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一新书榜还差一丁丁,但好歹历史新书第一了,加油!继续求诸位支持,红票收藏。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感谢:佛本是道,大道巨,chūn不语姐姐,暧昧好兄弟的打赏,苏小官人这厢鞠躬行礼。
##
庐州城各处的茶楼酒肆歌坊jì院等闲言流散之处,这几rì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那便是城隍庙繁华地带一处空地上最近竖起了数十根两丈高的圆木,外边用白sè帷幔围住,里边十余名帮工忙的正欢也不知道在捣鼓什么玩意。
据消息灵通人士言道,这是庐州苏家花了大价钱将这片空地上的摊贩们打发回家,将此地借用二十天;光是这片空地上的数十家摊贩的补偿款便花了两百多贯。
闲汉们冒着被苏家小厮斥骂的危险探头朝布幔里边看,却只看到布幔里边帮工们正在圆木的半腰处搭建木台,叮叮当当的钉着框架,也不知道在搞些什么玩意。
庐州府生活闲适,百姓们平常乐子并不多,所以对于每新发生的一件事都津津乐道,苏家如此大张旗鼓却又神秘兮兮的围着布幔在里边搭台,难道是要在端午节之际请来名伶唱戏不成?
但唱戏也不至于如此神秘吧,庐州大户请戏班唱大戏的可不少,没有一家像苏家这么搞得神秘兮兮的。
更有甚者,在有心人的打探之下,他们发现位于东城的苏记布庄和南城三里河附近的苏记成衣铺均挂上了停业盘点的招牌,言明十rì后方重新开张。
从第三rì起,城隍庙、苏记布庄、苏记成衣铺的门口都挂起了倒计时牌,随着十rì之期的逐渐临近,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渐渐减少,人们心中的好奇心也越来越浓,眼见着苏家少东家每rì带着婢女和一帮小厮在街市上穿梭往来,忙的不开开交的样子,急yù一窥究竟的庐州百姓们心痒难搔。
第八rì,北城著名三大青楼中的头牌红人和歌坊中名伶均收到了苏家的一份无法拒绝的邀请:无需出卖皮肉和歌喉,无需陪着笑脸周旋于众恩客之间,苏家以每rì十贯钱的待遇聘请她们十rì;条件便是一切按照苏家少东家的吩咐,对外人不准吐露一个字。
老.鸨.子和姑娘们当然是求之不得,十贯一rì,十rì便是百贯,即便是对半分账,十rì时间也能各自得到数个大字:苏记让大家光鲜起来。
众人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丛中的秀才公子以及识些诗文的闺阁少女们似乎有点明白,但又不太明白;于是兴趣大增,期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爆竹声止,丝竹声又起,一段抑扬顿挫的琴声如流水般撒过场地之后,十余名白衣女子袅袅而出,伴随着琴音翩翩起舞,细腰如棉,纤臂似柳,忽分忽合,乍进还退。
下一刻,一名青衣歌jì扬袖出场,丝乐转轻之后歌声响起,清音微启,瞬间洒满全场,场下驻足的文人雅士以及识货之人自然识得她所唱的便是一曲中吕调《菩萨蛮》,但听那歌jì唱道:
风柔rì薄chūn犹早,新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暮chūn时节,晨光中清风微抚,惬意的空气中看了这曼妙的舞蹈,听了这天籁般的歌声,叫人心旷神怡。
一曲歌舞罢,片刻之间台上众女倏忽退回后台,台上空无一人;台下的百姓在张口结舌中呆愣了半晌,不知是谁猛喝一声“好!”清醒过来的人们顿时掌声雷动,响成一片。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