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更新时间:2012-08-03
10月17日密谋
深秋的京师,寒风冷飕飕的,街上的行人缩着脖子,把辫子堆在马褂的后领上。 首发--无弹出广告
一个人,身穿藏青色军服,领口和下摆露出里面的黄马褂,骑着马从街头飞驰而过,行人纷纷躲避。这匹马直出崇文门,奔保定而去。
这人正是怡亲王载垣。他也不带随从,一路打马狂奔到了保定大营,一是下午。
大营门口的岗哨认得载垣,这一段时间,载垣几乎每过两三天就要到大营来找正红旗都统文祥喝酒,今天果然又来了。
载垣跳下马来,腾腾腾腾直奔统领衙署,不待卫兵禀报,推门而入,看见里面的人,就大叫:“六哥,你可回来了。”
屋里两个人,一个是文祥,另一个正是肃顺,肃老六。
神机军的大营在保定,载垣身份最亲贵,是都统们的首领,而大营常务由肃顺处理,肃顺出征后,文祥被从张家口调来,接替肃顺。所以神机军的事情,只要这三人一致,基本就定了。
“小王爷,坐。”
文祥让卫兵把门合上,说道:“小点声,六哥回来,知道的人很少。”
载垣看着肃顺,肃顺点点头:“我让穆荫打着我的旗号,带着大队在后面走着,我只带护兵,先回保定大营,和你们商量商量。”
“六哥,你只管吩咐。”
“旗饷入营,皇上是个什么章程?”
“皇上还没松口,他老人家也觉得烦,躲到圆明园去了。不过下边倒是闹起来。”
“谁闹了?”
“旗人呗,都到圆明园去跪着啦。这一下,两百年的铁杆庄稼要没了,能不闹吗?圆明园跪了好几百人呢。”
肃顺抬头看看文祥,文祥冲着肃顺摇摇头。
“小王爷,文祥没跟你说啊?”
“说什么?”
文祥说:“这事太惊天动地了,我得等六哥回来,和他一块跟你说。”
“六哥,你讲。”
“小王爷,旗饷入营这事,可不光是废了铁杆庄稼这么简单。这铁杆庄稼一废,旗人可就彻底玩完了,以后就不会再有旗人了。旗人可就和汉人一样了。”
“六哥,你不都挑明了么?咱么旗人混蛋多,靠不住,要重用汉人。”
“小王爷,不止重用汉人这么简单。什么叫旗人哪?旗袍、骑射无敌?不是,旗人就是划出一层身份,白吃着铁杆庄稼。铁杆庄稼不仅仅是吃饭的家伙,也是身份的证明。没了铁杆庄稼,那旗人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了,这天下还是你爱新觉罗的,可就再也不是旗人的了。”
“还是我爱新觉罗的……”载垣有点转不过弯来。
“我肃顺的出身,是以旗人子弟优选侍卫入卫禁宫,才被皇上赏识,慢慢爬上来的。他文祥,更是旗人包衣被家主送给皇上做奴才,才能当上这正红旗都统。要是我们是汉人的孩子,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吗?恩,也许我们俩还行,穆荫、景寿可就难说了。”
“所以,旗饷入营,不是钱这么简单,而是根本废掉了旗人的身份,断了旗人的晋身之阶。以后旗人再想当官,要么和汉人一样去科举,要么一刀一枪去拼命。所以几百旗人去圆明园跪着,也是可以预料的。”
“晋身之阶,还可以像汉人一样科举或者当兵,可是,一百多年来,旗人都被这铁杆庄稼养废了,根本就没有生计。旗饷入营,就是断了旗人的活路啊。”
载垣疑惑的说:“六哥你是反对旗饷入营的?”
“我赞成旗饷入营,我定是要重用汉人,用汉人来救我大清。我说这番话,就是要小王爷你自己想清楚了。一旦旗饷入营,我们就要被全部的旗人唾弃,我们只好依靠汉人。而旗人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得不到铁杆庄稼。只好慢慢消亡,被汉人融入。旗人可就没了。我们就是旗人的罪人了。”
文祥总结说:“要么和旗人绑在一起,看着这大清的天下覆亡,要么靠汉人治天下,看着旗人消亡。小王爷,你是要大清,还是要旗人。”
肃顺看出载垣的犹豫,便又补充说:“你怡亲王家世袭罔替,你还是世代皇族,和前明的朱家一样。”
“那我当然要救这大清,旗人,没了就没了吧。”
“小王爷,八旗都统以你身份最贵,我们都唯你马首是瞻。”文祥说。
“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六哥。”
“过几日大队人马回到保定,再向京师禀报我回来了,且让我面圣,探听皇上的底细,再作打算。”
“如果皇上不允,该当如何?去宫门口跪着?”文祥故意问。
肃顺低下了头,轻声说:“皇上身边,肯定有奸臣蒙蔽皇上。”
载垣一咬牙:“清君侧!”
他说出这三个字,肃顺和文祥长舒了一口气,不然只好把载垣干掉。
过了几日,肃顺面圣,重点提了旗饷入营的事情,道光果然不允。肃顺离开皇宫之时,天色已经晚了,回家路上突然斜刺了冲出来一个黑影,护兵一把拦住,原来是宗人府的某个小官。
“肃顺,你个娼妓子,你是要挖我大清的根呐。”小官骂道。
肃顺是他爹与抢来的歌伎所生,他最恨别人提这一点,他狠狠的看了看那小官,对护兵说:“放他走。”
他回到官邸,穆彰阿来访,劈头就问旗饷入营的事情。
“中堂,你当要支持我,神机军是大清最后的机会了。”
“什么最后的机会,使了两天洋枪,就不会说人话了?”穆彰阿呵斥道,他还把肃顺当做自己的下属。他对下属就这样。
“中堂请回,公事朝堂再议。”
晚上,又有旗人无赖在官邸外闹事,被护兵驱散。
第二天,在朝堂上肃顺与穆彰阿,塞尚阿又是一番争吵,潘世恩、祁俞藻等汉臣碍于身份,作声不得。
道光在宝座上听了半天,终于说了句话:“旗饷入营就四个字,闹得满朝不合,楚剑功真是毒计。”
当晚,肃顺回到了保定大营。八旗地区领袖,除了在奉天的郑亲王端华,在徐州的胜保,在洛阳的镶红旗都明阿,其他上玩花头,做文章。”
“我倒有个主意,”文祥说,“叫做‘北洋招商局’,招商嘛,招人家来做生意,和招人入赘一样,不怕他翻出天去。”
“好,改这个名字,操持在我。改了这个名字,咱们就签,不然作罢。”
“哎呀,这”营,以及潮勇
江忠源的亲兵营号称“忠孝营”,该营骨干,均是江家的族人。全营皆视江忠源如父兄。
他的幼弟江忠济统带称为“忠义营”,这个营由大量的湖南练勇加上一部分江西人组成。其中很大部分是反正的江西会党,故而以“忠义”号召。
江忠源的二弟江忠浚带领“忠信营”,这个营以湖南人为骨干,大量的江西人组成。
刘长佑,字印渠,湖南新宁人。道光二十九年拔贡。与同县江忠源友。忠源援湖北,遇贼崇、通间,长佑自长沙驰援,战於通城,大破之,自是独领一营。他这一营以江西人补满编制,号称“忠友营”。
楚勇的悍将,举人白能带领由大量湖北人组成的“忠诚营”,又称“二程营”。盖因湖北是宋代理学大师程氏兄弟的故乡,二程镇也因此得名。为了方便白能的指挥,曾国藩以湖广总督的名义给白能加了湖北按察使,反正只是个头衔,想来朝廷一定会准。其他的头衔也照此办理。
朱启仁的潮勇,加上新迁来的广东人,保留了“还乡团”的名号,矢志还乡。朱启仁加广东按察使衔。
曾国藩部有罗泽南,塔奇布两大统领,分作十三个陆营,二个水营。
曾国藩的本军叫做“国字军”,亲兵营叫做“护国营”,又直辖亲弟的三个营。
曾国荃,加湖北布政使衔,这个营以湖南人为骨干,辅以大量的湖北人,号“荃国营”。他和塔奇布一样,有指挥别营的权力。
曾国华加广东布政使衔,统领一营,湖南人为骨干,广东、海南来投的士绅乡农为主力,号“甫国营”。
曾贞干为广东学台衔,领族中子弟,并选取两江难民中健壮者,成一营,号“保国营”
塔奇布的亲兵营唤作“布民营”,除了湖南江西人,还收容了许多从湖广江宁逃出来的旗人旗丁。他统领左翼,号“救民军”下辖:
李元度,为湖南按察使,带领滞留江西的黔勇,并补足了大量的江西人,号“度民营”。
刘坤一,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加湖南粮道。他本从曾国藩办团练,自领一营,匪共占据湖南后,陆续有族中健壮子弟来投,后又举族迁来。他自领族中子弟,辅以大量江西人。号“坤民营”。
丁锐义,字伯冕,长沙人。治乡团有声。匪共突袭湖南,丁锐义留守,淬不及防,潜逃乡间。上个月,举族迁江西。他和好友孙守信统带自己族人,加上大量的江西人,组成一营。号“锐信营”。丁锐义加兵备道衔。孙守信加同知衔。
罗泽南的带领右翼,称“义理军”,亲兵营叫做“泽义营”。以原来的湘军为主体,补充了大量量的江西人。下辖:
李续宾,李续宜兄弟同领一营,以是原湘军主力,补充了少量江西人,号“续义营”。李续宾加道台衔。
王鑫,字璞山,湖南湘乡人。从罗泽南学。举族迁江西,自带族人为骨干,取江西人成一营,号“珍义营”。弟王开化为辅。
刘腾鸿,字峙衡,湖南湘乡人。少读书,未遇,服贾江湖间。为罗泽南点化,拜其为师。领一营,号“鸿义营”
蒋益澧,字芗泉,湖南湘乡人。少不羁,不谐於乡里,客游四方。湖南军事起,从王珍攻岳州,以功叙从九品。复隶罗泽南部下。泽南异之,许列弟子籍。他领“澧义营”
水师两个营,仍旧是杨载福的“福”字营和彭玉麟的特务龙舟团。
曾国藩、江忠源、罗泽南、塔奇布,四部各取一字,合称“忠义救国团”。共计十九个陆营,两个水营,每营多则一千九百人,少则一千三百人,营下设标,每标等同神机军一个甲喇。全军总计三万营、胜字营、树字营、庆字营、鼎字营、秉字营。现在肥西的周盛策,周盛华兄弟自拉团练来投,为第七个营,内亲张绍棠、广东流亡儒生丁日昌等组成幕府,税警团初步成型。
但李鸿章一算,七营才九千人马,相较于匪共、神机军、太平军,那是太少太少了。所以,他就在安庆和周边的县城,摆开了招兵的架势。
今天,他亲自在招兵点看着,突然见一条乡农,,就叫这个。那我的麾下就叫龙行营,你的安庆团练就叫虎步营。”
“龙行营犯忌讳吧?”王须水提醒说。
“那就叫蛇行营好了。名字都是次要,只是,枪炮却是难办,直隶也在扩军,肯定没有多余的枪炮给兄弟,大哥的军械所还没个影呢。”
“军械所可花钱,据说已经投下去六百万两。”王须水试探说。
“扯,那是给朝廷报的帐,两淮盐税真能实收八百万两,那全国盐税该多少了?去年两淮盐税,统共收上来不到三百万两,发军饷犒赏什么的,花了两百万,有狱余威犹在,没人敢把心底的这些疑问说出来。但神机军清君侧,发同光改制诏,“师夷、溶汉,整军经武”三大政策一出,消息所到之处,人人谈西学,处处论兵事。文儒者以机器工厂仿造洋枪洋炮为兴盛要事。而热血者则高呼千万青年千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人人期盼能有一支新生力量,提出新的政治理想和纲领,有足够的武装,重新收拾天下局面。一时间,各地督抚纷纷上表,盛赞林中堂,肃大帅英明果断,朝廷有中兴气象。
“同光改制诏”推行满汉合流,要取消旗人的身份,旗饷入营,八旗神机军扩充一倍,尽量招收旗人入军。但实际执行起来,除了直隶,只有奉天镶蓝旗、河南的镶红旗、徐州的正蓝旗有招兵的名额。
而没有神机军的地区,八旗将军们自己想出办法来,出现了若干“暂编旗队”,意思就是说,先按神机军的编制把满城的旗人编列起来,等待朝廷的正式改编。较大的几个暂编旗队有西安将军阿精阿麾下的“通古斯”旗队,杭州将军多明保机组织的“长生天”旗队,以及成都将军和四川提督托明阿以旗人混杂绿营的“十三铠甲”旗队。
神机军扩军的事情,有载垣和下面的旗队长忙活。肃顺倒是每天到军机处,与林则徐商量政务。
但今天载垣却派人来问一件事,“怡亲王问,淳郡王奕综搞得那个‘黄带子’警卫旗队,是不是要取缔。”
奕综是道光的第?”肯尼夫莱特问。
“还没起名呢。”
“12月12日出生,不如就叫兵谏吧。李兵谏,也挺好听的。”楚剑功说。徐继畲等人不在场,楚剑功于各位年轻将领面前放松很多。
“李兵舰,不错啊,将来可以干海军。”施策听错了同音字,“第一海事大臣李兵舰阁下。”
“明明是李冰剑,宝剑的剑。陆军才是我共和的根本呐。而且看现在的情势,我们迟早要和罗刹打一仗。冰原之剑,钧座这是有所指啊。”陆达说。
“共和立志革新,当然应该新潮一点,取个英雄的名字。”杰肯斯凯说,“不如纪念罗伯斯庇尔,叫罗伯特-李。”
李颖修没有理会其他人的鼓噪,而是对楚剑功说:“如果你将来的孩子无论男女,取名叫楚凯申的话,我就给孩子取名李兵谏。”
“凯申很难听的,不如叫做楚长安,可以吧。”
李颖修想了想:“好,我孩子就叫李兵谏,干一杯。”
肯尼夫莱特喝了酒,用筷子夹起一条炸小鱼,慢慢嚼碎,吃下去,说:“这小鱼真有意思,每条只有一英寸长,我以后回到美国,开了南加菜帮,也要卖这种鱼。”
“你放着好好的开国元勋不做,真要回去开饭馆?”
“我要回去,夺回我父亲的葡萄园,这是他的心愿。”
“南加菜帮,就卖这种小鱼?”
“不止,我根据中国的汤面,研制出了一种牛肉面,叫做加州牛肉面,另外还有洛杉矶夹竹桃蛋炒饭,西雅图旋花番茄紫菜汤,三藩市青椒土豆丝……”
“就是中餐馆好了,为什么加这么多城市名?”
“这叫乡土效应,你不懂。”
“为什么没有意大利面条?”板甲大白兔问。
在几位西方将领谈着餐馆的时候,楚剑功问李颖修:“什么时候吧孩子送到保育院去?”
“保育院现在有多大规模,杰西卡也去保育院上班么?”
“杰西卡倒是现在就可以去。娜塔莎在家里休息半年再去保育院上班。明天我和杰西卡,还有你,一起去保育院看看,以示重视和关心,也让我们的人放心把孩子送到那里。”
周妖瞳已经将保育院张罗起来了,后来这个保育院在革命胜利后改编成了武汉儿童医院,地址和另一时空的一样。
保育院里,请了啊?”
那小姑娘吓得脸煞白,哇的一下就哭了起来。
“你看,把小姑娘吓坏了,我来抱她。”杰西卡走过来,接过这个女孩,谁知到女孩看见杰西卡,哭得更大声了。
周妖瞳走过来接过了女孩,一边哄着这孩子,一边说:“这女孩不合群,特别容易受惊吓。”她哄了一会,把女孩交给别的大妈抱走。才跟楚剑功解释说:“她是清廷官员的女儿,家里被太平军所杀,只剩她一个,被交给了石达开,石达开又将她送到这保育院来。肯定吃了不少苦头。”
楚剑功明白了,他自取记录查了一下,这个女孩的资料是:“钮骨碌氏,父广西浔州知府穆杨阿,太平起义,城破被杀。”
12月17日江湖
吴天接到后将军肯尼夫莱特转过来的一份报告,他站在签押房(现在叫做办公室了)门口喊:“报告!”让楚剑功和李颖修都抬起头来。
由于都督府是采用合议制,重大命令必须由两位平章事共同下达(如有一人外出则由当管尚书一人代签)。军事命令还要多一个车骑将军陆达签字,所以楚剑功和李颖修的办公室是紧挨着的,便于两人商量事情。
楚剑功让吴天进来,看过了报告,便大声对隔壁的李颖修说:“陈日天报告,湘西剿匪,已经打掉了四十多个土匪窝子,湘西边缘已经肃清,正向大山深处发展。一千多土匪投降,加上和这些土匪有联系的家属村民,可能有一万人。是不是可以安排屯垦了?”
“可以,就在沅州附近屯垦吧,身体强壮的,也可以招进雪峰山的新兵大营。”
“雪峰山是我当年练朱雀军的革命圣地啊,用来招土匪?”
“革命圣地正好用来改造人,你想想,土匪都能被改造,那还有什么不能改造?”
楚剑功跑到李颖修的办公室门口:“湘西土匪,不是这么简单的,丰年就是农民,荒年就上山为匪。”
“那更要搞好屯垦和改造。生产稳定才能杜绝土匪的土壤。当然,甄别也很重要,查清楚,有重大血债的,就杀猴给鸡看。”
“行,有点杀伐果断的意思。”
这时候,吴天报告说:“钧座,有客人到。”
“谁呀?”
“和利堂堂主贺明辉。”
李颖修说:“看来是找我的,湖广这条盐道,现在一律官营,不许盐帮走了,他肯定是来求情的。”
“让他走汉水,入陕西?”
“好主意!”
楚剑功便去书房见贺明辉。贺明辉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着一个十**岁的青年。
楚剑功开门见山,不等贺明辉开口求情,就把自己的建议说了。
贺明辉低头想了想,说:“走陕西,倒也有得挣,但是钧座,共和要是得了天下,那我们江湖儿女去哪里吃饭呢?”
“改组,公司化,做生意,最好去海外做生意,你看人家英吉利人的东印度公司,生意做得多大。国际化,正规化是大势所趋。”
“有钧座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贺明辉这才指着那个年轻人说:“钧座,我给你带了个人来。”
“这位小哥是?”
“四川唐门的弟子,唐鹏。”
楚剑功心想,难道还真有精于暗器的唐门,他便问道:“唐老太太好么?”他前世看的武侠书,都说蜀中唐门是由一位唐老太太指掌。
唐鹏说:“我太婆很早就去世了,我没见过太婆的面。”
贺明辉奇怪的问:“钧座,您认识唐门老太太?他们家都是男人出来做事,女子从不抛头露面。您不问老太爷,先问老太太?”
“唐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哥老会有八大门,我们贺门,还有陈门,邓门,唐门也是一样,我的师傅唐博义也是唐门出身的。这臭小子,在成都犯了事,跑到湖北投奔远宗的伯父,就是我师父。”
“你在成都犯了什么事情?”
“让钧座笑话,他啊,搞大了人家小姐的肚子,人家父亲要用猪笼浸死他。我们哥老会是行侠仗义的帮派,不好明着护短,就让他跑出来了。”
“你就丢下那女孩子了?”楚剑功听到这里很生气。
“钧座,对家母子平安,您放心。”
“你带他来做什么?家务事我不管。”
“钧座,我想你给他一个出身,这样他的长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向对家提亲,了结了这桩孽缘。”
楚剑功想了想:“明辉,人是你带来的,你要作保,保证他不会叛变泄密。”
唐鹏抢着说:“格老子谁要出卖钧座,就是龟儿子。”
贺明辉说:“我做保。”
楚剑功给唐鹏布置任务:“四川各地,你们哥老会都有人吧。”
“是的。”
“那好,你回四川去,每个县,最好是每个乡,都给我找一个合格的联络人。懂了吗。注意安全,千万别让清廷发觉了,你任务完成得好,我就给你个出身。”
贺明辉说:“公平合理,好极。”就此谈定。
楚剑功送走了贺明辉,便起了一个念头,他让吴天把张国梁找来。张国梁现在身边亲信的兄弟,冯子材被送到黄埔讲武堂,大部分在雪峰山新兵营训练,他现在身边就留着十几个人,在武汉闲着。
“嘉祥啊,你在东厂帮着画地图,怎么样啊?”
“同僚都挺和气,就是闷,想出去做点事情。”
“想带兵?”
“不敢,我知道自己身份。”
“想带兵直说,我让你带兵,江湖人我敢用,张兴培,叶岚,张杰夫,都知道吧。”
张国梁兴奋的搓搓手,没说话。
“不过,你先去完成一个任务,完成了这个任务后,再去黄埔讲武堂学习,学洋枪洋炮,学军事组织,最后出来带兵,你看怎么样?”
“我都听您的,钧座。说实话,以前在江湖上,我比张兴培厉害多了,手下好几百铁杆兄弟呢。他命好,先遇到您。”
“看地图,曾国藩在江西,好几万军队呢。我们要尽快解决他,不然三面受敌。你看,靠近我们的,赣江以西,有袁州、吉安、瑞州,一直到赣州。你去这些地方跑一趟,和当地会党联络上,准备策应我们。”
“这活好办,我张国梁在江湖上,还是有点名气的。”
过了几天,吏部尚书徐继畲跑过来了。
“什么事啊,徐司徒?”
“钧座,我听说您要大用会党,使不得啊。”他是跑来劝诫的。
楚剑功本想告诉他自己对会党的态度,不过转念一想,直接说利用完就瓦解,显得自己太不仗义,便长叹一声,说道:“江湖,也是江山一隅。这可是王守仁说的。”
“王守仁的书,老朽也看过一些,有这样写吗?”
“这是王守仁的弟子王别情写在自己的笔记中的。老兄有空可以找来看看。”
正在和徐继畲胡扯呢,李颖修突然从隔壁过来:“安纳姆西斯从广州送来报告,额尔金对咱们的抗议回复了照会。”
“他怎么说。”
“他说,‘洋泾浜左岸体系’是基于清国和英国签订的《辛丑合约》。而共和是叛乱政权,并不是条约的签署方,也就无权抗议《善后借款章程》是对‘洋泾浜左岸体系’的破坏。而且,英国从来没有承认过叛乱政权可以接手清国的相关权益。但如果我们答应英国的一些条件,他们可以承认我们为合法交战团体。”
楚剑功没问英国的条件是什么,而是说:“该怎么处理呢?”
“那就把这份照会保存好,到时候,就以这份照会为基础,宣布共和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因为我们不是签约主体。”
12月24日开局的结束
“那一帮自由派议员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霰弹亲王威廉愤愤不平,对站在自己身边的秘书俾斯麦说道,“‘德意志看得起普鲁士的不是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强权。……当前各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过半数的投票’。您看看呀,您看看呀,这么有感染力的词句也不能打动他们通过军事改革法案。今天的午餐会,自由派议员完全在找茬。”
“亲王阁下,”俾斯麦却非常冷静,“普鲁士人对自由主义还有幻想,他们仍旧希望法兰克福的大学生们,靠请愿就能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同时,即使我们通过了军事改革法案,也不能马上行动。普鲁士统一的敌人不在德意志内部,而在德意志的外围。哈布斯堡、法国和俄罗斯如同一个巨爪抓住了德意志,让他不得伸展。而我们一旦通过军事改革法案,就一定会引起英国的疑虑,一旦英国加入了这个包围圈,德意志统一的梦想,就将万劫不复。”
俾斯麦继续说:“所以,殿下,请您看到光明的一面吧,至少我们仍旧没有惊动英国。”
威廉亲王叹了口气:“奥托,如果不通过军事改革法案,那么,我们所计划的一切,都只是存在于理论上,而不能得到验证。”
俾斯麦沉默了。军事改革,如果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就仓促的投入到对俄国或者法国的战争中去,那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推动军事改革的人,包括亲王,罗恩陆军部长,毛奇少将,以及如同群星般璀璨的普鲁士军官团,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阁下,其实,有一个验证的机会。伦敦公使发回的《军事合作意向书》。”
“和清国进行军事合作?”
“是的,清国,是一个拥有无限人力的国家,他们的国土上正在进行叛乱,而叛乱者就是访问过我们的楚剑功将军。”
“你的意思是,我们将援助清国,并对叛乱者实验我们的新战略,新战术,新兵器。”
“是的,花英国人的钱,流别人的血,实验我们的战术,获取经验。”
威廉亲王带着俾斯麦回到府邸,将《军事合作意向书》取出来仔细查看。
“英国人将为清国提供前装滑膛枪和维克斯大炮,而我们要向他们提供德雷泽1842式后装线膛枪,克虏伯野战炮,还要给清国人修一条铁路……从胶州湾到济南?这两个城市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反正都是计算在贷款里,清国人会归还的,而还清贷款之前,铁路沿线的矿产和商业收益都归我们。”
“说到商业收益,”俾斯麦继续说,“英国人邀请我们,担任上海工部局董事,上海……就是清国的汉堡港。”
“你想去担任这个董事?奥托?”
“不仅如此,我还想将俄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这样抓着德意志的巨爪就会松一点。而且,俄国在所有战线上和英国人冲突,如果我们能够以东方利益为导火索,将俄国拖入一场和英国的战争,那么德意志统一的时机就来到了。殿下,不是我夸口,这需要同时玩转六个球的外交技能,只有我能办到。”
“奥托,本来我希望你去法国担任公使,但既然你自己要求,那么去上海担任公使并兼任工部局董事也可以。我明天就和外相商议。但是……军事顾问团,派谁去合适呢?”
“当然是派出军事改革的计划人,毛奇少将,还有戈本和冯德坦恩中校。只有他们亲临前线,才能最好的考察他们的思想,才能更好的发现军事改革的缺陷并修正它。”
19世纪中期的普鲁士军事改革,就是由毛奇、戈本和冯德坦恩三个人推动的。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在战略上重新创造普鲁士总参谋部,主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了划时代的变革。
在总体战的动员上推行普遍兵役制,士兵在正规军服满3年义务役后,再服4年预备役,尔后转入后备军。执行这种全面动员的兵役制度后,普鲁士军队的数量相对于人口而言,比任何其他大国都多得多。在实行这种改革后到普法战争前夕,仅仅普鲁士一个邦就可动员69万余人,并在战争发起之前的一个星期之内,就在莱茵地区集中了46万人。相比之下,法国人口是普鲁士的两倍,却只集中了26万人。
在军事指挥方面,认真吸收了军事学院最卓越的成就,给参谋们传授制订防范可能出现的未来战争的计划和战备措施;强调在战争到来之前,参谋部必须拟制好作战计划,并不断修改完善使之更符合战争实际;即使是平时的军事演习和军事行动,参谋部也要参照有强国参与的历史性战役战例,对实施方案加以仔细研究;参谋部还不厌其烦地向军官团和大部队反复强调在实战中既要能独立地发挥机动作用,又要能根据指挥系统的要求随时进行集结和决战,对于与作战部队相关的军需、工程及其它部门,也要能在参谋部的协调下统一行动。由实行参谋制度所建立起来的普鲁士军队的灵便的指挥中枢,是当时其他任何国家的军队所没有的。
而在具体的战场上,普鲁士军事改革的成果也让它受益匪浅,这自然要归功于推动战术改革的戈本和冯德坦恩。
在另一个时空,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火炮落后于奥地利,而在普法战争中,步枪落后于法国。是冯德坦恩的的一项伟大创举——步炮协同,保证了普鲁士的胜利。在拿破仑战争以来,炮兵和步兵分成不同的兵种集团,炮兵轰然后步兵冲。但冯德坦恩改变了这种做法,他将炮兵部队分解开来,下放到各个步兵团,步兵推进到哪里,炮兵就打在他们前方。为了配合他的这种战法,甚至克虏伯专门开发了一种可以推行前进的直射炮——野战炮。
现在是1844年,冯德坦恩的新奇战法还未被广泛的接受,克虏伯也只是刚刚开发出70毫米后装线膛野战炮,到底“步炮协同”是否可行,就到清国战场上去检验吧。
奥古斯特-卡尔-冯-戈本则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直接改变了两军会战这一拿破仑战争的主要形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战略——机动包抄。在另一个时空的普法战争中,他利用铁路和水运,先在在维桑堡战役中形成10:1的兵力优势,又在弗洛什威利形成3比1的兵力优势,最后,以徒步行军抢在法军之前到达梅斯,一举切断麦克马洪和巴赞两军的联系,普法战争的结局就此决定。
“将我们最杰出的军事改革家,派到清国去试验他们的军事改革设想:慎密的计划,广阔的机动,迅猛的突破。然后,将实验的成果用来改革普鲁士陆军。”
“清国的将领们,能够理解他们么?”威廉亲王迟疑的问。
“所以,我们绝不只派出他们三人,整个普鲁士军官团,都要去清国,参加轮战,获取战争经验。”
普鲁士军官团:冯-克鲁格,冯-勒伯姆伯格,冯-布劳希契,冯-波克,冯-莱歇尔,冯-曼斯坦因,冯-莱温斯基,……他们代代相传,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所系。将他们派去清国?威廉亲王迟疑了。
“殿下,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普鲁士几乎没有参加过大型战争,让军官团闻一闻血腥味,是绝对必要的。”
“这件事很重要。”威廉亲王下了决心,“我要向国王禀报,奥托,你帮我安排,新年后,我要与毛奇少将面谈。”
就在威廉亲王与俾斯麦谈话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江宁,太平天国正在举行欢迎晚宴,接待远道而来的美利坚军事顾问团。
“密斯脱伯礼玺天德,西点军校1839年毕业生,中尉亨利·韦杰·哈勒克,向您报道。”
“密斯脱伯礼玺天德,西点军校1840年毕业生,中尉谢尔曼,向您报道。”
“密斯脱伯礼玺天德,西点军校1842年毕业生,少尉格兰特,向您报道。”
“密斯脱伯礼玺天德,西点军校1844年应届生,见习准尉托马斯-杰克逊,向您报道。”
……
美**事顾问团一共四十五名成员,除了团长丹尼斯·哈特·马汉以外,全部没有战争经验。美国现在仍旧只是保留着一支小型的陆军,而美国新当选总统杰克逊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南进政策,即将对墨西哥用兵,以夺取加利福利亚、德克萨斯等地区。因此,军事顾问团团长兼新任武官马汉将这一群毛头小伙子带到江宁,让他们在实战中学习。而戴维斯武官即将返回美国,为墨西哥战争作准备。
丹尼斯·哈特·马汉于1820年进入西点军校当学员,1824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接着在那里当了两年教官。后来受西尔韦纳斯·塞耶校长的派遣,赴法学习军事工程和筑垒,1830年又回到西点执教。他正在完善自己的军事著作《前哨》。他在书中,提出了建立职业军的问题。
哈特-马汉的理想,是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队。但美国国父杰斐逊的“自由”理念,却妨碍着美国建立一支庞大而高效的职业陆军,到现在为止,美国正规陆军不超过两万人。这与马汉所秉持的理念背道而驰。在马汉的著作中,“真正的陆军”应该用钢铁武装起来,在精锐的职业军官带领下,排山倒海一般,将面前的一切敌人碾得粉碎。
军事顾问团副团长亨利·韦杰·哈勒克是马汉的学生,183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他也在探讨建立职业军的问题,他尤其关注在战争时期,如何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而又保证强大的战斗力。太平天国对他来说是一个理想的研究对象。
总教官是罗伯特-爱德华-李少校,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工程和军事参谋业务教官,负责具体的军事课程。
这一次,美国为太平天国一次性提供了两万支前装枪,四千支m1815后装枪,一百二十门m1841山地榴弹炮,一万发炮弹,两座海岸要塞炮。简而言之,美国陆军搬空了仓库,将所有现役的家当都卖给了太平天国。因为美国已经研制出了雷明顿中针枪和新型榴弹炮,正好淘汰这些旧货。而价格则是按照最新产品的价格来计算。比如,一支m1815,计价十两白银,而美国国内售价是八美元(1点6两)。
赖汉英的脸上闪闪发光,天王已经说了,那种后装枪给火营,他可不用操心这帐怎么还。
而谈成这一协议的护法王柳叶飞则在一旁和李秀成说着话:“听说顺天府出了事情,清妖方寸大乱,一时顾不得我们,北方的胜保和江南大营的向荣都没有动作。”
“护法王,不如我们趁这个间隙,把向荣解决了吧,这厮一路跟着我们,老讨厌了。”
“不急,过完洋年后,你将升任殿右正丞相,带领韦志俊等人南下苏州。”
“南下苏州?夺取钱粮吗?”
“不止,你看这些军械,都要靠生丝和茶叶来还债,所以,我们一定要拿下苏杭,最好能够打下上海或者宁波,这样有自己的出海口,美国朋友的援助才方便送进来。”
这时候,他们就听见洋教士罗孝全翻译着美国公使林肯的晚宴祝词:“阿美利加与太平天国,宗教信仰一致,政治制度相同,拥有一致的理想……”
1844年就要过去了,新的一年,在一个全新的舞台上,新的一页,就要开始了。
第二卷《太平天国》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