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蜀汉际遇三国之徐州基业》第十一节:北海建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刘备接受了管亥的纳降,北海之危自解。

到了第三天,孔融为了答谢刘备,又一次在太守府中设宴。席间孔融引出一人,此人一身儒生装束,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商人特有的圆滑。

孔融介绍道∶“这位是徐州别驾糜竺,糜子仲先生。”

日前听闻,曹操以父亲在徐州被张闿遭劫被杀为借口,兴兵讨伐徐州,陶恭祖向来仁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曹操在寻找借口故意霸占徐州。

听完糜竺的介绍,刘备感叹道∶“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想受此无辜之怨,可怜了徐州百姓。”

孔融与糜竺对视一眼,随即对刘备说∶“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大汉子民百姓,倚强欺弱,何不与融同往救之?”

刘备沉吟了一阵道∶“备非敢推辞,奈何兵微将寡,新降之黄巾军又兵甲不齐,未经操练,恐难助文举一臂之力。”

孔融听了生气道∶“我出兵相助陶恭祖虽为旧谊,亦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耶?北海虽不大,但愿助公兵甲万套共讨曹贼。”

刘备听了沉默一阵子,然后说∶“然备手下具是步卒,曹操麾下虎豹骑天下闻名,容备往公孙瓒处借得三五千白马骑兵以敌曹操。”

孔融听了脸上浮起一丝喜色,但又一闪即没,随后说道∶“公切勿失信。”

刘备愤愤然道∶”公以备为何人也?古语道“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不论借得到军或借不到军,备都必将亲至。”

第二天,刘备将宗威、太史慈和管亥留在北海,自己率领着关羽和张飞带领着几个随从前往北平面见公孙瓒,请求援兵。

刘备临走之前,将自己的印绶留给了宗威,让他负责组织改编军队。

宗威听说让他接手整编军队,顿时就感觉到头大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只是以前经常在历史书上看到过清太祖努尔哈赤所领导的八旗兵的整编方式。

于是,在刘备离开北海的当天,宗威就与太史慈和管亥开始动手了。

首先是管亥率领的五万黄巾大军。管亥的黄巾军名义上说是有五万大军,实际上有战斗力的还不足三万人,其余的都是老弱妇孺,黄巾家眷,可谓鱼龙混杂。

而三万人中,盔甲兵器齐备者不过五千余人,好在孔融着急让刘备帮他击退曹操,不多久就送来了前日答应下的一万套盔甲。勉勉强强可以装备。

宗威从三万人中选出精壮者和原刘备军的步卒编为三营,每营六千人。一、二两个营为步卒,第三营为弓弩手。其余的人暂时安排到平原郡屯田,好在这时土地荒芜的厉害,没被选上的都能安下心来务农。

宗威又从军中选出武艺娴熟者千人,配制全身铠甲,编为近卫营。

这样加上原来的三千黑骑军,刘备军就有了两万二千士兵。算是小有实力。宗威见此时的骑兵还没有马鞍,便让太史慈给黑骑军加上马鞍马蹬,加紧操练。自己则抓紧给投降黄巾军的士兵制定以及进行军法教育,因为他发现黄巾军的很多失败都是纪律不严所造成的,不管是行军扎营,还是冲锋陷阵,杂乱无章的秩序都是导致战争失败最致命的弱点,所以宗威要他们知道什么是闻鼓则进,鸣金而退,什么是令行禁止。

宗威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等到建安八年,刘备占领了荆州后,为了大力建设军队的正规化,于是将宗威最初整编军队的这一个旬月定为建军节。这是后话,这里不再细述。

话说不过旬日有余,刘备转眼带着三千幽燕铁骑回到北海,正是名闻天下的白马骑兵。清一色的银盔银甲,白马银枪,正好与随宗威来接他们的黑骑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刘备而来的还有一名白袍小将和一位年轻书生,刘备见到宗威很是高兴,将二人介绍给他,原来是赵云和简雍。

只见赵云一身银盔银甲,手提白龙银枪,丰神俊朗,英气逼人。这时对宗威说道∶“常听使君提起先生大名,还望以后多多赐教。”

宗威赶忙说道∶“别,别,子龙将军匹马闯联营的威名天下皆知,你还是叫我子逊来的顺耳。”

简雍显然不善言辞,只是憨憨一笑,对着宗威一揖。但是宗威知道简雍可是刘备手下少有的内政人才,不敢小视,连忙谦逊还礼。

刘备回到营中,首先在各营转了一圈,看到印象中乱作一团的黄巾军士兵如今队列整齐,进退有序,操练得体,不禁又一次对宗威另眼相看。

刘备巡视完之后,随即给他们每个人都找些事情做。他封关羽和张飞分别为步兵左右校尉,统帅两个步兵营;封管亥为射声校尉,统领弓兵营;又将带回的白马骑兵编为一个营,让屯骑右校尉赵云率领;太史慈为屯骑左校尉,统领黑骑军;自己亲自率领近卫营,又加宗威为典军校尉兼领随军司马参赞军政要务,封简雍为随军长史负责管理后勤和粮草。

于是刘备三军整装齐备,准备向南开拔,救援徐州。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