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红楼》第十章 初会首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翌日。宝玉翘了课,带着小厮茗烟径往宇文府而去。

百花楼,冯紫英,卫若兰,薛蟠三人带着一伙小厮伫立门口,浩浩荡荡,正整装待发。百花楼上空,白幔遮天,条条白幔,其上大字飘飘,甚是醒目。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愿赌服输,仁义所在。”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冯紫英与卫若兰面面相觑,看着正自兴奋,舞着白幔的薛蟠道:

“薛大哥,你确定宝兄弟想要这样吗,就是去宇文府收债,也用不着这么夸张吧?”

“薛大哥,这么做太张扬了,影响不好,宝兄弟可能会不高兴的。”

薛蟠舞着白幔,哈哈大笑道:“兄弟们,怕什么,难得咱们这一遭占理,还不好好大闹一场吗?没事儿,听哥的。”

冯紫英摇了摇头,叹道:“好吧,既然薛大哥打前锋,这一回咱们就听你的。”

卫若兰苦笑道:“薛大哥,咱们唯你是瞻,舍命陪君子,有事儿你可不能缩*卵哟。”

薛蟠开怀大笑道:“没事,有事儿还有宝玉顶着呢。”

冯紫英,卫若兰听闻,不由翻了翻白眼,卫若兰暗道:“薛老大,这话要让宝玉听见,他可得吐血了。”

在薛蟠的带领下,冯紫英,卫若兰等人,引着遮天的白幔,浩浩荡荡朝宇文府进发。

另一面,宝玉带着小厮茗烟,来到宇文府,经过宇文府的一个管事的牵引,宝玉在宇文府的一偏厅坐了下来。

在管事上去禀报不多久之后,那管事笑容满面回来,却对宝玉道:

“我家大公子昨晚小受风寒,身体有恙,不便见客,还请贾公子原谅。”

宝玉听罢,脸色一沉,心内吐槽道:宇文涛哪里是身体有恙,他是心里有恙。昨日兰亭,被哥羞辱的一塌糊涂,他今日哪里还有颜面见人?。#百度搜(手打吧)阅读本书最新手打章节#

宝玉心内惆怅,正以为交割干股文书一事落空,那管事突然话锋一转,道:

“不过,我家老爷吩咐,贾公子倘若想要那百花楼干股文书,可随小人去书房见他。”

宝玉瞠目结舌。去书房见他?。这意思是宇文首辅要见他……

我的妈呀,堂堂正一品的首辅大人要见他,这可是大事。

宝玉的大脑顿时飞速运转,揣摩着宇文首辅的意思,最后思量再三,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大人物他不是没有见过,四大郡王之首的北静王,宝玉还经常去他府上做客呢。

首辅虽然权势比北静王更盛,但又能奈宝玉何?。宝玉只是去拿取他的奖品而已。

宇文府,宇文光站在书房窗口,遥望窗外,思绪不断。

他今年才刚刚五十岁,却已经身居首辅之位,可谓是深得圣心,恩宠无双。

他生育三女两子,大女儿以愈三十,嫁与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为妻;二女儿二十有六,嫁与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为妻;三女儿年方二十,更是福缘深厚,被当今圣上选入宫内,是为荣妃。他的大儿子宇文涛,二十一岁,文武双全,现为御前二等侍卫,有正四品的待遇,可谓前途无量;他的小儿子,十四岁,他今年准备将他送入宫内,为太子侍读。

宇文家族在他的经营下,可谓是如日中天,即便是亲王皇族,也不敢小觑他宇文家。可以说,现今朝廷,除了忠顺亲王一系外,就数他宇文家权势最盛。

只是,自昨日起,宇文光心情便一直难以平静。昨日他一直为之骄傲的大儿子宇文涛,自兰亭回来,告诉了他在兰亭文会上的事情之后,他便久久难以平静。

他并不是责怪自己的儿子丢失了百花楼的干股,他只是从中管中窥豹,对于家族的前景,有了些阴郁的念头。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哪一个世家能长盛不衰?就连皇家都要皇帝轮流做,改朝换代,何况他宇文世家呢?

宇文光夜不能寐,刚刚突然听到管事禀报,那个羞辱了儿子的宝玉来了府上,他突然灵光一现,竟有了想要见一见这个传说中衔玉而生的公子一面的想法。

对于这位一出生便闻名京都的宝玉,他也很是好奇。

他有一种莫名的想法。他想,如果能够让他与自己的儿子化敌为友,那就最好不过了。虽然他也知道,这只不过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知子莫若父,从昨日儿子回来,极不正常的表现,他便知道,儿子已经完全忌恨上了那人,这个仇永远结下了。

只是他还是不想……谁也不想,也不愿得罪宝玉这等天生奇人。

这是对于神明的敬畏,对于未知的恐惧……人活到这把年纪,多少还是有些迷信的。

此时的宝玉,心内还忐忑不安,误以为宇文首辅大人要为难他。他如果知道,这位首辅大人如此迷信,对于宝玉甚至有点敬畏,他恐怕夜里做梦都要笑醒。

衔着宝玉出生的人,真不是盖的……

宇文府,首辅书房。

宝玉望着眼前这个略显亲热的老头,颇有些不知所措。

这位首辅大人与实际年龄相比,略显老态,显然是操劳国事,劳累过度所致。他面目和善,毫无上位者的威势,如果走在大街上,你绝然难以发现,这个老头竟是一国首辅。一身青衣,朴素至极,宝玉甚至都瞧见了他衣袖边的一个补丁。堂堂首辅居然节俭如斯!

宇文光一见宝玉进入书房,便打量了宝玉一番,将一打文书递给了宝玉,还亲切的与宝玉聊起天来。对于百花楼那一成干股,他竟只字没提。

宝玉一阵汗颜,心内暗叹,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一个堂堂首辅,怎么会与你一个屁小孩计较呢?

宇文光的聊天,不是初次见面者之间的寒暄废话,他家长里短一句也无,侃侃而谈,聊得居然都是国家大事。

汗……西南的藩镇割据,海外的郑氏家族独立,西洋外族活跃,北方蒙古的葛尔丹侵袭,东北异族满洲大清的骚扰。如是种种,时不时,宝玉插上几句嘴,发表一些现代观点,他居然聊的唾沫横飞,兴致怏然。

“近几年来,两广一带藩镇愈发猖狂,大肆开放舶来品西洋物,将老祖宗禁海的遗旨都违背了。现在连京都也开了几家舶来品店,老夫甚是担忧,长此以往,我大楚将日渐西化,国将不国也。”

宇文光双眉紧锁,忧心忡忡道。

“世伯此言差矣。舶来品西洋物,于国于家,何罪之有?商业经营本是得流通之利,正要畅通无阻才好。

禁海,虽然能够暂时阻止西洋外族侵袭,但长久以往,势必不能遏制。它阻碍货物流通,隔绝了我大楚与海外诸国的交流,也不利于我中华文化的弘扬,百害而无一利也!”

宇文光听着宝玉的话,拂须颔首,摇头不止,道:

“我大楚天朝上国,地广人稀,货物自可流通。至于禁海,它是老祖宗的圣举,一举粉碎了西洋外族的文化侵袭,也遏制了它等的野心,为我大楚几万万黎明百姓,造福良多。

海外诸国,多为不毛之地,未经教化者居多。倘若它等开启教化,自会仰慕我中华文化,来我大楚朝贡,禁海并不妨碍我大楚与海外诸国的交流,于弘扬我中华文化有何不利?”

宝玉摇头叹息,默而不语。他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宇文光为首的大楚臣工,坐井观天,思想禁锢,难以转变,他即使再能言善辩,也无法一朝改变他们的想法。

“世侄,听闻你天生衔玉,不知能否借老夫一观那宝玉?”

宇文光似乎也不愿与宝玉就禁海问题纠缠,话题一转,突然道。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