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张若晨正准备回自己房间再用功一会,母亲叫住他问道:“吃完饭那会,你跟你小姨夫在阳台上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我们俩倒粮票呢。 ”张若晨跟母亲开了个玩笑。(注)
“这孩子,我问你正经的呢!”蒋淑英嗔怪道。晚饭后林伟到阳台上去抽烟,张若晨也凑了过去,两人说了好一阵子的话。主要是张若晨在说,林伟在听。说的人扳着手指头好似领导第一、第二那般在作报告,听的人时而思索时而点头最后一脸欣喜似乎得到了机要诀窍。她对此很是好奇,回到家便忍不住一问究竟。
张若晨笑了笑,说:“我帮他出出主意,想办法从你和外公那里借钱。”
蒋淑英轻轻叹了口气,说:“咱们家是真没几个钱。明年你考大学,至少得留两、三万。现在我跟你爸的情况你也知道,工资能发一半就不错了,家里也得留着钱应急啊!”
张若晨说:“妈,情况总会变好的嘛!我上学的钱你不用担心,明年还不一定能用得上呢。”
蒋淑英一听就急了,说:“怎么着,你还真像你小姨说的那样,明年考不上准备复读?”
一直旁听的张原笑着劝妻子:“你急什么,听听儿子的想法嘛。”
近来他发现儿子的确变了很多。就拿今天的事来说,被他小姨说考不上大学,既不生气也不讪讪更没有一时冲动夸下海口,显得非常淡定,这从容的姿态透着一股自信。而后又帮着林伟出主意,一般的少年人很难做出来。作为父亲,他是由衷地感到骄傲。看着儿子成长比当厂长带着企业走出困境更让他有成就感。
而且他也很好奇,儿子到底给林伟出了什么主意。
张若晨在沙发上坐下来,轻轻拍了拍母亲的后背,说:“妈,上学的费用问题,我相信自己能够解决。我知道你们对小姨夫的能力有质疑,所以让他写一份详尽的企划书或者可行性报告,能不能拉到贷款,就看他的计划能不能打动你们了。”
其实有一点家里人都明白,蒋淑洁心直口快又一直在工厂上班,这样的性格和阅历根本不适合做生意。最终开店这些事情,是要靠林伟来打理的,这个想法肯定也是他提出来的。而林伟初中毕业后就去当了兵,退伍后进厂当了工人,干了,比他的好看多了。内容上也没讲什么形式,很简洁的列出十一点,除了几条内容有重复的地方,倒是写得很清楚。只是好像还漏掉了一些。
※※※※※
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凭票供给,光有钱是买不到的,因此有粮票、油票、布票等等。这些票倒卖是违法的,只能私下里偷偷交易。民以食为天,故倒粮票最常见,交易时两人在犄角旮旯嘀嘀咕咕讨价还价,年纪大点的朋友想必都懂,这个注是给年轻朋友看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