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杨雪老师已经向大家解释了,我将要为大家上一节还算是比较有营养的课程,在此时,我施达仁是你们的老师,而你们是我的学生。
不管你们是北大的学生,或者是清华的学生,我要讲一下,我上课的几点要求。
第一个要求,大家上课可以玩,可以吃,可以干一切和课堂无关的事情,但是请不要发出任何与上课无关的声音。第二,对于我在这里的消息,还请各位保密,如果大家能完成保密,我一定会尽量代替杨雪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场我本人还觉得非常有探讨『性』和值得铭记的课程。第三,本次教学上课时间,不得提问。在课后所有疑『惑』全部由杨雪老师解答,我作为助教只负责授课。既然没有问题了,那么我们就开始上课。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比较实际而又虚幻的话题,什么是孤独。”
达仁的课就这样的开始了,班级里面所有的人包括杨馨脸『色』也是僵硬而又虚幻的。达仁来上课,这简直对杨馨来说是如同做梦。
“姑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杨馨把杨雪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到底是什么事情,你怎么叫达仁来上课呢。”
“来验货。顺便折磨折磨这个自大嚣张的小子。”杨雪在杨馨的旁边坐下,回道。
“姑姑,你就不怕学校责怪你吗?”
“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等这小子不行了我自然会上去,你难道没有听到我之前所说的吗?我们今天这个是助教,达仁是我名义上的学生。我让他上去,其实也就是一种反列的教学。”
“姑姑你。”杨馨的脸『色』微微的发怒,似乎是察觉到了达仁上课很可能是自己的姑姑刻意弄出来,借此想让达仁丢脸的排场。
杨雪一脸沉溺的说道“怎么了,现在就舍不得有情郎了。告诉你,这小子不值得你喜欢。知道今天达仁来这个学校是为了谁吗?是为了那个赵梦琪。这个男人,表面老实,内里却是实实在在的花心大萝卜。”
“赵梦琪。。?”杨馨看着达仁,低下了头沉思了下来。没有在说话。不过很快的,杨馨的思绪就被打断了。
一旁的杨雪也渐渐的被震惊了。
达仁『插』着口袋,一脸平静的上课姿态,除了形态外,还充满着内容。
“说到这个孤独心的时候,我一定要跟大家强调清楚:孤独跟寂寞不是一回事,就像alone跟lonely不是一回事是一样的。
孤独是自沉世界的一种独处,它是自沉体系的一种完整状态。所以,你看孤独的人他往往是自沉世界自沉体系,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圆融”的高贵。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很高贵的词,你看真正的禅者一定是圆融的;印度教恒河边上的那个冥想者,他就是圆融的;道教里的能够达到冥想以至于羽化的那些人他们也是圆融的。同时,他们都是孤独的。
所以,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它没有那种缺失的遗憾。但是什么是寂寞呢?寂寞是迫于无奈的这种虚无啊!然后百无聊赖之后,像困兽一样在自己的斗室当中踱来踱去,踱来踱去,想看书看不进去,想看电影看不进去,想打游戏没有心情,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这种焦灼的状态,好像要逃离凡笼一样。这个时候,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可怜,这样的状态称作是寂寞。它跟孤独不是一码事,同时,孤独它是由思想带来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气质。。。”
这课程的内容,充满着哲理,而富有探讨『性』,杨馨总结了一下,达仁在上课时,所说的话,几乎都值得人深思。
和杨馨一样的,无数的学生,随着课程的内容也开始对于达仁所上课的内容重视起来了。有的甚至还记起了笔记。
值得记忆和思考的更是好多好多,杨馨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有那么几句。。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确实有用,不过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
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们很安静,但是不冷清。多一个人就难免会有不能共同讨论的话题,这就是一种分心,从一种不设防变成了一种社交。三个人的世界太拥挤。
很多东西放到时间里去就能看清。要么越走越远,要么越走越近。
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更美好,会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自如。因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设防的。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黄金、美女)。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朋友不是附庸,不会只有赞同、妥协。朋友在现实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些所谓的倾诉、出气筒,都是语言暴力。不该以“这是对朋友的信任”为借口。这是对友情的滥用。朋友不该承担这种宣泄。soulmate,灵魂上的一体,他\她不用承担我的琐事。朋友应是无用的。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真正的朋友之间不是常联系也没有关系,隔上两三年,电话那头的人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需要经常联系才能维护的所谓“友情”是不牢靠的,因为一旦不联系,他们会断。(我理解为: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不装qq和msn,因为我需要我自己的时间,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和别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无意地陷入某些对话中去。
人是有“贱”『性』的。我们常常处于拥挤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干扰,缺失了敬意。不断的需要与别人讲话,所以很少跟自己讲话。远离喧嚣是因为对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兴趣。拥挤带来的喧闹波对了我们的闲情、宁静。宁静时,才会以闲情去欣赏生活之美、他人之美。有当自己不需迫于无奈与别人对话时,才会与自己对话。与自己对话是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时产生智慧。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浪漫不是虚伪、乌托邦。是罕见的美丽崇高甚至神圣的情感
。。。
一段段内容的陈述,达仁时而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时而以宗教学的观点给予列阵,在上课的同时,达仁甚至还用了英文,法文,进行双重教学。
整个过程,达仁虽然没有了舞台上的张扬,没有了电视上的美感。但却充斥着成熟和淡定。充斥着知『性』。
这种别样的达仁,让整个课堂的学生为之受用。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没有捣『乱』者的,一群闻风而来的学生,或多或少的给予了这堂课带来了些许的嘈杂。
不过在杨雪的调停下,激动归激动,但是名校生就是名校生,花痴女的比例更是绝对减少。
理解之余,想等待达仁签名的安静的等待,不怎么热心的,就安静的离去。
眨眼间,长达两个小时的课程就这么流逝了,达仁到最后如果不是听到了杨雪的提醒,甚至还不知道了已经下课了。
说实在的,这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很是恬淡和放松的状态,虽然这其中很无耻的剽窃了那位知『性』女老师的教育成果和经典语录。但是凡是达仁说出来的,其实也都是感同身受后,提出的经验之谈。
不说其他,达仁本身其实也是立志于当一个孤独者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倒不是说达仁要当什么大学者。
相对的还是职业使然,一部电视剧,就算是偶像剧,一部电影,就算是在垃圾的电影。这其中却也是其必然和必须的深思随想的。导演或者编剧,作为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的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以一种孤独的形态,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是一个极佳的状态。
它能帮助人思考问题,它能帮助人冷静判断。
接触的多了自然就有了很多的思索与思考。
而借着这个机会,在陈果的理论里面,添加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述自己的思维给大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释放过程。
大多数中国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可真的勇敢的做到了,勇气背后即使失败了,那个感觉也一定会非常的好,非常的释放。
</div>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