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庸江湖之刀剑如梦》第二十二章 杏林风波(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在一边的赵钱孙脸色变幻,忽明忽暗,过了半晌,他抬头说道:“三十年前雁门关外乱石谷前的大战智光和尚你也在场,便由你来说。”之前众人要他说出乱石谷大战之事,但他对此事有着深深的恐惧,便是说也不想说起。

智光和尚闻言深深一叹,说道:“唉,三十年,好长的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已经忘记当初的事了,但是如今你们一提我才发现,原来这段记忆从没被我遗忘过,它一直埋藏在我的内心深处。”

智光转头看向乔峰,眼中光芒闪烁,有兴奋,有惊恐,也有怜悯与同情,最后化为一片慈悲之色,内中还有少许愧疚,转头对徐长老说道:“唉,杀孽太重啊,此事言之有愧,诸位施主,此事已过三十余年,又何必要重新提起,如现今这样不是很好吗?”

徐长老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本帮起了重大变故,在已故副帮主的遗书中找到了这封遗书,事情不得不被提起。”说着将马大元的遗书拿出,递给智光又说道:“本帮马副帮主惨死,此信关系重大,若不追究,马帮主固然是死的不明不白,本帮也可能会分崩离析,我等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智光和尚又转头看了看在场的众人,看到赵钱孙眼中也不停闪现犹豫、疯狂、痛快等等各种色彩不由又是一叹,道:“唉,这都是我们的错啊。也好,老衲以往所做错事,便由老衲自己来说,也不必隐瞒什么。”

“咱们为国为民又哪里错了?”此时边上的赵钱孙不由叫道。

“错便是错了,你又何必自欺欺人?”智光说道:“当初咱们只听信别人之言而未加考证便是我们自己的错。”

“三十年前,中原豪杰接到讯息,说,有契丹武士要偷袭少林,强抢少林寺中收藏数百年的武功秘籍,或是将之毁去。”智光说着又顿了顿,看向众人。

场中众丐帮子弟虽多是乞丐出生但一个个也都是爱国之士,听智光如此说都是纷纷议论起来。辽人本就彪悍非常,若是得到少林秘籍再给众士兵练习,那倒时辽国南侵还有何人能挡。

智光转头问乔峰道:“要是当时是乔施主,你该当如何?”

乔峰正要回答,巫惊雷插嘴说道:“大师,你还是先说说后来之事,这些问题过后再问。”

智光也不生气,只以为巫惊雷是性急想知道后续事情,于是又开口说道:“当年我等武林人士接到讯息纷纷赶往雁门关外,想在关外狙击他们,我与这位仁兄,”指了指赵钱孙接着说道:“我两正好是第一批赶到的。我们这批人共二十来人,都是当年江湖中最符盛名之人,其中便有你们丐帮的前帮主汪帮主,及万胜刀王维义,地绝剑黄山鹤云道长,都是武林中得顶尖人物,老衲当年还未出家,也混在群雄之中。当时的带头大哥年纪比我还要小上几年,但在武林中地位尊崇,大家都服他的领导。”

智光和尚说道这里赵钱孙也点点头,表示他说的都是事实。智光接着说道:“黄昏时分,我们二十余人埋伏在道路两旁。。。。。。但听嗤嗤声响起,石屑乱飞,我便是连大气都不敢出,许久之后只听当啷一声,那大汉丢下短刀,俯身抱起他妻子与幼子,走到崖边,纵身一跃便跳下山崖。”

“啊”场中众人一声惊呼,谁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智光和尚娓娓道来,当说到那些契丹武士出现之时脸上尽是兴奋之色,当说道众人杀死那不会武功的女子之时眼中又是愧疚后悔之色,当说到那契丹大汉发狂之时眼中只剩恐惧之色。

良久,智光又是一声长叹,接着说道:“那大汉终是没有杀了我,之前我察觉到除了自己还有另外三个气息,正想起身去查看,就听山下下传来一阵婴儿啼哭之声,接着又是一阵破空之声传来,一个黑影落在汪帮主怀中。当时我真是吓坏了。我还以为那汉子又从山崖下上来了,也便是在这时我看见从尸堆中爬起一个身影转身便逃。”

“不错,那在尸体中装死的便是我,当初我吓的根本不敢出现,此后我自觉没脸见人,便不再用真名示人,今日叫赵钱孙李,明日便叫周吴郑王。”赵钱孙立时接口承认道,此时也无人看不起他。

顿了顿,智光又是长叹一声,道:“刚开始我们见到契丹武士队伍里还有不会武功的妇女之时便有所怀疑,后来那不堪一击的护卫也让我们怀疑,但当时大家都已被即将到来的名利迷住了神智,不管不顾拼命相杀。原本我还奇怪,那汉子本可将我等杀尽却为何跳下山崖自尽了事,知道见了汪帮主怀中那孩子我才知,原来那少妇被我们所杀,怀中的儿子也掉在地上闭过气去,契丹大汉以为妻子与儿子皆被我们杀死,万念俱灰,抱着两人便跳下山崖,结果那孩子命不该绝,一阵哭声传出,大汉并将他甩了上来。”

“我本想将那孩子也杀了,好为众位兄弟报仇,但那孩子的哭声让我下不了手,只好作罢,先去救治还活着的兄弟。”

“一场大战只剩下我与汪帮主、带头大哥及这位仁兄四人,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怕契丹人还有后续部队并将众位兄弟的尸体草草隐埋,之后我们并匆匆离开回到关内。”

“几日后我们发现江湖中并未传出少林被攻击之类的事,心中并又升起怀疑,于是我们三人又回到当时大战之处。”

“在那大石上我们看到了契丹大汉的留言,但上面的文字想是契丹语,我等便不识得,于是我便将之拓下带回关内,一连找了四五个商人将之翻译过来,一一对照,意思多是差不多。”

“此时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尽是惊骇,倘若石刻属实那我等便是大错特错了,那一十七位兄弟也是死的冤枉,契丹武士也是无辜受累,那对夫妇更是可怜,是我们大大的愧对他们啊。”智光感慨道。

“那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有人忍不住问道。

“众位朋友,不是我有意买关子,实在是这件事我等大错特错,我智光在武林中毫无名声,说出来也就说了,但那带头大哥与汪帮主却是要颜面大损,何况汪帮主更是早已辞世,我更不能说了。”

汪剑通是上代丐帮之主,为名颇重,众人也不再强求。巫惊雷暗哼一声说道:“连自己的错误都不敢说出,这便是你们的愧疚吗?”

智光一声苦笑,说道:“施主说的是,一切罪过并由老衲一人来承担。”

“你,”巫惊雷暗恨,对于这种软硬不吃,脾气又超好的人,他也是无处下手。

“之后那小孩又是如何了?”场中又有丐帮弟子问道。

“之后我们便回转中原,那孩子也被带回中原,便随我们上了少林。此时少林寺中赶来助拳的江湖人士已基本到齐,我们又在少林等了几个月,想看看会不会有契丹人来。结果三个月后也是毫无契丹人的消息,加上那大汉的遗言,我们也更加确定所有的江湖人士都被人给愚弄了。”

“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北方传来辽人南侵的消息,众人纷纷离开少林,我们也准备离去。看着我们带上山的婴儿,大家本事想将他杀了以绝后患,但我与带头大哥总觉心中有愧并保下了他。之后带头大哥拿出一百两银子将孩子一起交给山下的一个农户,让他们抚养,而且他们也不知这孩子是契丹人。”

乔峰听到这里,在加上之前全冠清说反他是因为他是契丹人,他心中已是猜到**分了,不由颤声问道:“大师,那山下的农夫,他,他又姓什么?”

智光说道:“想必你也猜到了,我也不必隐瞒了,不错,他正是姓乔,名三槐。”

<!--#include file="/ads/wei.ht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