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寇》一六零 甲胄(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伦在地上用折扇里面的铁骨在地面的浮土上画了起来。

汤隆看着王伦一笔一笔的画着,眼中是一个大甲胄的样子,只是跟时下的甲胄不同的是,这幅甲,看起来就是一块大铁板,或者说是几块铁板拼凑在一起的样子。

王伦在地上画完了,这才起身道:“所以,只需要能够打造带有弧面的铁板,就可以了!”

这就是板甲了。

其实西方真正意义上的板甲出现于15世纪初,原因就是锻造大型弧型金属的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整体式铠甲的基础。尤其是在1400年左右,在材料学上出现了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高炉:燃烧温度的上升使铸造铁的出现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水力锻机的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指引下的冶金技术发展等等,奠定了这个时代中铠甲工艺飞跃的基础,使15世纪成为板甲成型并获得大发展之时代。

人们很快发现:板甲的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而且还提供了冷热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条件。无论是锁子甲还是鳞甲、札甲,由于其构成要件,无论是小铁圈还是甲片,都实在是太小,加工极其繁琐,不仅耗费人力,而且也难以加工强化。板甲――并不是说西方骑士穿的那种精致到极点的全身板甲,就凭借着造价低、性能更优良,迅速的成为了主要的甲胄。

而高炉炼铁,不用王伦来搞,大宋就已经有了,只不过没有用到焦炭和石灰石罢了;至于水里锻造机,为什么如今的大点的铁匠铺都在水边?还不是因为有了水排这种先进的工具用来推动鼓风机――起码比起人力和畜力来说,先进了太多了。

王伦他见过梁山蓼儿洼旁的水排,这个机械中已经有了曲柄、连杆以及类似于齿轮的小轮等后世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的存在,所以说,只要他能把大致的方向提出来,这个时代的工匠就能做出水力锻机来。

一点儿也不要怀疑古代工匠的智慧,梁山上现在拿来当下金蛋的母鸡的纺纱机,还不是这么做出来的?

只要能打造带弧形的铁板,这板甲,就能做出来了!

听王伦说完,汤隆的脸上有些古怪,看的王伦也心里发毛。

王伦问了句:“难道不能?”

“做的!当然能做的!咱山上的工匠多半也都能做的啊!”汤隆连忙摆摆手道,只是苦笑了声:“只是哥哥不觉得,这个‘板甲’,有点像马甲?”

“嗯?”王伦一愣,之后再一端量自己在地上画的草图,可不是就跟马铠似地?

当年呼延灼带队攻梁山的时候,帐下的“连环甲马阵”中的骑士胯下,可都是披着马铠的!这东西现在在梁山还有百来具呢!他怎么可能没见过。

马铠包括六部分:护脸、护颈、护胸、身甲、护臀和寄生。护脸、护颈、护臀在本朝的《武经总要》中,分别称为“面帘”、“鸡颈”、“搭后”。寄生竖在马鞍后尻部,形似扇面,也有作树枝状或竹枝状的。

这“鸡颈”可是用来保护马脖子的,就是带弧形的,还有“搭后”也是如此,而且也都是一大块的铁板。

“哈哈哈!”王伦忍不住笑出声来了,“是有些像马铠了!你看看,这个东西,一副甲要用工多少?”

汤隆看着地上的草图,基本上是类似于马铠中的护胸、搭后似地一片胸甲、一片背甲,用绳索穿结绑扎在一起,肩部还有两片肩甲,还有前面的一页把铁板镶在布帛或者皮革上的裙甲,除此之外,便没别的了!

那像是如今的大札甲,最简单的弩手甲都要一千八百多个甲叶!

汤隆兴奋的盘算完了,继而瞪着大眼喊了声:“哥哥!只要二十个工啊!”

要造出一副札甲实在太难了,琐碎的程序也太磨人。先得打造一千八百多片不同大小的甲叶,然后经过打札、粗磨、穿孔、锉削并裁札、错?、精磨等工序。而将甲叶制好以后,还要再用皮革条编缀成整套铠甲。

这几样工种,没一个不是要靠时间来堆积的。

“才是札甲的六分之一啊!”王伦兴奋的搓着手,“这是士卒的甲胄,如果是将校的,无非多一副护腕、一副胫甲、一顶兜鍪便是了!如此一来,十万士卒带甲,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啊!”

汤隆随即跟王伦一起大笑了起来,十万带甲士卒,而且还是铁甲,哪怕是东京的禁军,也没这么多?!

“有劳汤兄弟了,把山上匠作营的匠作都移到莱芜监来,和莱芜监的匠作并作一伙,就全有劳兄弟统制了!”王伦用力的拍着汤隆的肩膀。

汤隆当下就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单膝着地,喊了声:“小弟万死不辞!”

“两个月的时间,给匠作们发三份的饷钱,让他们昼夜不歇、歇人不歇炉、三班轮换着加工,先把踏白军武装起一个厢的五千士卒来,应该不是问题?”王伦作为领导者,当然不能只给手下果子而忘了让他们干活儿了!

“哥哥放心,都包在小弟身上。”

“宋江啊宋江!”王伦看着西南东京的方向,大手一挥道:“就看你敢不敢跟王某的‘铁军’会一会了!”

=============

宋江在东京的家中打了个喷嚏,正疑惑大夏天的怎么就能着了风寒呢,吴用来了。

他还是那副打扮,羽扇纶巾,不过身上原本的白袍换成了青袍――他吴用大小也是大宋官员,虽然只是从八品的秉节郎,但是还是要穿官袍了!这让他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吴用就是不肯脱掉自己身上这张象征着身份的青皮,而且非要羽扇纶巾的高人打扮。

“公明哥哥!速速上殿!宫中王大监传圣上口谕,宣你我上殿廷问!”

这古代,“大”和“太”同意,大监也就是太监了。不过这时的太监,可不一定就是阉人。军器监的一号领导“军器监”和副手“军器少监”,在官场上客气话也都叫做“大监”或者“太监”。宫中的阉人能被这么叫的,多半不是在外兼任着差遣,就是赵佶面前红人了。

“哦?”宋江正了正头上的幞头,站起身来,一张黑脸上挂着寒霜冷笑不止:“那王伦是自作自受,早先里毁我名声的时候,也没想到宋某也要带着天兵去征讨他了?!”

吴用陪着笑了两声点头称是。不过王伦到底是不是恶意诽谤,毁了宋江“江湖及时雨、山东呼保义”的名号,两人都是心知肚明,谁也没挑开。

正说话间,门外一声细长的喊声:“宋从义,吴秉节,京东的事耽误不得,殿下等得及,咱们做臣子的,如何能叫官家等得久了?”

宋江胡乱应了声,压低了声音,一脸的喜气洋洋对吴用说:“加亮先生,这可是第二次面圣了!若是今番你我端的把梁山平了,封妻荫子,就不是难事了!”

他俩现在的官职还没资格荫补子孙,但是平定了梁山的话,加上征辽的功劳,可就没人能压得住他俩升官了。

吴用哈哈一笑,羽扇轻摇,指了指门外:“公明哥哥,自古富贵险中求,去?”

“去!如何不去!”说着两人携手跨过了门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