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住新房都是件喜庆事儿。
在农村,住新房之前,一般要自己找施工队盖新房。
盖新房,是个大工程,是大多数人一辈子的事儿。因为是大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邻居,矛盾也就来了。
这不,大喇叭家已经在夯地基了。
连续不断的突突的机器声,让人听得心烦意乱,尤其是大喇叭的邻居“算得清”,他觉得因为大喇叭家的噪声影响,过来买东西的人比平时少了很多。
“算得清”原名王凯旋,四十多岁,高个儿,黑干焦瘦,颧骨在整张脸上显得很突出,一副金丝眼睛架在鼻梁上,貌似已经溶为五官之一。本来是个美男子兼才子,不知是由于开小卖部操劳过度,还是过于精明,头发过早地白了,使得他显老很多。他们家是外来户,搬到茶馨村不过六七十年。
他有个媳妇长得白白胖胖,叫美珠,娘家是邻村的,有兄弟三个,个个蛮横不讲理。因为长得胖,同龄的农村妇女都开玩笑喊她“笨猪”。美珠平素里对人笑嘻嘻,其实本性泼辣。
店里生意不多,“算得清”听着邻家突突的声音心里越发堵得慌,干脆摇着蒲扇走出店门。
他东张西望了下,碰见路人就礼貌地或是点点头,或者招呼下。最后,他的眼睛定格在大喇叭家宅基地上。大喇叭家虽然跟“算得清”是邻居,但是大喇叭家的院子更宽、更长,一家差不多相当于算得清两家的面积。
按说是块好宅基地,但是美中不足,这块地并不正,原来的老房子朝阴,下午西晒。大喇叭跟丈夫“小鼻子”商量,准备趁着这次盖新房,调下方形,把房子整成朝阳的,而且盖成两层的楼房。
“小鼻子”是做皮草生意的,不用解释,看到绰号就知道他长着一只小鼻子。“小鼻子”白天呆在市里,为的是方便做买卖,晚上才开车回来。所以,平时大家见他很少,大多数小孩子根本不认得他。
“算得清”眨巴眨巴眼睛,瞅瞅大喇叭家打地基的房型,大概瞅出他们家调整了原来的方向。他们家在大喇叭家东边,也就是说,大喇叭家院子南边朝东挪了,房子北边朝西错了。大喇叭家院子南边会不会占到自己家的土地,还要做下一步观察。
“算得清”一边心里盘算着,一边回店里,把刚才观察到的“敌情”跟媳妇儿汇报了一番。
美珠一听,马上跳起来拍桌子瞪眼:“他敢占咱家的地,借他三胆儿,他小鼻子也不敢!”
“小点声,小点声。也不怕被人听到!”“算得清”赶紧站起来按住媳妇儿的双肩,一直到她坐下,悄悄地说:“现在还看不出来,得等到他家垒院子外墙的时候。现在什么都不要说,就静观其变!”
农村里,两户人家的院子,有一墙之隔,大喇叭和“算得清”两家的老墙,是大喇叭家的,现在是拆了旧墙换新墙,所以,新墙照旧由大喇叭家垒,也属于她家。
眼瞅着两层高的楼房就蹿起来了。
美珠的心里也越来越不舒服。因为茶馨村有种说法,如果邻居家的房子高过自己家的,就是压着自己了,影响以后的财路。
每当有人夸奖:“呦,小鼻子家的楼挺气派!”的时候,美珠就酸溜溜地说:“是气派,孩子们都出去上学了,就剩大喇叭住,以后好在楼上广播茶馨村的大事小情!”别人知道她不高兴,也就知趣地不往下说了。
盖房子的过程中,大喇叭倒是和气,因为要经常麻烦美珠,用她家的自来水管往涂了水泥的墙上喷水,或者是往她家院子里放建材。
一直被“算得清”关注的那堵新墙,也中规中矩严守边界垒好了,非但没有多占他们家土地,反倒在北边让了一块一两厘米宽,一米左右长的面积出来。
本想可以相安无事了,“算得清”长吁一口气。
其实大喇叭又何尝不是。
谁知道最后两家竟然成了仇人,起因是那精美耀眼的屋檐。
</div>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