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子骞年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做里作为他的过冬寒衣,为自己所生的两个孩子制以棉絮。一日出行,子骞寒冷不禁,而弟弟没有瑟瑟发抖之意,父大怒,斥其懒惰畏寒,气极鞭打与他,寒衣破损,芦花四处飞溅,又查其弟皆为棉絮,其父羞愧愤怒,想要休妻,子骞跪着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