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修仙时代》中国昆虫文化 彩万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去搜读小说~ ~..

中国昆虫文化彩万志

主讲人简介:

彩万志,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教授。 1963年生。1993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北京农业大学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昆虫学系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科学普及委员会主任。[.

内容简介: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像枝条,有的像----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已发现蝉纹,有的与实物十分相像,是写实的手法;有的则加以变形,形成蝉形的几何图纹。这些蝉纹的作用是装饰,是艺术化的,并没有实用价值。这一时期的蝉形玉器也很多,作为饰物佩戴,甚至作为帝王的殉葬物,可见它是一种有较高身份的艺术品。后来汉代宫中以玉蝉作为冠饰,成为高官显贵的标志。

从魏晋开始,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逐渐形成虫草一派,专门表现世间万千草虫的优美形象,寄托人们对自然情趣的追寻和对美的探索。至于诗词歌赋中的昆虫题材,不但出现的很早,而且数量极多,在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海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风格,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另外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领域,如陶瓷、雕塑、漆器、剪纸等艺术中也广泛存在昆虫题材。

昆虫文化

(全文)

诸位不管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少,都会接触到不少的昆虫。确实在我们的周围,在自然界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长得像棍子,像枝条;有的长得像----久,我们人类大概有三百万年,或者是,有争议,有的说一百到语言,从恋爱到婚姻,从诗词到歌赋,都有昆虫,牵扯到昆虫。所以,我们下面就简单地以我们常见的昆虫来介绍一下中国昆虫文化。

第一我们先看蝗虫,我们人类有皇上,对吗?特别是古代,皇上,皇帝,那么这个蝗和皇帝有关吗?是有关的,人们认为,它是昆虫当中的皇帝,在文献的记载方面,蝗虫为什么称蝗呢?就是它的头部,蝗虫头部的前面观,那么在这一块,有个像“王”一样的字,大家看,在这一块有个像“王”的字,当然这是牵强附会。那么,相关的主要是蝗虫它在历史上危害太大了,对我们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非常地惨痛的,当然像我这个年龄层的人是体会不到,我想在座的诸位不知道经历没经历过蝗灾,特别是老先生。在古代有很多蝗灾的记载,比如在《旧唐书》当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就是“唐贞元元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什么意思呢?就在唐贞观元年的时候,夏天发生了蝗灾,那么这种蝗群从东海到河陇,那么整个有十几天,遮天蔽日地在飞,那么所到之处把庄稼,把牲畜的毛,甚至小孩的耳朵都咬掉了,人没有食可吃,那么只能饿死,尸体在道路上全是,所以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形是非常地揪心,他亲自跑到野外,带着大臣抓一头蝗虫,他说你们别吃庄稼了,来吃我的心吧。因为在古代发生蝗灾被认为是不太吉利的,就只有贪官污吏横行的时候,社会不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蝗灾,当然这是古代的认为。

另外,还有像《河南通志》记载就是洛阳蝗,这种蝗虫也是把粮食,把其它的昆虫比如蝇子,苍蝇都吃光了。那么这时候,父亲把儿子杀掉,丈夫把妻子杀掉,那么强者把弱者杀掉,就是人吃人,实际上是虫吃人。古代据周尧教授统计,从公元前707年,到解放前大概两千多年当中,就有将近八百次蝗灾发生,就是平均四到,农业的“农”字。现在的“农”呢,我们已经看不出什么意思了,但是它古体字能够看出来一些东西,能够看出来它的来源。比如这是一种“农”字的写法,大家看上面的两侧像什么,爪子,手,那么中间这一块呢,是什么,像田,但不是田是什么呢?是捕捉昆虫的工具,相当于簸箕一样,那么下边这个日月星辰的“辰”,它来源于什么呢?在甲骨文当中它像一个蛴螬,就是我们说的地狗子,那么这几个点,相当于气门,就是昆虫的气门。到了金文当中,气门,就是点消失了,气门没了,上面加了一个横,代表地面,那么下面,两个竖,代表昆虫的足,后来逐渐演变变成了日月星辰的“辰”。所以农业的“农”应该是什么?捕捉昆虫,是吧,所以,害虫对我们文化的影响,也是可见一斑。

第 594 章 日当中、习俗当中,有很多还印有昆虫的烙印。江南蚕乡养蚕的风俗,从人生到人死都和蚕是相关的,我们在四川的南充,现在要过丝绸节,这也和养蚕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目前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流传最广的文化之一。其中昆虫文化是占了农业文化,昆虫文化和农业文化占了很多的方面,特别是古代的农业文化基本上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因此,我们了解昆虫文化,对于我们建立新的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去搜读小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