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留下真心来爱你》第九十章 两委班子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秤杆刘村正在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大家惊奇地看到,孙家树作为旁听人员坐在了旁听席上,他今天可不是来旁听的,而是来做村副业厂前景陈述报告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细致的考察,他心中已经有了底。

村主任刘成主持会议,当村支书刘有根讲完国家形势后,刘成说:“下面请孙家树发言。”

孙家树站了起来,在部队,他养成了站着说话的习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孙家树,谁都想看看这个毛头小伙子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厂子起死复生。

“各位领导,老前辈,大家好。”

孙家树一开口就让大家听着都很舒服,“经过几天的考察,我觉得我们厂的症结是体制问题。”孙家树嗓音宏亮,说话带着一种震慑力。

“厂子跟体制怎么能扯在一起?”大家忍不住议论起来。

刘成大声说:“大家静一静,听家树吧话讲完。”

大家静下来,孙家树继续说:“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政企不分,厂子是村企,厂子不管做什么都要先征求村村委意见,这严重束缚了厂子发展;第二是人员超编问题,我们一个二三百人的厂子,后勤人员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厂子负担太大;第三是设备老化,我们厂的生产设备大多数十多年前的老设备,生产效率低,能耗大;第四是产品单一,国家逐步要取消木杆秤,我们的路子越来越窄。”

刘有根打断孙家树的话说:“家树,你说的是实际情况,可怎么解决,这跟体制还是没有什么联系。”

“有根叔,当然有联系,我们的厂子现在属于村办企业,如果改制,成立衡器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公司是干什么的?”有人问。

“说白一点,就是把厂子分成若干股份,让村民购买股份,年终根据股份多少进行分红,厂子成立董事会,由董事会来管理公司。”

孙家树话音一落,会场立即炸开了锅:“工厂脱离村子,村委不管厂子这不是乱套了吗?”“这不是在搞私营吗?”

孙家树大声说:“大家安静,下面我一一给大家解释,第一,工厂不会脱离村委,因为厂子的资产要作为股份入股,其股份占有超过了整个股份的百分之五十,村委是第一大股东,所以,村委还领导着厂子;第二,这是在搞私营,经过改制,厂子变成了大家的,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行可以大大调动起来;成立了股份公司,以上的问题就可以轻易而举解决了,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技术改造,拓宽生产思路,最近一段时间我抽空考察了一下市场,禁止使用木杆秤以后,市场对镑秤的需求大增,镑秤的市场前景很广阔,我们在外地做秤的村民本身就已形成一个销售网络,他们改卖木杆秤为卖镑秤,不用掏劲干活照样赚钱。技术不是问题,我们村有这方面的基础,我已经跟省衡器厂沟通了一下,已初步达成了协议,我们之间搞联营,由他们提供技术,所得利润按比例分成。至于资金问题,我们可以从银行贷一部分款,也可以通过村民入股的方法来解决。”

“搞联营?我们自己单搞不行吗?这不是白白把钱送给别人?”有人大声说。

“现在我们还不具备这个条件,摸着石头过河过河不如让知道深浅的人领着,这样可以少走好些弯路,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技术,是一种知识产权,也应该得到回报,等到我们技术成熟了,我们就可以脱离他们去闯我们自己的品牌。”孙家树耐心地解答。

刘有根问:“入股是干什么的?是不是高利息揽存,家树,违法的事咱们可不能干。”

“入股就是村民把手头多余的钱交给厂里使用,工厂到年底按入股的多少进行分红”孙家树解释说。

“如果工厂赚了钱还好说,那要是赔了呢?”有人问。

“村民入股就要承担风担,如果赔钱,也按入股多少进行均摊,到时候双方还要签订协议。”孙家树回答。

“这是不是电视上看到的炒股呀?这风险可大了,你看电视上看的,今天还是百万富翁,明天或许就是穷光蛋了,村民肯定不愿意集资入股,把血汗钱投进去,万一血本无归,找谁要啊?”

孙家树说:“这个入股和炒股有着根本区别,炒股由几个大股东操纵着,而入股的资金却是我们自己控制着,工厂要定期向股民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只要我们能够加强管理,作好决策,合理使用股金,稳赚,到时候,参与管理的是全体股民,由股民选出股东、董事长、总经理来管理工厂事务,其实,我们大家都是老板。”

刘成说:“刚才家树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看句句都在理,大家就这么定了吧。”刘成一表态,几个村委会成员开始附和,看来,大势已定了。

“我不同意。”刘有根忽然站起来大声说。“这其实是在搞私营,把集体的财产私有化,万一血本无归,这祖上传下来的百年基业可就毁在我们手里了。”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刘有根,还真忘了,这个副业厂可算是刘有根祖上传下来的,长期以来他一直以此为荣,把厂子改名换姓,你说他能答应吗?

看到刘有根站出来阻拦,大家都不吭声了,谁都不想得罪大队支书,刘成为难地看了看孙家树,他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刘有根,如果刘有根这一关过不去,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孙家树站起来说:“有根叔,你说我们在搞私营化,这一点我承认,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私营经济,但你说把集体的财产私有化,这一点却说得不准确,工厂改制后,名字由副业厂改成了衡器厂,但它们前面有共同的三个字,那就是“秤杆刘”,就是说,无论怎么变,厂子永远是秤杆刘村的;你说的血本无归我也不赞同,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厂子,我们都会一心一意为厂子,大家的心齐得像拧成了一股绳,劲都往一处使,工厂的规模只能越发展越壮大,怎么会血本无归呢?”

孙家树的一番话说得刘有根不吭声了,但他又觉得不好下台,又说:“家树,工厂改制后真的能越发展越大吗?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可不能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当儿戏啊。”

“有根叔,这一点你放心,我用人格担保。工厂集资,我们当干部的要带头入股,而且要多入股,要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我们能白白拿自己的血汗钱打水漂吗?。”孙家树说。

“家树,你说得在理,这样的话,我带头第一个入股。”刘有根终于有台阶下了。

“谢谢有根叔的支持,下一步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关入股的具体细节,大家畅所欲言,都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孙家树招呼大家说。

“家树,你先说个大概,我们听着在理就行。”刘成说。

“也好,我先拿出一个方案,大家一起讨论修改,明天我们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进行入股动员。”孙家树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