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明》第十七章 借力生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白崖洞成功挑起了汉人和思南的仇恨,所有的族人均感到解恨,况且也解除了白崖洞的安全隐患,所有的人都感激彭新长老,族长也信任彭新,什么事情都找彭新商量。借此,彭新在族里的声望直线上升。彭新暗自得意,但他也清楚,他在族里的声望来源于汉人和思南的争斗,一旦汉人和思南和解、或者汉人将思南剿灭、又或者思南将汉人逐走,他的地位将动摇。但这些事情又是他无法控制的,这让他心焦不已。

在隔河岩住了几天后,他发现林纯鸿等人在伐木时方法得宜,效率较高,从侧面打听了他们的利润,发现伐木真是一个暴利行业。再加上林纯鸿从大田千户所拉来了三百多军户,更是让彭新佩服不已。充足的人力加上和大田千户良好的关系,使得隔河岩的树木源源不断的运出山去,成为林纯鸿手里白花花的银子,让彭新也忍不住流口水。

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的地位稳固呢?彭新想来想去,觉得唯一能让自己地位稳固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己让族人手里捏着白花花的银子,这样就没有人能够反对自己。而赚银子的办法就在眼前,让自己的族人也去伐木!

彭新决定自己去联络林纯鸿,而不事先征求族长的意见。他认为,一旦跟族长提出这个建议,众长老肯定知道这事的好处,彼此争夺,未必能轮到自己出马,没准到时候为人做了嫁衣。彭新想到做到,这rì,他带着自己的一个侄子来到隔河岩,拜见林纯鸿。

林纯鸿对白崖洞上次的算计虽说不计较,但心里总是不舒服。问明彭新的来意,便把他晾在一边,集合。林纯鸿笑道:“秀才好闲工夫!”

李崇德见林纯鸿前来,也喜不自胜,连忙招呼娘子倒茶,又请林纯鸿坐。林纯鸿还未坐稳,李崇德便说:“上次你的工钱计算的办法,只适合制作器物的工人,对酒楼里的酒保之类的人便不适用,对官员也不适用,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林纯鸿哭笑不得,这李秀才也太执着了吧,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林纯鸿想了想,说道:“这个我也没有经历过,但也琢磨了一些办法,也不知道适用与否。比如对酒保,可以让他们互相监督,每个月由大伙对某个人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决定发放工钱的多少。”

李秀才睁大眼睛,仔细琢磨着林纯鸿的办法,赞道:“林老板这个法子好,总之就是不能让他们拿一样的工钱。那对朝廷命官呢?”

林纯鸿估摸着李秀才真正想问的还是这个问题,现在的读书人都明白,大明的官场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几乎到了国家管理无法顺利开展的地步。估计李秀才平rì就在思考如何改造明朝官场的法子。

林纯鸿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道:“官员则比较复杂,对他们来说,升官比俸禄更能激励他们。但方法还是和对酒保一样,由老百姓对官员进行评价。比如江陵县知县出缺,现在先生和我都想当知县,便由老百姓来选,看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多,便任知县。如果支持先生的老百姓较多,则先生当知县,可是先生当了知县后,如果鱼肉百姓,下次老百姓肯定就不支持先生了。”

李秀才点头道:“方法想起来不错,但实行起来问题就多了,如怎么判断老百姓是否支持谁?如果想当官的人贿赂或强迫老百姓怎么办?有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官,怎么知道支持谁?况且乡野之民易于被谣言蛊惑,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诱惑又怎么办?”

“是啊,这是个难题,我也没有考虑成熟。”林纯鸿坦诚的说道。

“现在的京察和外察实际上也能考评官员,就是被上面的人把经念歪了。”李秀才思索良久,回道。

“京察和外察早成了党争的工具了,不谈也罢。再说这个和我刚才说的法子不一样,京察和外察是由官员或者皇上评判官员,而我刚才说的法子是老百姓评判。”

“皇上评价和老百姓评价不一样吗?”李秀才问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总是对皇上有莫名其妙的幻想。

“当然不一样,历史上的暴君和祸国殃民的皇帝还少吗?”林纯鸿反驳道。

李秀才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林老板真是快人快语,痛快!”

林纯鸿也大笑道:“听先生一语,小子受益匪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