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矿区风流》第三十三章 杨根来受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杨根来受刑

------------

池田亲王被游击队打死以后,田中师团长受到了记过处分,对游击队恨入了骨髓,几次派兵清剿,三次烧杀丁家冲,但是游击队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拥护,始终没能将游击队一网打尽,相反,游击队还袭击了云梦县城,势力越来越大,说不定哪一天摸进他的司令部也不是稀奇,他冥思苦想,无计应对,不久被调离了应城。无弹出广告小说 侵华日军派华中派遣军第三师团少将师团长北野进驻应城,他施了一条毒计,指示司令部直属的宪兵队队长、少佐古川,派谍报队员四处打探游击队员的家属,司令部还命令应城各据点的日伪军予以配合。抓不到游击队员就抓他们的家属,从中牵出游击队员的活动线索来,妄图将游击队清剿干净。

杨根来、丁桂英在矿上忙碌了一天,回到农村的家里迷迷糊糊睡着了,几名日本宪兵在维持会干事的带领下,用一丈多长,钵子口粗的大圆木撞开了他家的门,他们慌忙点上油灯,穿衣起床,几把雪亮的刺刀对准了他们的胸口,宪兵字千斤,“我反复想过了,你们两个是我一只胳膊夹一个挤到峒口,求吊车才逃出了阎王爷的鬼门关的,你们都有出息,都做了大老板,我高兴、我知足、我荣耀,可是如今根来却生死未知啊!伯发,我知道你神通广大,除了你,杨根来的性命恐怕就没人能够救了!”赵师傅说完望着徒弟。

钱伯发打量了赵师傅一会,又望着天花板,两手搓着,面有难色,说:“进了宪兵队,阎王面前会,这可是件难办的事情啊!”

赵师傅望着徒弟,信心十足地说:“丁桂英说了,面子上请你出;钱财上她用,她愿意拿出丁老爷的遗产救丈夫!”

“不是钱的问题,是宪兵队惹不起啊。要是他们倒打一耙说我私通游击队,我的身家性命也保不住哇,我的岳父大人!”钱伯发一边回答着师父的问话,一边脑瓜子灵活转动:杨根来的金银加上丁老板的遗产,用十头骡子也是驮不完的呀!既然找上门来了,要我出面,我不能随便答应;答应了,起码得万两银子归我,嘿嘿,怎么叫发家难财呢?这就叫发家难财嘛!他抽了一支烟,为岳父添了茶,退回坐椅上。

赵师傅见许下了金银,钱伯发还不答应,不知道他闷葫芦内装的什么药?便将考虑好了的第三套方案拿出来,说:“伯发,在这乱世年头,日本人你没有得罪,交大量盐税给他们;国民党你没有得罪,出马干马料时,用撮箕撮银元;游击队你也没有得罪,出抗日乐捐,你是在三根桩上打拳,好身手呢!”

“我的师父哇,哪一方我敢得罪伢?得罪了任何一方,我……我受得了吗?您老为我想想。”钱伯发望着师父,满脸堆着笑。

赵师傅望着这个昔日的小徒弟,如今油嘴滑舌,心窟眼如同骰子——浑身的点子。不如干脆单刀直入,点他的要害,喝了口茶,说:“中国,终久是中国人的中国,日本人再凶狠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中国的国民党、**都有势力,最终赢天下的是**。你想想,蔡老板的八条枪、十三个人的应城县潘家集商民自卫队,不到三年的时间,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三千多人枪,在新四军第五师**师长的部下组建了三个团,还在像瓜藤分丫一样的发展!这个发展速度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呀!据此看来,**夺取天下必定无疑。要是**得了天下,你的万贯家财、全家老少二十四条性命靠谁?伯发,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抱不赢的!你只说杨根来的儿子到美国哈佛大学读书去了,宪兵队长冤枉他的儿子参加了游击队。在这个时候,你出面救了杨根来,**难道会忘记你?这样的顺水人情你怎么不做呢?”

钱伯发听得浑身冒汗,拿来蒲扇为自己也为师父搧风,问:“即使我出面救了杨根来,又有谁能在**面前为我说话呢?”钱伯发望着赵师傅。

“我为你说话。”赵师傅掷地有声地回答。

“您?**听您的?”钱伯发摇摇头,十二分的不相信。

“伯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实不相瞒,十五年前,我同**秘书长同坐一条板凳喝酒,曾经答应过他,只要用得上老赵的地方,我负责任把交办的事情办好。如今他是新四军政委。陶先生,游击队的核心人物,如今是五师政委。他们信得过我。”

“您……您是**?”钱伯发惊讶不已。

“我是**员。要不然,身体残废了还活得这样精神!”赵师傅十分诚恳地回答,从荷包内抖出两根金条来,说:“丁桂英说了,一根送给细川主任,一根送给宪兵队古川队长,只要保得杨根来不死,她对你另有重谢。大丈夫一言九鼎啊!”

钱伯发才点了点头:“尽力而为,但不能打包票。”

饭蒸熟了,摆上了桌,赵师傅高低要走,钱伯发拉住赵师傅的衣袖苦苦留着,赵师傅笑了笑回答:“只要你帮了这个忙,比我吃了还好些。我理解你的难处,告辞了。”望着跛着脚远去的救命恩人的背影,钱伯发如刚咽下奎宁丸一样,心里满是苦水,说:“**,厉害呀!”

他不敢得罪**。不管师父是不是诓哄人的,但是蔡老板当了团长是事实。况且师父已经明说了,杨根来的儿子去美国哈佛大学读书去了,就照这样去说。于是他揣了金条,找到细川主任,塞了金条,说:“留下杨根来的命,他的家属会源源不断地送金子、银子来的,要是一杀掉,他家就不会送金子、银子来了。再说,杨根来的儿子的确是去哈佛大学读书去了。”细川主任盯着岳父问:“你能担保?”

“我能担保,杨根来,良民,大大的好!”钱伯发说得理直气壮。

细川便约了钱伯发来到宪兵队,叽哩哇啦了一会,宪兵队长一见金条,“哟嘻,大大的好,”笑纳了。

钱伯发请宪兵队长、细川主任以及宪兵队的骨干到吕老九酒楼,点上山珍海味,美餐了一顿,趁着酒兴,细川主任跟宪兵队长耳语了一番,钱伯发一一向两桌来客敬酒,宪兵拍着钱伯发的肩头,翘起大拇指夸奖:“你的,中国人的榜样!”一直喝到天黑,个个酒气熏天,钱伯发还给每个宪兵塞了十块大洋,说:“银元,大大的有;花姑娘的赛果,现交大大的喜欢。”挂着满脸堆笑,目送他们回了兵营。这一切都被在酒楼旁要饭的叫化子看得真真切切,如实地向赵师傅作了汇报。

丁桂英送夹被子、蚊帐、衣服、吃的东西到宪兵队时,宪兵检查,只是不让送蚊帐,其它的东西都收下了,熟鸡蛋、卤肉被宪兵队留下了,丁桂英见状,到街上买了一篮卤菜,另外塞了一大把银元给宪兵,托他们给一点杨根来吃,心里滴着泪、脸上挂着笑,说:“太君,不要打杨根来,他是大大的良民。”

对于钱伯发拿身家性命担保杨根来的大恩大德,丁桂英更是感激不尽,除送了两根金条给钱伯发外,另外还将一百石田的田契送给钱伯发。钱伯发不要,说:“都是同难兄弟,又是师兄师弟,我怎么好意思要你的这多田呢?”丁桂英陪着笑脸回答,说:“有人,就有一切;没有人,就什么都没有了。再说当初我要是长后眼睛嫁给了你,这些家财还不是都归你!”

“你看,丁家妹真会说笑话,我哪能有那样的福份啊!”钱伯发说笑了一回,只得将田契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