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间内,郑朗先是将两个养子调回京城,又将小女婿调到京城,再就是将郑苹母子一起喊回京城,一家团聚。
不知道真相的以为郑朗是以权谋私。
但不是。
大战开始,朝廷动用的禁军就达到了二十,这么多粮草不是产在陕西本土的。而是从两荆两江两浙两淮与河北京东,从百姓手中一担担地挑到官府,再从官府一步步运到京城,再从京城运到陕西。
若是商品粮罢了。但这是官粮,即便为了不扰民,给了少许补助与薪酬,但相对于这个天文数字。不但扰民,甚至都会严重影响到今年的农业生产。
因此王韶在前线说不用那么多兵力。那怕少十万人,对于后方将会产生大量的松压。
然而郑朗不放心。史上宋朝给诸位。”
说着举出第一个字:平!
“将军百战平天下,天下平定杀将军。”郑朗道。
一句话让大家瞠目结舌,敢情是这个平啊。
“蜂房只有一只蜂皇,雄蜂工蜂分工明确。由是壮大。若是每只蜜蜂都要做蜂皇,必走向灭亡。唐室衰微,武将把持着财政军权,由是灭亡,:正。
“何谓正,从一而止,一为天下定于一,天下一统,止则是止步,故正原义是谓征战止步天天下统一之时。战争来临,将士惨战,家人破离,百姓疲苦,故真宗陛下体恤百姓,那怕契丹大军已困在河北,也不惜屈辱地与契丹搭成和议,仁宗陛下虽多场大捷,依然与西夏拿出钱帛和解。可实际效果呢?西夏人反反复复,朝廷不得不在陕西驻扎大量军队。契丹虽比西夏好一点,庆历战争勒索我朝增加岁币,改献为纳,熙宁大旱,再次勒索了河东大片闲田地区。朝廷不得不在河东河北驻扎了大量兵士。非正!”
和平是好事,可这个驻兵,同样害苦了宋朝的百姓,宋朝的经济。
因此这所谓的花钱买安,也不是一个好方法。
“我朝西有西夏,西夏过后还有回鹘,就算灭了西夏,与回鹘未必能太平相处,况且吐蕃高原上乃是人间不可攀登之途,西南有大理,南方有交趾,辽东有契丹女真高丽,海外有倭国,北方更有契丹与漠北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即便是汉唐花费了无数人力钱力,也只能做到国力最盛时短时间的征服。想要融兵器于九鼎,放马于南山,那是不可能了。但是征服了西夏,西方无强敌威胁。若在条件允许下,再收回幽云,北方门户关起。那么兵费将会减少三成以上,甚至四成,若是我朝政治再象现在这样清明,国家继续产生大量盈余。两税就可能会全部免去,甚至放开盐酒专营,去除各种杂税,降低商税。如国库有充足的积余,可以轻松地倚据关墙之险,退可守,进又可以不苛民的反攻,到了那时,才是我朝的正,才会接近夫子所说的大同境界。”
郑朗又重重地说了一句:“伐夏,仅是以正我朝的第一步!”(未完待续。。)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