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义门演义》继位颛顼创盛世,共工争帝撞天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黄帝问道广成子,广成子授以金丹大道。大文学三年五载,黄帝鼎铸玄牝,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肾之真气练骨,身轻如毛,从此乘风御雾;肝之真气练筋,实如玉,从此走趁奔马;心之真气练血,白如膏,从此永耐寒暑;肺之真气练肌,肤莹如雪,从此换骨易形;脾之真气练肉,硬如石,从此化气如金。霎那间丹成九转,霞光彻天彻地,乐音如痴如醉,有龙垂着胡须来迎接黄帝,黄帝于是骑上巨龙,升天而起。

群臣百官一见,都抓住龙须和黄帝的大弓,想跟从黄帝升天,但龙须脱落了,弓也掉下地来,因此,群臣不能跟从,就在地上仰望黄帝而悲痛地号哭。

后世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把黄帝的弓叫做乌号。

那黄帝骑龙升天后,成为中央天帝,位居天庭的中央,与属神后土统领四方。

黄帝既巳升天,群臣只得讨论继位人选。看到其孙高阳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群臣便共推他继位为帝。

高阳氏为帝后,秉承黄帝的治国方针,并进行政治改革,还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

接着,高阳氏又励精图治,拓彊辟土,在他统治期间,人民安居乐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颛顼帝带领群臣,一是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天相历法——颛顼历,一直沿用至秦汉,因而被称为历法之宗。他根据进步的天文观察与测算,“裁时以相天”,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立春,五星(木、火、土、金、水)会于营室,建正在寅。在二十四节气史第一次明确地把以物侯观测为重点转移到以天象观测为重点,基本上吻合了自然规律,把一年的节气安排得相当好,对后来农林牧业的生产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人类进入治历明时新阶段。上古时候,天文历法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头等大事,有历法,天下才能民有所循,互通有无,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二是从他开始建立统治机构,大刀阔斧进行天道巫政历法改革,绝地天通,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发展部落联盟,促使宗教进化,民安其生,完成了华夏文化的统一大业。颛顼族掌握中央政权后实行政治改革,以制定历法、整肃农时耕作制度为导火线,加强中央政权的威势,设重、黎(东夷和炎帝二族)二氏为左右监——所谓司天司地,统理天下神职人员和民事人员,开启了以民事纪官的新时代。同时加速了各国族集团间的政治、经济、信仰、历法、习俗、心理上的统一——趋同性、认同姓;

三是创制九州,初定版图。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和蚩尤部族长期形成对立局面。直至颛顼大帝,才形成各民族真正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大帝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他统领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

四是创作了九州中国的第一首乐曲《承云》。风雨雷电,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颛顼帝爱好其音,乃令乐官飞龙作乐,效八方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

颛顼时代是陶器文明向金属文明的过渡时期。

总之,颛顼由于任用重黎二氏人神分职,设有司天司地左右大监,总理五正,开创了上古史中期繁荣稳定时代,为民族合和共荣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上古史上最美好的一段史碑。大文学因他生前崇尚玄色,故后人推戴他为玄帝。

颛顼最开始居住在穷桑(穷桑即空桑,后迁徙其邑到商丘),入赘穷桑,和穷桑帝翠娥结婚,后来生子穷蝉。这个穷蝉便是义门陈氏自黄帝始的第四世祖。

颛顼帝还有两位德淑贤慧的妃子(一说七妃五嫔),一位叫邹屠氏,一位叫胜奔氏。邹屠氏是蚩尤国的后代。黄帝任用旱魃和应龙战败了蚩尤,把蚩尤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全部杀死在涿鹿之野,又把蚩尤的臣民划分为善良的和作恶的两部分,跟随蚩尤叛乱作恶的人,统统驱逐到极北的地方,善良的人则迁到邹屠这块地方。这个邹屠氏就是善良蚩尤国民的后代。邹屠氏从小就很端正,喜欢做善事、好事,从不杀生。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鸟死了,她也绕开不去踩它。颛顼帝知道了,认为她很有贤德,就娶了她做妻子。邹屠氏生的头一个儿子叫禹祖,就是颛顼升仙后接替他做君主的那个孺颛顼。邹屠氏在睡梦中觉得太阳落人怀中,从此就有孕生出一个儿子,以后每梦见一次太阳入怀就生一个儿子,这样一连生了八个儿子,依次是苍舒、阝贵岂攵(音tuiai退艾)、梼戭(音taoYan桃延)、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这八个儿子生来和顺,正直,而且很有本领,后来跟大禹治水做了很大贡献。后世称他们为“八恺”。八恺死了以后都被封为天上的神,每人主持一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天主,一个是地主,一个是兵主(也有人把蚩尤称为兵主),一个是阴主,一个是阳主,一个月主,一个是日主,最后一个是四时主。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不周山一带。他长于耍阴谋诡计。他人面蛇身,有红色的头发,性情十分凶恶,嗜杀成性。共工手下有两个恶名昭彰的恶神:一个是长着九个脑袋的相柳,它也是人面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残酷贪婪,专以杀戮为乐;另一个是长的凶神恶煞一般的浮游,也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家伙。他对颛顼帝十分妒忌和仇恨,倚仗自己封地的地势高险,决滔天洪水危害中原,致使华夏天地间一片汪洋。

接着他纠集一些同样鼓吹无法无天而对颛顼帝不满的坏神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天国京都。

帝颛顼闻变,倒也不甚惊惶,他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大战开始后,颛顼帝率军将共工部众从天上追逐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几个回合过去后,颛顼帝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被杀的人仰马翻,几乎全军覆没。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的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这伙贼寇的去路。这不周山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颛顼帝维持宇宙秩序的主要凭藉之一。这时,颛顼帝率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喊杀声、劝降声惊天动地,天罗地网已经布成。

“共同,你被包围了,投降吧,饶你不死!”

“投什么投降,没有自由,不如死了!”

“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活什么活,老子活得耐烦了!”

“共工啊,你这是何必呢?”

“颛顼啊,你毁了我的一切,我和你没完!”说着,共工不顾一切后果发泄怨恨,运足气力,猛地向不周山撞去。

这不周山是支撑天地的柱子,如果被撞断了那还了得!颛顼帝见状,急令诸将前去护柱,自己飞身向前,运起护体神功,拦住共工撞向不周山的去路。大文学

那共工一头撞到颛顼身上。

颛顼帝虽然有神功护体,但仍然被撞得眼冒金星,腹内翻江倒海,内力大损。

见一撞不成,共工又再次撞去。

颛顼帝急忙拦住共工。

共工和颛顼帝比起了内力。

由于受了伤,颛顼帝渐渐不支。

诸将急忙将内力输入颛顼帝体内。

一天过去了。

又一天过去了。

颛顼帝与诸将内力均己耗尽。

共工也形将虚脱。

眼见再斗下去将同归于尽,颛顼帝与诸将只得一面与共工拚斗内力,一面利用元神与共工的元神展开谈判。

“只要你不撞断天柱,什么都好说。为了天下苍生,共工啊,请你不要撞了吧……”颛顼帝的元神道。

“什么苍生,去你的吧!我死了,也要和什么天下,什么苍生同归于尽!”

“你要这样,那我颛顼拚将一死,也不准你的阴谋得逞!”

“哈哈,不怕死就斗下去啊!”

又一天过去了。

再又一天过去了。

共工怕了,心想颛顼帝真不要命了,这样也太成全他了,不行,得另想对策。想着,他也用元神与颛顼帝谈判。

“颛顼啊,俺共工算是服了你了。我不撞了,散功吧。不然大家得一块儿死啊。”

“只要你不撞不周山一切都好办。”

“我不撞了。”

“好吧,一二一,散功!”

“好咧!”共工一边说,一边散去了功力。

颛顼与诸将急忙打坐调息,以便恢铁复功力。

共工也己虚脱。再斗下去一会儿,他们便将同归于尽!

共工眼见颛顼与诸将在调息,实然运起邪法,眨眼之间将自己毕生内力注于头上,不要命地向不周山撞去!

颛顼等根本来不及阻拦。

在轰隆隆、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它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折断后,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的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路线。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以及江河东流,淡水与海水混合的情景。

不周山被撞断后,天就塌下半边来,还

露出很多大窟窿;地面也裂开了,出现一条条的深坑裂缝。在天崩地裂的情况下,山林燃烧起熊熊大火,地底喷出了滔滔洪水,周围也窜出了各种凶猛野兽,大地就象一个人间地狱。

“完了—完了—”颛顼见了,痛不欲生。放声哀号。这哀号惊动了天神女娲,她圆眼慧眼,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受到这样的苦难,痛心极了。为了让人们重新过上自然的生活,女娲决定去修补残破的苍天。

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繁杂的工作,女娲先在江河拣了许多五色石子,又用大火把石子烧了九天九夜,炼成红、黄、青、白、黑五色混和的石浆,然后一勺一勺的把石浆灌进天上的窟窿,把崩裂的地方修补好。

随之的工作,便是要把天撑起来。女娲用一只大乌龟的四只脚,用来代替天柱,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空象架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不会塌下来了。

女娲又赶走了到处为患的凶禽恶兽,又用芦草烧成的灰去填塞洪水。天补好了,地也填平了,华夏之民又重新过上了自然幸福的生活。

如果不是女娲,这天地人类就算毁了。

颛顼帝率领臣民极其隆重拜谢了女娲。

平覆了共工之乱,女娲补好了天,颛顼帝又排列了神人的秩序,规定了人间的婚姻嫁娶的各种制度,国家已经按照他的愿望有矩有序地运行了。外藩邻国见其日益强大,也纷纷向他朝贡称臣。这时候,颛顼帝就想学习先祖黄帝的办法,对全国九州进行一次大巡视,借以炫耀天帝的威风,使全国的臣民更加伏首贴耳地遵守他的法令。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留下金正、火正、木正和后土几位大官管理朝政,自己带领水正玄冥、乐师飞龙、大神伯夷和五位老师大款、赤民、柏亮父、柏夷图和渌图子等。出动五千多人,浩浩荡荡巡狩九州。

那时候,颛顼帝管理范围已经很大了。北至幽陵(河北省北部),南至交阯(广西),西至流沙(甘肃宁夏),东至蟠木(东海),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上管九天,下管九州。什么叫九天呢?九天是指东方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鸾天,中央钧天。

什么叫九州呢?九州是指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交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日滔土,正西弇州日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颛顼帝巡狩的路线是,先向东到泰山封禅,然后向北、向西,最后从南方回到帝丘。

封禅泰山,在颛顼帝以前已有过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太皞就住在泰山脚下,无所谓封山。少昊住在西极,当时国内动乱不止,无暇封泰山,到了颛顼帝已经是第六位封禅泰山的古帝王了。

按照古人的解释,在泰山顶上堆一堆石土,筑成一个高大的坛,帝王在坛上摆好祭品进行祭祀,以报答天神的功绩,叫做过以后,再在泰山下边的一座小山上,扫出一片净土,在这块净土上祭祀土地,报答地神的功绩,叫做“禅”(音shan善)。古人认为,帝王是奉天命来统治老百姓的,因此,在改朝换代以后,都应该到泰山封禅,告太平于天地,告成功于天地,答谢天地的恩泽。颛顼帝在泰山极顶举行了“封”的祭祀以后,又带着群臣跑到东南方一个叫云云山的小山,祭祀(禅)了地神,云云山就在现在山东蒙阴县内,据说现在那里还有历代帝王“禅”山的“云云亭”。

封禅以后,颛项帝来到东极之山,登上了开明之门,视察了东方之神的生活起居。见东方之神循规蹈矩,井然有序,感到非常满意。颛顼帝见这里山青水秀,万物葳蕤(音weirui威蕊)就让自己的一个儿子以这里当国君,后来就叫颛顼国。颛顼帝在儿子的封地住了几天,又带着群臣转头向北,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奇禽异兽。在带山上,颛顼帝见满山遍野到处是闪着青光的碧玉,他拾起一块光滑剔透的碧玉,迎着阳光一看,黛青色的碧玉呈现出熠熠柔光,非常好看。他命从人拣了一些上等的碧玉带回去,准备用这些碧玉装饰宫殿。又走不远,忽见对面山顶上,有一禽一兽在玩耍,那鸟有五采赤纹,展翅起来非常好看。那兽其状象马,但头上长有一角。颛顼帝问随从的大臣鸟兽叫什么名字,渌图子说:“那大鸟名叫凤凰,身着五采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这种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到它就会天下安宁。那怪兽名叫□疏,骑着它可以在大火中行走。这两种动物,都是祥瑞之物,常人很少见到。”渌图子说完,其他一些大臣附和着说了一大堆恭维颛顼帝的话,颛顼帝听了很是高兴。

在另一座山上,他们又见到一种叫角瑞的奇兽,它的形状似鹿而马尾,浑身绿色,生两只角。它不但能说人话,而且会说很多地方的土话方言,还能知道未来的事情。这种奇兽的名字也是渌图子告诉颛顼帝的。颛顼帝说:“老师,这些奇奇怪怪的鸟兽,您怎么都能说的明明白白?”渌图子说:“过去,黄帝高皇在位时,他命人考察了全国的山川动静之物,对各种动植物都有详细描术,这本书叫《白泽图》,它记述的动物就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我就是从这本书中学来的。”

再往北走,他们来到一个小国,见到这里的人都是一只眼睛,而且长在脸的正中,非常古怪。当地的百姓告诉颛顼帝说,他们是少昊的子孙,姓威,虽然长的难看,但并不为非作歹。

在北方,颛顼帝又巡视了大人国、君子国、黑齿国、玄服国、毛民国、劳民国、句英国、深目国、无肠国、柔利国,这些国民见中央天帝来了,都非常欢迎,并送给他许多当地的特产。颛顼帝从东至北,至西,至南,绕了一大圈,考察了四十五个小国的人情地貌,安抚了天地之间的人神鬼兽,并对绝断天梯之后的八极之门,做了重点防守,进一步安排了人神之间的生活秩序。经过巡狩九州。他的帝位更加巩固牢靠了。

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

祖自轩辕,玄嚣之裔。

生言其名,木德治世。

抚宁天地,神圣灵宾。

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明?孙承恩也有诗赞颛顼帝道:

惟帝聪明,知远察微。

执中御世,仁威并施。

其德嶷嶷,其色郁郁。

式修厥身,九有咸服。

颛顼帝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其中他与原配翠娥所生儿子穷蝉便是义门陈氏自黄帝始第四代血缘先祖。未知穷蝉是否继承他的帝位,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