴兵,前锋,中军都是骑兵,誓要活捉刘备。陈到单凭这七百白耳兵,七百条枪便生生挡住了吴国近万人进攻。若无陈到,诸葛武侯也甭七出祁山了。
但是,飞影虽然四处挖掘陈到的光辉历史,可是他的资料真的很少....
就连《三国志》中也只有赵云传才有带到几笔。
蜀征西将军、永安都督。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替李严守永安。八年,卒官。
杨戏评他说: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
裴松之:”以忠勇称。
野史也称其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
由此我们可知,陈到在当时是何赵云相当的人物。但是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为什么并没有给陈到做传?而陈寿著三国的时候相隔仅仅50年而已。《三国志》中如子戈、王连这种名不经传的也有做传,为何堂堂征西将军、永安都督,蜀汉亭侯却没有任何记载?这里我将会做一个推测。
前面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陈到的勇,下面我将说一下陈到是如何忠。
夷陵之战后,刘备天天是以泪洗面,并且重病残身,当时陈到也有一个隆中对,就是开垦蜀国南部蛮荒之地,大概就是现在的云南。可是刘备每天哭啊哭的,并没有采纳,而且还很倒霉的没多久就挂了。刘备挂了后。托孤诸葛孔明,诸葛武侯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事业。但是武侯在带团raid魏国的时候并没有带上我们的陈到,而是让他去永安当都督。不幸的是,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发动北伐魏国的战役,共有五次。可是都没有取得重大胜利,反而蜀国国力日益亏空。
终于,在230年同期大将接连去世,这个时候陈到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由自己带上自己在永安的人马,去南部开荒,形成一一个北靠山防卫,南依水建设的国防经济系统。并且将蜀国的经济中心南移,同化当时的南蛮部族,征南蛮骁勇之士补充蜀国兵力。可是,诸葛亮看后,确认为陈到是想自立门户,脱离蜀汉。于是回了一封信给他。信中只有寥寥数字:“汝在,吾惧,汉不得存。”陈到看后,知道诸葛亮要自己以死来为蜀汉买一道保险,于是,自杀了。
诸葛亮得知陈到自杀后,明白陈到是被自己误会了,可是为了已是风中烛火的蜀国(或许还有为了自己的名声),对外隐瞒陈到的死因,并且不准祭祀,加上蜀国不设史官和诸葛亮的隐藏,于是,等到陈寿著《三国志》的时候,这个仅隔了半个世纪人物就连过多的资料都找不到,实在可惜。
而后世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更多的是将赵云和陈到合并为一个人物,陈到在刘备在世的时候,还担当多年的近卫统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