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君以明月》碧落朝也有CEO(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后总能让朕惊讶。”他没顾得上我的无礼,有些兴奋地指点着模型,“这是后宫?”

“后宫里宫室甚多,新秀女该如何安置,有它,臣妾至少可以做到心理有数。”我点点头回答。中国传统的书画多是写意,空间感就成了大问题,工部那里的建筑图也是如此。我看着头大,索性要他们报了尺寸做一个出来,这样也比较直观。

“这个东西先借朕用用。李福海!召三省长官与兵部尚书午膳后御书房见驾。”他痛快地吩咐:“去母后那里说一声,朕带皇后去龙泉宫用午膳,之后再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是!”李福海拍拍手,两个手脚伶俐的小太监走了进来,抬着模型出去了。我再三推辞,他仍是铁了心要带我去龙泉宫。让大臣瞻仰我并不简单,我只好又换下身上的家常便装,让暗香为我换上深衣高髻的正装打扮。暗香正在为我选饰物,他便走过来,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只七彩琉璃镯套在了我胳膊上。那镯子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每一朵纤透的花瓣都经过精雕细琢,姿态各异,在阳光下闪耀着不可思议的光芒,我被这种奇异的美丽震惊了。

“珠环约素腕,玉指何纤纤。”他执起我的手,在手腕印上一吻,轻轻地说。

我瞪大了眼睛,他这算什么,?使劲抽回被他钳制的手,他纹丝不动。我只好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皇上不是召见几位大臣吗?”

按照惯例,皇帝在御书房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一名嫔妃在身边“照顾”。这一工作通常都是由第一才女赵充容承担,所以当发现皇帝身边坐着的人是我时,一众大臣都是一愣。我保持微笑没有说话,对于帝国三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以及尚书令,我实在是只知其名,自然得三缄其口,不说不错了。

先帝留下来的朝堂,外戚党、保守党、改革派和清流交错,成份也异常复杂。皇帝大人这四年来励精图治,消除党争也只是初见成效。清流和改革派,都汇集到了皇帝这面大旗之下,但是外戚党和前朝之前留下的保守党,却始终不肯臣服。而在朝堂之外,尚有分封的藩王以及地方的世族豪强,也够他头疼了。

四位大臣中,我首先认出的是尚书令晏殊。最初看到这个名字我就记在了心里,因为他与北宋词人晏殊同名。晏大人是我的兄长谢朝阳的偶像。晏家是第一批追随云家的家臣,碧落朝建立后,晏家先祖婉拒了高祖皇帝的封赏,选择了隐退。碧落朝百多年的历史上,共有三个晏家子弟出仕为官,全部出身科考,官至尚书令,君臣同心中兴一代,以至于碧落朝甚至有“有明君必有晏相”的说法。谢朝阳之所以参加科考,就是受到了晏殊的影响。而在后宫之中,我也曾听不少宫女以羞涩的少女情怀,提起这位本朝的CEO,说他是堪与皇帝大人为一时瑜亮的年轻美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身长玉立,剑眉斜飞入鬓,星眸光华内蕴,犹带着空山新雨后的清冷,透着一股超逸的味道。明明是官气十足的紫蟒,他却穿出了道骨仙风。

他并不像其他大臣一样,侧身垂眸以示对我的尊重。他平视着我,那目光柔和也淡漠,好像我并不是皇后,而是单纯的某个人,甚至某株植物。我迎着他的目光淡淡一笑,他愣了一下,目光变得幽深。

突然间手被抓紧,我转过头,身边的皇帝微笑的看着我,眼神却明显透出不爽的情绪。转过头,他也不客套,指指我那个模型,直奔主题,“这东西是皇后命人做的,叫做模型。朕看到这个东西第一眼,就想起了孙子兵法上的那句‘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诸位怎么看?陈卿,你是兵部尚书,你先说?”

<center><h3>还君以明月txt</h3></center>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