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惊雷一步步按照程序完成接任大典,殿中众人也在典礼之后陆续离开,只剩下乌老大一人留在大殿之中。
此时的乌老大心中忐忑不已,他不敢怀疑巫惊雷是否会说话算话将自己身上的生死符拔除,又不敢擅自离开。
就在他忐忑的在大殿中徘徊时,从大殿的偏门进来一个小姑娘来到他身边。乌老大迟疑的问道:“姑娘,可是宫主召见?”
小姑娘正是巫惊雷身边的兰剑,见他如此小心翼翼不由笑道:“跟我来,少爷就在后面等着你呢。”
巫惊雷见兰剑将乌老大带来,经过一番询问弄清了他身上生死符的位置后便使出“天山六阳掌”将他体内的生死符一一拔除。乌老大自是又一番千恩万谢,巫惊雷对他还是颇为满意。他也调查过,这乌老大就是那个原来会抓走巫行云的乌老大,这一世有巫惊雷存在巫行云倒是没有原先那般残忍,没有过多折磨人,手下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之人倒也不会反抗。这乌老大能上灵鹫宫抓人倒也是有胆量,巫惊雷对他印象倒也不错。
之后几天巫行云便搬到后山的小山谷中隐居,宫中事物皆由巫惊雷与一众手下处理,巫惊雷也对灵鹫宫做了众多改革。
原先的九天九部被巫惊雷拆拼成四堂,分别是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四堂。其中昊天部、幽天部及玄天部这三个最强的队伍组成玄武堂留守灵鹫宫,由其中最年长的昊天部头领余秀负责。赤天部与朱天部合为朱雀堂,有原先朱天部的石嫂为堂主,将堂口设在山下的平安镇中,作为灵鹫宫的对外部门,并将乌老大吸收入朱雀堂为外交部部长。成天部及钧天部为白虎堂,为灵鹫宫的暗处势力,负责刺杀及监督事物。而剩下的阳天部与鸾天部为青龙堂主经营,并接受巫惊雷在无锡的产业“悦来”,并负责收集消息,由原阳天部的符敏仪及留在无锡的管家陈风主持。
虽然对灵鹫宫做了众多整改,但宫中众人一则很是服从巫惊雷,二则个个都是好手,不过几天四堂都已进入正轨。
待灵鹫宫运行进入正轨,巫惊雷也搬入小山谷内为巫行云的第三次涅槃护法。
有巫惊雷的护法,巫行云第三次的涅槃便没有如原著中那般惊险,再加上此次涅槃却是比原先每三十年一次要提前了半年多,是以李秋水也没有从西夏赶来,巫行云安安稳稳的度过了这次涅槃。
涅槃只是巫行云恢复成六岁刚学武之时的摸样,之后便是真正的“度日如年”,每过一日她便长大一岁。
然而这次的涅槃也注定是不寻常的,当三个月后巫行云从屋中走出来时她的身体已恢复正常成年人大小,更是因为有深厚内力护身使她的容貌保持在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巫惊雷见了心中大喜,身体无法长大始终都是自己师尊的心魔,所以他将“冰心诀”及“太极拳”交给巫行云,前者是对走火入魔有奇效,而后者则是有助于调养身体(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了),当初巫惊雷也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如今看到巫行云真的恢复正常自是喜出望外。
如今巫行云已恢复正常,巫惊雷留在灵鹫宫中陪了她几天便也再次下山往中原而去了,从时间算来“天龙”中乔峰、段誉相遇可就要到了。
。。。。。。。。。。。。。。。。。。。。。。
这一日,无锡城外走来一位青衫书生,只见这书生生的面如冠玉,貌赛潘安,虽然他的青衫之上粘了不少尘土,脸上也带了几分颓丧,但这些都不能掩盖他身上那种清雅之姿,以及那与生俱来的高贵。
书生进入城中看着城中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此时已到酉时,正好此时一阵风吹过,闻着风中那诱人的酒肉香味,书生伸手摸了摸肚子,他此时才想起似乎自己连午饭也还没吃过。抬眼往四周看了看,书生认准一个方向抬脚便往前走去。
不多时书生来到一间酒楼前,楼中传来的香气让他的肚子叫的更欢了。抬头看了看,只见那大门之上挂着张大匾,上面写着两个金色大字“悦来”。阵阵肉香从酒楼传出来,跑堂小二吆喝之声响成一片。
他进得楼来,跑堂的便马上过来招呼。“这位公子,楼上请。”小二对着书生说道。书生跟着小二上了二楼,要了一壶酒,又让他配了四色酒菜,并在临窗的空桌上坐了下来,自饮自酌起来。他显是心中有事,喝着喝着并叹起气来,俗话说:“借酒浇愁愁更愁。”喝着喝着一股凄凉孤寂之意袭上心头,忍不住又是长叹一声“唉”。
就在这时,先前那个小二恭恭敬敬的领着一个大汉走上楼来,只见那汉子身材甚是魁梧,三十岁上下,身穿一件灰色旧布衫,衣衫上甚至还有几处打了补丁,浓眉大眼,髙鼻阔口厚唇,一张四方国字脸,顾盼之间极有威势,霸气十足。
书生看的暗暗心折,心底不由喝彩一声“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之慷慨壮士。”
大汉在书生临桌坐下,目光在他身上一扫而过。他刚坐下便又有一个小二端上来一坛酒和一大盘熟牛肉。大汉抓起酒坛将面前的大腕倒满便是大口吃肉大腕喝酒。
书生本就为大汉气势所折服,此时见大汉如此好爽,不由更是心折,对边上的小二说道:“这位大哥的酒菜算我账上。”
小二微微一笑,点点头去忙自己的事了。
大汉闻言抬头看了书生两眼,冲他微微一笑点点头表示感谢。
书生此时心中烦闷,正想有个人与他解闷,见大汉抬头向他道谢便顺势说道:“这位大哥,我一人独饮寂寞,大哥不如过来与我同饮如何?”
大汉听了也没有反对,起身走到书生那桌作于书生身旁,拱手对他说道:“倒要多谢兄台盛情招待了。”
书生呵呵一笑说道:“这位大哥客气了,俗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我见大哥气势非凡,定非常人,于是便有了结交之意,倒是小弟唐突了。在下先敬兄台一杯。”说着端起桌上的酒杯一口并将内中的酒液干了。
大汉哈哈一笑说道:“你这人倒也有几分豪爽,甚合我意,只是你桌上这酒杯却是太小了,不甚满意。”
大汉说完就对楼梯口的小二喊道:“小二,给我们再拿一个大碗来,哦,再上二十斤白酒,反正这位客官请客。”他自己却是早将自己坐上的大碗给带了过来。
段誉先是听到用大碗喝,他的脸已是白了,此时听到再上二十斤,他的脸都绿了,倒不是怕钱多,只是他的酒量他自己却是很清楚。于是他开口道:“兄台,二十斤是不是太多了点,我们两人能喝完吗?”
大汉摇头笑道:“喝酒嘛就是要尽兴。”书生咬咬牙说道:“好,今日我便舍命陪君子与兄台喝个不醉不归。”
大汉两眼一亮说道:“说的好,来,咱们先干一碗。”说着端起面前的大碗示意书生也来喝一碗。
那书生咬咬牙端起满上的大碗与大汉一碰,仰头便将整整一碗酒倒进肚子里。大汉哈哈大笑,说道:“好,好爽快。”说着也如书生那般将一碗酒倒入口中。
两人的豪气相互感染,书生也将之前心中的烦恼抛之脑后,端起大碗一碗接一碗的将酒往自己肚子里灌,就仿佛那不是白酒而是白水一般。
然而有豪气不等于有酒量,之前的三碗已是他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了,在第四碗就进肚后,他便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便如翻江倒海一般,脑袋也越来越沉。他紧紧闭口,努力不让腹中之物吐出。就在他快忍不住之时,他的丹田忽然一动,一股内力自发的从丹田中涌出,沿着全身走了一遭便将腹中的翻腾给压了下去。
他心中一喜突发奇想,用内力将进入腹中的酒液裹起,便将之运至天宇穴,再经肩贞穴往手上小海、支正、养老等等诸穴最后由小指少泽穴排出。他这一手做的隐秘,又是将手伸到窗外,是以对面的大汗也未发觉。
酒气排出,书生却是头脑一清,心中大喜,有这等办法再不怕酒醉,于是笑道:“爽快,咱们再喝。”
<!--#include file="/ads/wei.htm"-->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