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战国史之男人的鸡汤》莫道辞玉身后事,天不养奸民为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时期宋国出了个贤臣叫子罕。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麦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子皮根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国内的人分发粮食,每户一钟,郑国人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大拥护。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多做善事,这是百姓所希望的。”后来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子罕便请示*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大夫们也都把粮食借出来,子罕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别人,却不写借据,不要求别人归还,同时还以那些缺乏粮食的大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宋国人也没有挨饿。晋国的叔向听说这些情况后,说:“郑国的罕氏(子皮的家族)、宋国的乐氏(子罕的家族)肯定会长盛不衰,他们应该都能够执掌国家的政权吧!这是因为民心都已归向他们了。以其他大夫的名义施舍,不只是考虑树立自己的德望名声,在这方面子罕更胜一筹,他们将与宋国共存亡吧!”子罕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早期代表,他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后来的公仆们。尤其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