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更新时间:2012-07-10
艳阳高照,日到午时,天空飘着几朵闲云,地上求学之士散去。 首发--无弹出广告你看他们——家近的回家,家远的寻客栈,钱少的暂住书院,人人行礼暂别。
皇帝礼道:“今闻先生一日道,胜读以往百日书。王岳受教了。”众人也跟着行礼。先生唱喏还礼,说道:“陛下妙赞。陈胜能得陛下相助,实乃胜之造化。今日见国中子民,人人闻道心切,个个知善懂礼,真乃至善福地也。”
正是这时,见一位朝衣太监,提步跑来,拜道:“万岁,天竺上使求见。”皇帝闻后,先让太监退去,歉声道:“本想与先生、王弟、亲家痛饮几杯。如此看来,只好明日再痛饮了。”
王振笑道:“那天竺乃是上邦大国,自然不能失了礼数。来日方长,哥哥且去。”语毕,含笑礼送,皇帝把臂道:“不必送了,都是自家人,又是两步远。我还走的动哩。”
大众闻言纷纷欢笑,待目送真龙回宫后,王振道:“今日闻先生大道,我胸中心生仰慕不已。还请先生去小王府上一叙,再请教诲。”话后,躬身施礼,张锦等人闻言,也是拱手相邀。
希羽还礼道:“诸位诚邀,胜本不该拒。然,早晨离家之时,曾嘱咐拙荆:‘早些准备酒菜,别让我饿着了。’此时已到午时,想必她已做好等我,不如明日在去王府,品尝玉液如何?”
王振等人闻先生风趣,知道此乃婉言,便不在相邀。一番礼送之后,众人乘着马车,回了凝玉王府。他们回府后,管家已命下人,备好美食玉液。
正堂之中,王振、张锦等人,各分主客围坐一席。早早饥饿的小王林,不待诸长动筷,就抓起一只油晃晃的鸡腿,大口大口的啃起。大众见他贪吃的模样,也都是‘雷公震仓’,口中生津。
三杯酒下腹之后,王振看着贤婿,是越看越喜,暗道:“此子果然不凡。小小年纪就有君子之风,实乃天造。如此佳婿,断不能让外人抢去。”萧娘娘虽不知夫君心思,但也是面如花开,连连给百福夹菜。未时饭后,大众列坐堂中,细闻清茶。
张锦轻拨碗中绿叶,暗思道:“王府虽好,但不是久居之地。若是再住几日,难免会招些闲言碎语,辱我孩儿。”思道此时,放下琉璃茶碗,笑道:“贤弟。我看今日天高云淡,正是吉日。不如将我那些杂物,搬入小院可好?如此,也让福儿早闻先生教诲。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王振已明其意,点头道:“愚弟也有此意。福儿能早闻大道,正是你我一家之福哩。”赵、杨、萧三夫人纷纷点头,张锦欢喜与王振详谈起来,并唤来管家前去准备。
张百福见众人商量起迁移之事,想道:“下午无事,不如去太虚观礼见灵虚老师,请教些修道之要。”想定,对张锦道:“爹爹,孩儿已来国都两日。还未去太虚观,拜见灵虚老师哩。昔日老师曾叮嘱:‘若来国都,必到太虚。’孩儿见下午无事,想去聆听老师教诲。”话后,渴望的看着众人。
张锦抚须点头,说道:“福儿不提,为父险些忘记。昔日我们一家受仙师恩惠,该去太虚观拜见。但是今日搬迁,为父怕是不能随去,不如……”
王振提袖说道:“兄长,福儿说的在理。俗语云:到一方地,拜一方神。福儿既然已入玄门,理当去观中拜见仙师。若是兄长不便前去,不如让王立随去。这般,福儿既能闻仙师教诲,又能应了当日诺言,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锦听后喜道:“如此就麻烦贤弟了。”王振笑道:“一家人,莫说两家话。”语毕,叫来侍卫王立,命他备车同行。
王诗如拉着夫君小手,问道:“百福哥哥,能不能带我一起去?”王林跟道:“我也去哩。”百福闻言,目问诸长,见他们同意,就对二童道:“那妹妹要跟着我,不要乱跑,知道吗?”又对王林道:“林弟也是。”二童欢喜拍手,乖乖领诺。
临行前,张锦又嘱咐孝子,命他代自己致歉。百福点头记住,随后跟着王立,一同上了马车。
车内,见众人安逸,赤炎懒懒的躺在‘毒女’怀中,小王林美美的抚摸着兔耳。王立则好似立剑一般,坐在对面目不斜视。
张百福看着他,暗想道:“昨日他以凡躯,力压那青山虎王,甚是厉害。想来那人皇武艺,并非寻常拳法。我初入道门,老师只传妙法,未传道术。若是他那武艺可传外人,可学来做防身之用。”想定,拱手礼道:“王大哥有礼。我见大哥力胜虎王,又闻叔父说,大哥修炼的是人皇武艺。心中好奇,不知是何名,又有何玄妙?”话完,又是一礼。
王立连忙,说道:“福少爷有礼。昨日我也是险胜。在下所修的拳法名为《如意拳》,不过是庄稼把式,比不上玄门妙法。”
百福说道:“素闻轩辕人皇,乃是三皇之首。他所传拳法,必有过人之处。当初授拳之时,想必有一番典故。大哥何不说来听听,也好我们晚辈,瞻仰令先祖之荣耀。”
小诗如闻言拍手,说道:“是哩,王大哥就给我们说说吧。”王林、赤炎,也是好奇的看着他。
王立听他提起先祖,眉宇之间露出骄傲之色,礼道:“既然公主,福少爷想听,那在下就说说。”稍稍停顿一下,说道:
“话说上古逐鹿之战,沙场惨烈。先祖,少年披金甲,提刀随人皇。
一日校场之中,人皇亲自练兵,传授武艺。场中将士随人皇习练,打得规规矩矩,唯有先祖打得歪歪扭扭。人皇见后,散去众将士,留下先祖。
人皇曰:‘孤观你那拳法打的不如意,孤传你个如意拳法。’说罢,提拳打出,真是——拳拳见道,道道如意。
先祖观后不胜欢喜,连连拜谢。人皇打了三遍之后,让先祖试拳。先祖领命,一套拳法打出,如行云流水、如蛟龙入海、如雄鹰展翅,如猛虎归山。
人皇观后大悦,又传先祖修法。祖宗闻得如意拳法,勤加练习,沙场之上,如饿虎归山,斩杀敌军无数!人皇赐号如虎。天下平定后,先祖御甲归田,就将拳法传与我等子孙。”一语话完,面露骄色。
张百福眼放金光,诚心道:“不瞒大哥,小弟见大哥拳法,心里早有拜师念头,不知大哥拳法,是否能传与外姓?”
王立笑道:“我这拳法,倒不是什么仙法妙术,如何传不了他人?福少爷若是想学,在下愿意倾囊相授。只是练拳之道,在于打熬筋骨,凝练气血,其道甚是艰辛哩。”
百福敛袖拜道:“徒儿拜见老师。”王立连忙托住,说道:“福少爷折杀在下,若是少爷再行此大礼,这拳法就不教了。”话后,满目诚光的看着百福。
张百福将身一直,礼道:“既然大哥不愿受拜师之礼,那大哥也莫要称我少爷。不如大哥称我一声贤弟,我呼大哥一声兄长,如何?”
王立含笑礼道:“好!贤弟有礼。”百福欢喜道:“兄长有礼。”二人语后,对视一笑。
此后正是——
公主小王叫兄长,唤得将军少生疏。
一车之内皆嬉笑,就是马儿也欢呼。
话说灵虚道人正在后殿,品茶读经书,忽感眉心跳动,掐指一算,放下道经道:“今早听到喜鹊叫,不到夜晚客临门。”对左右的童儿道:“迎风、迎月,你二人去殿外等候张道友,将他迎来后殿。”二童领命,礼毕前往前殿迎接。
却说欢乐时短,不知不觉当中,马车已行到太虚观。观外多有香客,来来往往,拜神请愿。四人一兔刚下马车,便见两名,身穿八卦衣,头戴玄道冠的道童,快步走来。
二位道童迎面礼道:“迎风、迎月,见过张真人,诸位善人。老师已知真人将来,特派我二人前来迎接。”
张百福还礼道:“老师道法果然玄通,多谢二位道兄相迎。”王立等人也纷纷还礼。
迎风、迎月,闻百福唤他道兄,喜道:“张真人,诸位善人,请跟我来,老师已在后殿等候。”小诗如听二人又是异口同声,忍不住‘嘻嘻’笑起,见众人望来,连忙捂住小嘴。
百福等人一路朝后殿行去,途中看不厌的神仙画像,拜不尽的天地水官,燃不完的清香红烛,数不清的虔诚善民。
正是——
天水三官神仙像,风卷云烟上九霄。
口呼无量清香起,礼拜上仙降福缘。
迎风、迎月,领着百福四人一兔,来到后院殿前,喜见——
奇花仙草满园香,清喉灵鸟欢喜唱。
殿前池水群鱼舞,清波荡漾弄粼光。
好美景!果乃神仙所居,好一处世外桃园。四人享受美景,回神见主人头戴白玉簪,一身云白道衣,已在殿外等候。主客礼毕之后,灵虚将百福等人请入殿内,唤来童儿奉上香茶。
细观殿内,香木为椅,桃木为案,上刻花草灵木山,百兽龙凤吟。殿顶画有,群仙拜王母,万仙朝玉帝。四周墙壁镶入白玉,正中挂一宽三尺、高四尺的三清画像,画工精妙,圣像庄严。
众人诚心礼拜三清后,主客各归其位。
张百福礼道:“弟子昨夜入城,早晨又前去拜见大唐贤师,闻先生教诲。未能及时拜见老师,请老师勿怪。”灵虚抚须笑道:“经云:欲成仙道,先成人道。道友先受圣贤教诲,修炼人道,再来我这破观,乃是暗合经意,论理当赞。若是先来见我,误了人道,贫道倒是要怪罪一番。”百福礼道:“请老师指点”
王立闻言,欲起身回避,灵虚叫住道:“将军不用回避,贫道观将军:精气如潮,气血如烟,想必是修得肉身神通。我这末道,修道者可听,未入道者也可听,将军不妨听听,兴许还有些用处。”王立喜道:“多谢仙师,在下愿闻大道。”礼后坐回原位。
灵虚见众人聚精会神,抚须道:“欲求成仙先成人,神仙也是人来做。若是不明道理、不知善恶,少不日后因果缠身。到时,一个不小心,就魂入酆都城,到那里,阎君还要与你算算因果,更别提成仙之事。”说完,端起白瓷茶碗,润了润喉,又道:“若是你明道理,知因果、懂进退,祸来避之、福来迎之,仙道就已经入了一半了。经云:先要护得身不死,方能有缘入玄门。就是这个道理。然,这只是其一,其二要积累功德,若是只知护身,而不积功德,三灾一来,悔悟晚矣!”
张百福、王立有所明悟,赤炎也是暗暗点头,王诗如、王林二人尚在幼年,又不似百福两世为人,所以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百福闻灵虚提到三灾,又问道:“不知老师所说三灾,都是哪三灾?”灵虚闻发问,点头道:“所谓三灾,正是雷、火、风三灾,乃修道之人必经之劫。三灾一过,便入了真流,成就真仙。到时——周身无漏似琉璃,元神劫满抱混元。若问今生寿几何,双手指地又指天。”话完,抚须而笑。
张百福、王立二人听后本要发问,这时王林道:“请问老师,那到底能活几岁哩?”王诗如拍着其弟脑袋,骂道:“笨,真仙自己也不知道,让你问天父地母哩。”王林摸着脑袋,‘哼哼’的看着姐姐不在发话。
灵虚笑道:“公主果然有慧根。成就真仙虽与天同寿,但修来不易。须知天道昭彰,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若是不修善因只种恶果,雷火风三灾一到,必将你犯下的罪孽加身与你,到时雷更威、火更旺、风更利,**凡胎,如何度过那三灾?反之,若行善积德,天道必有功德护身,到时三灾不但伤不得你,还帮你炼去肉身杂质,助你练就琉璃法身,真仙元神。”话锋一转,严肃道:“这便是天道之妙处,赏罚分明,善恶有报,尔等谨记。”
张百福等人闻后连连称诺,王立问道:“仙师可修成真仙?”灵虚谦道:“贫道,道小德浅,空活百年。如今只过雷劫,刚到炼虚合道之境界。”王立礼道:“想不到老师已是陆地真仙,果然是道德真仙。”
灵虚笑道:“将军妙赞,贫道当不起‘道德真仙’。”百福心中不解,问道:“请问老师,恩师传我道法之时,只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并无提到陆地真仙,请老师指教。”
灵虚点头道:“虚空道友走的匆忙,尚未向你说明。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不过是入门之境。炼虚合道之后,天道会降下雷劫,以做考验。渡过雷劫,便成为陆地真仙。地仙之上,还有太乙天仙、太乙真仙、太乙玄仙、太乙金仙。入道难,修道更难。故此道友切记,时时省身,日日明心,莫要误入歧途,自毁道果。”说完又道:“然,在金仙之上还有两重至高之境,一曰大罗仙、二曰混元仙。以上两种,乃是天下道人之渴望。那大罗仙,非大善、大智、大毅、大德之人,不可修成。那混元仙更是难、难、难,须得天道认可,方修得混元道果。乃是至善、至慧、至毅、至德之圣人,万劫不消,永世不落。开天辟地以来,只有六位。”
张百福礼道:“恩谢老师教诲,修道成仙,果然是一路坎坷。百福必谨记老师金玉良言。”灵虚闻他字字见心,声声见诚,抚须点头。小诗如好奇问道:“老师,都是哪六位圣人哩?”百福等人也是望着灵虚,竖耳倾听。
灵虚敛袖起身,对着三清画像诚心一拜,转身道:“这六圣,一曰太清道德天尊、二曰玉清元始天尊、三曰上清灵宝天尊、四曰大德至善娘娘、字金玉、句句良言,心中深受感动,恭敬道:“百福定不忘老师教诲。”说完,又要行大礼,忽被一阵清风凭空托住。
灵虚笑道:“道友小小孩童,哪里来的这些礼数,到似那君子国人。若是日后道友每日礼问,贫道怕是要被道友‘礼杀’。”张百福面红道:“百福怕礼少真人怪,所以礼数多了些,老师勿怪。”话后,又要行礼,随后忽想起灵虚说的话,又将手放下,感觉掌心阵阵发汗。
灵虚观他面红似碳,笑道:“俗语云:礼多人不怪。这话倒是不假,但道友既然入了玄门,何不洒脱一些?礼言只在其表,心到即可。”张百福恍然醒悟,学着道人打了个稽首,说道:“多谢老师点醒。”灵虚提指笑道:“你这童儿,倒是去的也快,学得也快。”
百福笑道:“还不是老师点醒?”灵虚闻后抚须而笑,王立暗想:“百福贤弟果然不是寻常之人,如意拳传于他,倒是不会错。”王诗如欢喜拍手,嬉笑道:“是哩,哥哥懂得最多哩。”王林满眼期待的拉着姐姐,说道:“姐姐,姐姐,我也懂得多哩。”说话间,小手又偷偷的摸了摸赤炎兔爪,火兔后爪一蹬,惊得他收回手臂。
王诗如一指点在弟弟额头,赶道:“去去去,你懂得如何哭哩。”话还没完,王林已经是‘珍珠入海’。二人童声童气说话,惹得灵虚三人发笑,之后灵虚又讲些修道趣闻、仙凡轶事,听得众人欢喜忘时。
欢乐时短,灵虚见天色暗淡,抚须道:“这金乌已西下,道友再不回去,员外、王爷怕是要派人来寻了。我看来日方长,今日不如就到此,明日你我再评茶论道,如何?”
四人正听得意犹未尽之时,闻善师请言,心骂金乌离得快,暗怨狡兔来得早。
张百福点头礼道:“明日在来闻老师教诲,百福就先行告退。”王立等人也纷纷行礼告退。灵虚对左右童儿道:“迎风、迎月,你二人代我礼送张道友,和诸位善人。”迎风、迎月闻命,礼送四人不提。
再说百福等人上了马车,王立对百福道:“员外爷怕是已搬入院中,以愚兄之意,不如先送贤弟去回府院,后我在送公主、小王爷,不知贤弟、公主、小王爷意下如何?”百福点头道:“还是大哥想的周全,就以大哥之意。”王诗如挠了挠赤炎肚皮,翠道:“我听百福哥哥的。”小王林拉着姐姐袖角道:“我听姐姐的。”
夕阳余晖之下,马车朝着张百福新居行去,透过窗外,见城内家家升起了灶火,挂起了红灯,空气中燃木之味,和桂花清香混杂,闻之神爽,舒畅不已。
正是——
燃木好似人间味,桂花清静有灵香。
混杂犹如天仙配,真似广寒舞霓裳。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