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末争雄;吕布》第二十二章 匈奴入寇(5733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第二十二章匈奴入寇

丁奉人长得黑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骨节棱棱,长手长脚,身板结实无比,宛如一块钢铁。拜见我时他神『色』肃然,十分恭敬。我自然如接待其他英雄豪杰一样热情接待了他,任命他为无当军疾风骑某屯屯长。该屯长在伏击袁术一战中牺牲,职位尚空缺。

外面传报刘备使者赵云求见。我神『色』不变,心中却紧张起来,终于见到这个传说中的人物了。见刘备、张飞时都没有这般激动。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人,生于公元168年。历史记载“曹『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刘备弃妻子南走,赵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这就是历史上对当阳长阪大战的全部描述。历史评价他“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不过以刘备知人之名,在世时却很少让赵云独领一军作战,可见赵云在刘备心目中乃是一员忠心耿耿、勇猛无敌的猛将,而非独当一面的帅才。倒是诸葛亮北伐时曾分兵两路,任命赵云与邓芝抵抗曹真大军,自己攻祁山。

不说我心中胡思『乱』想,赵云已经被引入厅内。虽然只一身简陋的盔甲,身上也没有兵器,但那种『逼』人的杀气扑面而来。我背后站立的武琅和淳于通都紧了紧手中的铁矟,身子绷紧,两双目光牢牢锁着赵云。为他杀气所牵引,两侧坐着的众将也都屁股离开脚跟,上身直立,手按在腰刀柄上,华雄、太史慈等人目光中更是暴『射』出异样的神采。赵云却恍如不觉,径自向前,走到厅中央,向我拱拱手,道:“赵云拜见大将军。”自然随意,像是屈尊来见我一般。我抬手虚按,压制住暴怒起来的华雄等人,上下打量赵云。

他很英俊,英俊得让自诩英气勃勃的太史慈也自叹弗如;他很白皙,皮肤完全没有北方人饱受风沙的粗糙,尤其是与我们这些人一比更显得面如冠玉,光彩照人。肩宽胸阔,腰细『臀』窄,身材修长挺拔,与太史慈身形有些相象。双眉漆黑,眼神清澈,神光内蕴,只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武功的造诣在众将之上。即便是我,与他交手也不敢掉以轻心。

我离席出来,将赵云引入左首第一席,笑道:“久闻常山赵子龙大名,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真英雄也!”赵云淡淡道:“大将军过赞了。赵云无勇无谋,而得大将军错爱,实是惭愧。”声音清朗激越,隐含一股杀伐之气。我微笑不语,心道:赵云啊赵云,古人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在我的攻势下,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得多久。立即任命他为赤菟营某曲曲将,封归义侯。日日带在自己身边,出则同行,入则同座,情如兄弟。赵云无喜无忧,淡然而已。我也不气馁,如果能够这么容易归服那也不是赵云了。他的几百私兵如今还由其堂兄赵适率领,在刘备军中,可见并无投效我的意思。大概想学许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吧。

公元192年秋8月,我率军进『逼』居巢,袁术大将纪灵不敢出战。我探明城中兵少,急攻之。十日后,城破,纪灵逃奔庐江首府舒县。我兵临舒县城下。袁术遣使求和,我不许,攻之更急。袁术半夜袭营,贾诩早有防备,布下陷阱,太史慈枪挑敌兵主将、原葛陂大贼宋礼,袁术大败,闭城不出。

皇甫嵩遣许褚将兵数千人,并攻城器械来助。舒县城墙在投石车覆盖『性』打击下,南城墙崩塌了一个大大的口子,袁术更加窘迫。虽然几次打退我军冲锋,但自己伤亡甚重。又且城中吏民恨他杀了陆康,内怀叵测,不甚归服。五日后,我军与城中吏民里应外合,攻破南门。袁术向北奔逃。我军追击,克临湖,在襄安县城下与陈温相持。这半个多月的攻城战,我军损失不小,我不愿再图增伤亡,遂遣使者以朝廷名义晓喻陈温,令其退兵。陈温斟酌再三,终于退出襄安。

袁术重重贿赂陈温左右心腹,并写信深结盟好。陈温惧怕我攻打九江,觉得袁术的几千残兵还有用处,便收留袁术,令其屯于历阳,对于我令其交出袁术的命令,充耳不闻。我勃然大怒,遂命军中文书写檄书,准备兵进九江,将袁术和陈温来个一锅端,反正以他们这些军队我也不放在眼里,估计不出两月就可将九江全境拿下。

这时,长安却送来荀攸的急信。我看完后大吃一惊,递给贾诩。贾诩脸『色』凝重,道:“请主公速速回京。”我怀疑道:“匈奴哪来的那么多人?会不会是以讹传讹、自相惊扰?”贾诩摇头道:“应该不会。公达做事稳健细致,定然已经打探清楚。上次郭泰和于扶罗被长平击退后,对朝廷心怀怨愤,又加上今年三辅大丰收,两人必然是觊觎我们的粮谷,因此才招须卜骨都侯共为寇掠,号称三十万虽然有些水分,但白波贼十万、匈奴骑兵七万应该不是虚数。”我在脑中努力搜索着有关匈奴的情况,努力回忆着历史上的记载,道:“于扶罗不是与须卜骨都侯有夺国之恨吗?怎么会邀请他?”南匈奴于公元179年立羌渠为单于,公元187年,前中山太守张纯反叛朝廷,率领依附他的鲜卑士卒攻打边郡。灵帝下诏征南匈奴兵,以幽州牧刘虞为统领讨伐张纯。羌渠听从皇帝召唤,派左贤王带骑兵去幽州。其部众不愿为朝廷出力,公元188年,右部及休各胡白马铜等十余万人反,攻杀羌渠,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羌渠之子于扶罗率众数千人逃奔河东平阳,自立为单于。

灵帝崩后,天下大『乱』,郭泰等起于白波谷,于扶罗遂与郭泰结盟,肆虐并州、司隶诸郡县,朝廷无力征讨,并州残破,即便有地方长官也都是龟缩在大城中。比如河东太守王邑基本上就安邑那块巴掌大的地方,河内太守张扬也是缩在怀县。由于盗贼众多,老百姓都聚集成堡垒坞壁,自给自足,不受任何人调遣,形成大大小小无数股势力。王邑和张扬名为朝廷官员,其实与盗贼差别也不大,也经常出城抢劫。黄河以北、太行以西土地的人民过得都是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日子,民生凋敝,人烟渐稀。

西汉强盛,屡屡向北用兵,匈奴遂分裂为两部,南匈奴内附。东汉建立后,继续打击北匈奴。北匈奴受到汉朝和南匈奴的联合打击,无法抵抗,公元1世纪左右西迁。鲜卑西进占据了北匈奴的地盘,势力强盛起来。南匈奴受鲜卑威胁,遂屯居于五原郡、朔方郡一带,并逐渐内迁。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匈奴仍有数十万人口,个个都能骑马控弦,实力不可小觑。于扶罗只数千骑兵,倒还不惧,但根据荀攸信中所说,须卜骨都侯此次南下带了七万骑兵,这可不容易对付了。这厮到底是前来抢劫,还是因为被鲜卑『逼』得站不住脚,想一举攻陷长安?

班师是我唯一的选择。三辅乃是我的根本,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遂任命李通为庐江郡丞,掌军,调刘政过来辅助他,兵力数千,拓展疆土不用想,但守住庐江总可以吧。

我回头眺望舒县隐约可见的城墙,不知怎么的心中有些不安。来自何方呢?匈奴大举进犯,骑兵七万,虽然声势浩大,但我有渭水天险,待到冬天其必然退兵,所以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袁绍与张燕的战斗中渐渐占了上风,但一时半会抽不出手,不会对我构成威胁。刘表守成有余,在我对他大加褒奖、暗示自己承认他割据地位后心中欢悦,不再有北上之念,也不足为虑。倒是曹『操』这厮表面上老老实实,实际上不知再打什么鬼主意,我真还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乘我将大军调回京师、东方空虚之际采取什么雷霆行动。

还有,这次回去以后要好好肃清一下董卓的死忠分子。贾诩已将淮河遇刺事件调查清楚,那些高手乃是西凉祁连剑派和铁矛雍家的人物。马义已被他们所杀,在威『逼』利诱之下,马义手下才听从他们指挥,安排了刺杀我的阴谋。在大军围攻下,马义军已经投降,我只是诛了几个首恶,其余倒没有为难他们,重新对这一千多人进行了整编,补充兵员,成立怒蛟营,在阳泉重新规划码头,建立水军基地,任命原无当军曲将车援为营司马,受李通节制。

虽然贾诩对幕后主使之人语焉不详,我却想起董府唯一逃脱的董白来,斜了贾诩一眼,也不便责备他,命人根据我的描绘画影图形,向全天下颁发大将军令缉捕董卓余孽董白,生擒者赏金百两,格杀者赏金五十。至于对付祁连剑派和雍家的事只能先往后放放,他们现在投靠了韩遂,受他保护,暂时还不宜翻脸。

急行军到达长安,李儒、荀攸等心腹迎出城外,京城卫戍营司马雷凡也带亲兵过来。百官迎驾虽然尊荣,但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徒惹人嫉恨,我这次是悄悄入京。我勉励雷凡一番,命他多派侦骑,仔细打探敌情,务必要切实掌握敌军动向。城头守兵来回巡逻,队形齐整,目光坚定,不见惊惶,整个长安城蕴藏着一股钢铁般的肃杀气势。进入城内,眼睛随便一扫,更是大喜:士民安堵,依旧繁华,不见丝毫惊扰和恐惧。我向李儒、荀攸等人拱手谢道:“大军临之而士民不『乱』,民心如此,此诸君之功啊!”众人谦逊不已。我牵着荀攸的手进入大将军府衙,简单洗漱一番,重与众心腹相见。

我先向众人认错,道:“诸位,此次东行,有得有失。我未听文和劝阻,执意乘船巡视河道,致使身限险地,累诸位不安,我之过也。自今之后,绝不轻易涉险。”窝着一肚子谏言的众人都大喜道:“主公能如此想,大汉之福!”我道:“好了。眼前有一桩要紧的事,匈奴来犯,诸位有何良策退敌?”众人对望一眼,军机掾法正对道:“主公,匈奴士兵虽众,来势虽凶,我料其必败。”我道:“何以见得?”二十七岁的法正侃侃而谈:“匈奴之败有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匈奴擅长平原野战,不善于攻城渡水,此行无利,久之必然疲惫,此其一;匈奴七万大军千里奔袭,所费粮草不可胜数,北方百姓都筑城固守,匈奴抄掠存在困难,久之,必然人困粮乏,此其二;匈奴外患甚大,这次几乎倾巢而来,一旦战事出现胶着状态,它背后的鲜卑必然会毫不客气地咬上一口,此其三;匈奴内忧亦大,于扶罗和须卜骨都侯虽然暂时联合,但互相猜忌,很快将酿成大『乱』,此其四。而我军则有渭河天险,长安城高水深,储粮丰富,可坚守以待匈奴疲敝,然后以良帅猛将驱虎狼之师,合无敌之众,以逸击劳,破之必矣!”我大笑道:“有孝直这番话,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贾诩建议遣使鲜卑,令速攻匈奴后方;以朝廷命令下诏北方郡县,号召坚壁清野,抵御外族侵掠。荀攸则建议再次下令安抚凉、冀、青、扬等各大势力。我一一接纳。

众人回去后,我单独留下荀攸密谈,问我安排他制作的那些器械做得怎么样了。荀攸道马镫已经做了近万副,由于铁太珍贵,这些马镫大都是木制的。他笑道:“主公真神人也,竟能想到如此发明!有了马镫,我军骑兵熟练的硬弓、铁矟才真正发挥了作用,扫平天下指日可待!”我道:“马镫制作简单,是一定会流传出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产马的地方控制在手里。”荀攸道:“凉州、并州都产马。”我道:“不错。等我们这次击退匈奴后,就进行休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韩遂、马腾,占据西凉。”荀攸闻一知十,道:“击退匈奴?主公是要和他们议和?”我笑道:“匈奴虽然非我族类,残暴无比,但跟他们拼得太惨有什么好处?还不是白白便宜了鲜卑?所以我们这次要狠狠打他一下,然后再跟他谈和。想要粮食,可以。但要用马匹来换。我们牢牢抓住商人这条线,向他们的贵族大量输送奢侈品,向他们的百姓输送生活用品,换他们的马匹、他们的战士,彼消我长,哼,不出三年,南匈奴将彻底归入朝廷治下,不但并州之地可以尽复,我还要向北扩展版图,直达漠北。”荀攸瞪大眼睛,道:“这样穷兵黩武,国力是否能够支撑?”我道:“自然要在国力强盛后再做这些。”

接到朝廷诏令后,极恨匈奴兵的老百姓都彻底贯彻了坚壁清野的政策,将田野里还没有来得及收割的庄稼烧了个精光,然后拖家带口地逃难,少部分逃入周围的县城,大部分逃入长安,毕竟长安城大,比较安全。随着难民的涌入,长安一下子拥挤起来。我命令京兆、扶风、弘农等郡速速运送粮食,解决难民的吃饭问题。还好天气尚不算太冷,不然这些『露』宿在外的百姓冻也冻死了。

在我接到消息飞速返回长安时,匈奴兵从汾水一带向西渡过黄河,进入左冯翊,见到田地里空空如也,恼羞成怒,十万人马攻了三日,攻克夏阳县城,屠城,然后纵火焚烧。一路凡有村落,全部烧掉,见到安土重迁没有逃难的百姓,全部杀死,鸡犬不留。

军报传来,听到匈奴的暴行,我心中愤怒之极,要不是兵力太少,我也绝对不会放弃自己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地盘,绝不会让这些百姓的家园被毁。虽然仍旧打定以战『逼』和的主意,但这个战一定要让这帮匈奴贼兵付出代价!

我整顿军队,屯于渭水之北。这里本有一道浮桥,我也不拆除,这么窄小的浮桥,谅匈奴兵也不敢过。徐荣、高顺等人都派骑兵前来拱卫京师。渭水大营共骑兵六千,步卒六千,张辽接到我的命令亲自率领五千骑兵秘密从潼关渡过渭水。南阳防务则由新任太守苏则负责,高顺屯兵中牟,皇甫嵩镇守豫州,李通镇守庐江,都一一安排妥当。

******************

匈奴攻万年、高陵不下,突然窜入扶风郡,攻克安陵,再次屠城,然后大军集于渭水之北,与我军隔水相望。匈奴骑兵密密麻麻布满田野,一眼望不到边,人喊马嘶,声势动天。我手下将领都是久经沙场的猛将,虽然众寡悬殊,但个个神情镇定,并不慌『乱』,排成整齐阵势,冷冷盯着河对岸的强敌。

我命使者上前喊话,责备南匈奴无故侵扰,且屠城杀人,其罪甚大。对方阵中一人也是跃马而出,来到渭水北岸边,用熟练的汉语大声回道:“吕大将军!我们并无恶意,只是想借点粮食。谁知百姓不知体恤,暴民反而攻击,我们只是不得已抵挡罢了。只要大将军赏赐给我们粮食三万石,我们就会退兵,两家继续和好。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我手下众将都勃然大怒,居然还有这等无耻之徒!都纷纷破口大骂。那匈奴骑兵冷冷一笑:“既然不给,那就凭武力了,汉人懦弱,良也不敢与我匈奴铁骑战斗,必然是夹着尾巴躲入城中的了。”我挥一挥手,道:“杀了他!”太史慈应声策马奔出,在渭水南岸边一个盘旋,引弓怒『射』。那骑兵倒也了得,身子一歪,间不容发之际偏身躲过太史慈一箭。但太史慈『射』出去的却是三箭。其余两件一中勒下,一中脖子,死尸倒撞下马,战马受惊,『乱』奔而去。太史慈继续搭箭,弓如霹雳,箭如闪电,眨眼间又『射』死五名将校模样的家伙。匈奴兵大惊,『乱』纷纷向后退出一箭之地。太史慈勒马立在渭水边,傲然盯着匈奴兵,大笑道:“久闻匈奴骑『射』天下无双,可敢单身决胜负!”

匈奴兵大怒,鼓噪而出,纷纷引弓『射』来,箭如雨下。太史慈挥枪拨打,纵马奔回。由于两军距离远,这急怒之下『乱』纷纷『射』出的箭全部落在河岸上。我喝道:“骑兵分开,弓弩手,上!”于是骑兵向两边一分,中间两千弓弩手架着强弩向前迈了几步,一声号令,分三波『射』出。我们双方距离虽然在弓箭『射』程之外,但却在强弩『射』程之内。匈奴骑兵大都没有盔甲,或者只是轻甲,顿时损失惨重,这一轮弩箭,就夺取他们一千条『性』命。其余莽撞奔上来的家伙连忙『乱』哄哄地退回去,在各路将帅的大声约束下,总算重新站稳阵脚。

;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