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在三清大殿的正后方,有一条不起眼的石缝,穿过这道石缝,便可走出昆仑门所在的山谷,来到冰天雪地的昆仑山山脉。一条宽约两、三米左右的冰道蜿蜒而上,直通山顶,江一清与汤鼎一前一后,缓慢的爬上来。
汤鼎快跑几步,追上前方的江一清,问道:“师父,你真的认识我妈妈?”
江一清停下脚步,看着汤鼎,说道:“不,我不认识她。”
“可是……上次……”
“我没见过她,但她的事,我多少知道一些。”江一清站在冰道的边沿,向外远望,他的脚下便是万丈悬崖,“当年,你母亲过世后不久,你父亲曾经找过我,交代过一些事,有关于你的,也有关于你母亲的,他要我收你为徒,但是后来,我与程蝶衣斗法失败,一直被困在昆仑山,无暇顾及到你。”
“那么,我妈她究竟是怎么死的?我爸说不是车祸。”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她被人利用了……有人要害你,她好像是要保护你吧。”
“这个我知道,我爸爸有一块风水罗盘,里面说是封印了龙牙、虎翼和犬神,而我的血,或者我的命是解除封印的钥匙。”
“确切的说是你的元神。”江一清补充道,“你的前身,是大禹王所铸造的九鼎当中的一只,夏亡之后,九鼎失落,商王只找回其中一只,供奉于殷商太庙,后来,这只鼎因吸收太庙中的王气而修炼成了地仙,也就是你的前世。”
“后来呢?”
“后来?后来的事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听你父亲提过一次,成为地仙之后,你在一次渡劫中失败,元神不知所终,至于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你,那就不是我们这种程度的人所能探知的了。”
“那么,我爸爸还留下什么话没?”
“你知道龙牙、虎翼和犬神是什么吗?”江一清不答反问。
“这谁不知道啊,上古三大邪刀嘛,相传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并有多种诅咒缠缚,后被夏桀所得,被供奉于夏朝太庙。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遮日,鬼哭神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
“嗯,不错。”
“可是,据史料记载,北宋铁匠韩蕲发现了商朝太庙的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后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为包拯所用了啊,它们怎么又跑到我爸爸的风水罗盘里了?”
“你觉得,堂堂的殷商太庙,下面还封印着这么一个危及社稷的东西,是不是需要个得力的人来守护?”
“嗯。”
“那么,你的祖先,商王的兄弟,来做这个守护人没什么让你不爽的吧?”
“嗯。”
“那么,能与轩辕剑匹敌的三大邪刀,即使成了碎片,商王也必须小心翼翼的把它们封印起来,你觉得一个小小的韩蕲,误打误撞的开启了封印,就能应付得了它们?”
汤鼎终于有点不耐烦了,大声嚷道:“你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虽然殷商王朝早已不复存在,可你的先祖却依旧代代相传地守护着殷商太庙,为的就是维系封印。到了宋仁宗时,你们家族已传到第二十九代,那日,守护封印的那人酒瘾犯了,外出寻酒,恰巧韩蕲误入太庙,又误打误撞的破坏了封印,那三大邪刀立时化作黑气遁形而去,而韩蕲得到的不过是几块失了刀魂的铁片而已。”
“你那失职的先祖,被逐出家门,最后不知所踪,而其后你先祖们倾全族之力,历时十余年,终将逃走的刀魂重新封印在一块风水罗盘之中。”
“明白了吗?”
汤鼎点点头。
“那就走吧,禁地就在前面。”江一清头也不回的走了。
……
打死汤鼎他也不会想到,所谓的昆仑门禁地其实就是一间决计不会超过二十平米的冰室。这冰室四面的墙上倒是有几盏造型奇特的琉璃灯,把整间冰室照得十分明亮。在冰室的正中央,立有一块硕大的圆形镜子,大约有一人半高,那镜子的边沿部分是用古铜包裹装饰起来的,上面还有龙凤雕纹,镜面也被一条s形的龙分成两部分,刚好形成一个太极图案。
除了这面奇怪的太极镜,室内再无他物。
江一清盘坐在太极镜的右侧,半睁着眼,说道:“坐下!”
汤鼎正对着江一清,学着他的样子盘腿坐下。
两人就这么对坐着,谁也不说话。汤鼎知道,这老家伙一定又是在考验自己的耐力!
好吧!咱就看看,谁能撑得住。
汤鼎感觉到自己的脖子越来越酸痛,体内一股莫名的火在腾腾地往心口上窜,他有种想找个人来狂扁一顿的冲动——他快撑不下去了。
江一清突然睁开眼睛,说道:“你这是在浪费时间。”
汤鼎松了一口气,这老家伙终于开口说话了。
“但是,最终沉不住气的不正是你吗?”汤鼎得意的说道。
江一清摇了摇头,问道:“你是否知道,对于修道之人来说,什么最可怕?”
汤鼎噌的一下站起来,大声说道:“当然知道了,最可怕的便是遇上一个装逼的师傅!”
“从第一次遇见你到刚才,你大呼小叫不下二十次。”江一清慢慢悠悠的说道。
“哼!”汤鼎将头甩到一边。
“对于一个修道之人来说,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内心的**。其实我们修道的过程,也即是克服内心**的过程。”
汤鼎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么说,你们就是禁欲主义者咯?那干嘛不去做和尚算了?”
“不!本门并不是要求消除**,实际上,我们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无法完全消除,我们只是通过悟道的过程,认识自己的**,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
“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为七情,生、死、耳、目、口、鼻是为六欲,此即为七情六欲。我让你读《老子》,让你闯幻阵,便是希望你能从中看清自己内心的**。可惜,你只习惯于用眼睛去看世界,却将自己的心弃之不用。”
“所以,现在你首先要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现在,我就传你第一套功法——胎息法。坐下!”
汤鼎盘腿坐到了原位上。
“道家功法可分两门,一派修心悟道,曰道;一派符箓驱神,曰术。本门师祖陈方,少年时习道于阁皂山,后创派于昆仑,故而本门亦由阁皂山术派发展衍生而来。”
汤鼎问道:“这么说,术派就是用符箓来施法的门派咯?可是好像所有的道士都是用符的吧?”
江一清摇头道:“所有的道士都是要用符箓来施法的,道与术的区分并不是简单的看修行者是否用符,而是看他们修行的法门。道派是通过不同的练功方法提高自身的心境,以达到长生久视,返璞归真的境界,注重的是自身的感悟;而术派则是借用自身之外的自然之力,来帮助实现修道者的目的。打坐悟道便是道,服食丹药则为术,简单来说,两者之间只是修炼方式不同而已。”
“无论道与术,首先都要修心,正所谓‘学无大道,唯有心悟’,这意思便是说真正高深的道术,都是靠修道者自己参悟出来的。”
“刚才你似乎说要传我什么功法来着的吧?那叫什么?胎……胎息……法?”汤鼎不耐烦的打断江一清的高谈阔论,打着哈欠说道。
江一清用手敲了一下汤鼎的脑袋,无视他的横眉怒目,接着讲道:“道家古功法有守一、心斋、坐忘、缘督、导引、吐纳、听息、踵息、守静、存想、辟谷和胎息。这胎息法载于晋代葛洪《抱朴子 内篇》,是葛洪根据师传整理而成的一种道家基本功法。”
“胎息,即如胎儿般以肚脐呼吸,直至用毛孔呼吸。高层次丹道的胎息,指与天地同其呼吸。《云芨七签》曰:‘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炁,握固守一,是名胎息。’意思是说,人能按照婴儿在母亲腹中时的呼吸方法,自我服用内炁,攥拳握固,守心一处,这种方法名为胎息。胎息是道家内呼吸的重要目标,最后精炁神归于丹田一处,即可结丹。”
“下面,你照我说的做。”
“端身正坐,小腹微收,手捏太极,微闭双目,全身放松。”
“你身处虚空中,天地已合一,心无所念,脑无所思。”
“呼吸轻缓,细长绵绵。”
“吸……呼……”
“吸……呼……”
“吸……呼……”
“内视气海,息诸乱想,即是修止,名凝心止。”
“吸……呼……”
“吸……呼……”
“zzzzzzz……zzzzzzzzz……”密室里响起了不寻常的呼吸声。
江一清右眼微张,从眼皮缝中看了一眼鼾声如雷的汤鼎,又将眼睛闭上,不再说话。
</div>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