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烟冷三国》第二十四章 募兵巧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曹家后,卞氏和老头子有意得没在曹操面前提起遇见卫弘的事。我也不会笨到自己去曹操面前找麻烦。但是或多或少心里觉得应该帮曹操做点什么,只是心中没有头绪罢了。夜色下的庭院一片沉寂。在偶尔传来的阵阵虫鸣声中,我缓缓入睡。听说明日,曹操就要发募兵告示了,今天他成功的说服了陈留太守张邈,并得到刺史刘岱的支持。相信离兵戈相戎的那一天不远了……

曹操募兵开始后进行的很顺利,听丁氏说募兵处热闹非凡,短短几天已经募集千人。曹操将募集到的人马屯驻在陈留附近一个叫襄邑的地方,这几日他也没回家,几乎日日守在那里。我经老头子的同意,便去那里帮忙。

原本卞氏也要去,可是丁氏说丕儿尚小离不开他娘,卞氏只好留下,让我带了几身曹操的换洗衣物。听丁氏说,卞氏出身娼家,是被曹操赎回来的妾侍,要不是生了儿子,她本在家中地位极低。那么她对曹操的感情是感激还是爱呢?

马车一路颠簸,到了募兵处。这已经是第四天了,可是这里还是一直从各地涌来义士。刚下马车我就听见登记处有人发生争执。走过去一看,在那负责登记的正是曹洪。而和他争执的是一对年纪不大的父子,当爹的三十五六,儿子看起来也就十六七岁。

“发生什么事了?”我走过去问到。

“许姑娘你怎么来了。”正急地抓耳挠腮的曹洪闻声转头看到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老爷子要我来帮忙,你们这儿在为什么吵闹啊?”

那对父子见到我,像是见到明理人一样,那当爹的着急地拉着我,说:“姑娘你来评评理,我们父子二人大老远来到襄邑要求入伍参军,可这位年轻将军怎么也不让我们入伍,你说可气不可气”

“既然他们要入伍,为什么不答应呢,你这不就是募兵的嘛。”我问曹洪。

曹洪很是无奈的看着我说:“许姑娘,你有所不知,大哥在入伍告示里有明确规定,说是父子不能同时应募,我也是按规矩办事,否则大哥又要罚我了。”

父子不能同时应募?我仔细想想这规矩也不无道理,中国自古讲究三纲,军中无父子的要求确实有违人们的常理。

“这是曹大哥定下的啊,那么他人呢?这是得问问他。”我一手托着下巴,认真地说。

曹洪脸上一犯难,说:“要是大哥在这儿,我还用的着发愁嘛,他和二哥子孝去打兵器的工坊了,我怎么去找他。”

看来真是个麻烦事,我得想想怎么劝劝他们。我皱着眉头略想了一会儿,抬头,对那对父子说:“我是曹操的妹妹,很高兴看到你们父子二人如此积极应募,我代我家兄感谢你们,同时我个人非常欣赏和佩服你们这种意在讨逆的正义之举。但是父子同时从军,终为不妥。任何人都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男丁去多,岂不是影响生计?家兄常说,国家者,国与家之共称,家不兴,国将何盛?兵将何强?所以我可劝你们父子入伍一人便可,也算为你们自己着想。”

那父子听完我的话,神情微动,我这才发现身边在场的人都听到了我的这一番话。而曹洪那张俊脸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佩服之情。

“没想到小姐如此口才,我们乡下粗人实在是考虑不周,给你们带来麻烦,既然这样我就让儿子参军好了。”

见到这对父子终于松口,曹洪很是高兴的拿起笔做了登记,终于成功解决一件事了。

送走那对父子,周围应募的人更是多了起来,曹洪再次开忙。

我帮他应付了一大半人后,问:“你说,曹大哥在工坊,工坊什么时候建的?我没听说过啊,怎么他还要自己打造兵器?”

曹洪见今天要登记的人数不多了,也就缓了缓手中的笔说:“是啊,马上要练兵了,大哥需要兵器,所以他在招募的新兵中做过调查,把一些以前当过铁匠、木匠、砖瓦匠,等等这些人都发动起来,砖瓦匠赶做砖瓦,建造了工坊;木匠则做好支架、门窗,还有一些铁匠,大哥领着他们在打炼兵器。”

“工坊在什么地方?我去看看。”听到曹操在打炼兵器,我一下子提起了兴趣,早听说古人炼刀炼剑的手艺了得,我不去围观一下太可惜了。

曹洪略微沉疑了一下,说:“我现在走不开,我找个人带你去吧。”说完朝后面的一群里喊了一声,遍看到人群里走出一个瘦小精干的少年,眉目间透着淡淡的书生气,这样的孩子也参军?我心里略带疑惑。

“曼成,这位是曹将军的妹妹,你带她去工坊找曹将军吧。”曹洪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那少年,明亮的眼睛神情认真的盯着我,点了点头,说:“曹小姐好,我叫李典是刚入伍的。”

李典?这名字听过……可是不太熟悉。我露出自认为很无害的笑说:“你好,叫我许儿就行,我不是什么小姐。”

李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便带路走在前面。我们就这样一路去了曹操所在的工坊,说实话,已经好些天没见他,不知这些天他忙成什么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