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妾难为》016挑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第一次经历明目张胆的买卖人口,这让李月娇很不适应,不仅内心抵制,就是胃口也开始不难受,好像吞了一只苍蝇,咽不下吞不出来。

不是土生土长的人,看样子还需一段时间适应。

从椅子上站起,急急走进厅里,坐在那喝了几口凉茶,方才觉得好些。

王嬷嬷与兰香忙追了进来,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小姐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李月娇也不知该怎么说,只是眼睛望着前方,一脸的不虞。

王嬷嬷想了一会,给兰香递个眼神,先让她下去,然后拉着李月娇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小姐,老奴想说两句,小姐听听,看老奴说得在不在理,要是觉得不对,就当老奴没说,你看可好?”

李月娇只好点点头,表示洗耳恭听。

“小姐,你今年已经十一岁,再过一两年,小姐就要到议亲的年龄,大老爷这样疼爱小姐,一定会给小姐找一个好人家的,出嫁之前,咱们陪嫁的人手够,大夫人将无法塞人,嬷嬷之所以现在买丫鬟,就是要给小姐培养几个只近人,到了婆家也好有个帮手,”王嬷嬷将买人的目的说了出来。

李月娇不由得脸色涩然,虽然前世经历过一场婚姻,但是这一世自己现在才十一好不,怎么一下就谈及到婚嫁了呢,这也太早点了吧。

哎….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也很低,导致人的寿命短暂,再加上社会的不安定,生命有时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所以,为了保证子孙后代能快速延续,当少男少女刚发育好,就开始承担传宗接代的任务。

自己是个庶女,依照整个社会的大框架,作为祖父二品大员,父亲四品官吏的庶女,去官宦家做妾的几率不大,一般的情况会与某贵族或世家联姻,嫁给这些家的庶子,其次是嫁给没有家族没有世家名望的小官吏。

其实,作为一个现代灵魂的人,最希望的是后者,毕竟家境简单,生活自由些,对于未来丈夫也好掌控,即使丈夫有了妾室或通房,自己跑路也容易些,和离和被休是不敢想的,李家为了名声,也不会准许,再说,一般家庭也不敢啊。

是啊,王嬷嬷说的很对,未雨绸缪,是该给身边配备几个得力的人手,要是未来那个鸟人,抬进一堆妾室,自己也能独善其身,就是跑路也好有个人安排不是?

想到这,眼里露出一丝的了然,然后对王嬷嬷说:“嬷嬷,我明白了,咱们去挑人吧。”

说完,站起,往院子里走去。

这些被贩卖的人,一共有六个女孩,年龄有大有小,最大的在十七八左右,最小的在八岁上下。

人牙子一一将女孩推出,然后口若悬河的介绍着。

十七八的那个女孩,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通房,因争风吃醋被主母卖掉,这样的人不在选择之内。

两个十?”

“奴婢叫孟岚,”女孩清脆的说。

“多大了?擅长什么?”王嬷嬷接着问。

“十一岁,会些女红,也认识些字,”女孩回答道。

王嬷嬷没有再问,而是给人牙子递个眼神,人牙子马上介绍说:“这个孟家丫头,是从悬壶县买过来的,后面站着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她的父亲,一个是她的哥哥,他们条件是,要买就买一家人,他们不想被分开,在悬壶县,为了给她娘治病,才卖身为奴的。”

为了治病,全家卖身为奴?那由谁来照顾病人?看样子女孩的母亲已经不在了,他们也是有故事的人,不过,她的父亲和哥哥自己正好能用,女孩认字,男孩也一定认字,他们的爹爹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人才还真缺少,李月娇望着那个女孩琢磨着。

见李月娇没有说话,人牙子以为不太满意,就又将下一个女孩推出。

这个女孩年龄九岁,叫刘小花,是存正的贫苦家孩子,没有在大户人家当过下人,刚刚买过来,犹如一张白纸。

小花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不大的眼睛里蓄满泪水,吓得都要哭了。

人牙子怕她将自己整个“产品”的质量毁了,忙将她推进人群中,然后,将那个八岁的小女孩拉出,开始推荐。

八岁的女孩叫童二丫,虽也是穷苦出身,但是比小花胆大些,也紧张,尽管声音颤抖,但能将回话说的很完整,表现的还算让人满意。

接着就是三个嬷嬷,其中一个姓张的嬷嬷,自称特长是会做饭。

这一条,让李月娇和王嬷嬷眼光同时一亮。

王嬷嬷做饭只能说是一般,常常因自己的厨艺不好,让小姐不能多吃些而长吁短叹。

要是这个嬷嬷做饭好吃,可就将王嬷嬷的窘境解除了。

剩下那两个嬷嬷,蔡嬷嬷还好,说话利落干脆,那个与先前刘嬷嬷一个姓的刘嬷嬷,却老实的囔囔说不出什么话来。

女的筛选过了,就剩下那爷俩。

中年人不卑不亢的介绍自己说:“小人姓孟,名浩然,是悬壶县人,由于妻子突生重病,为了给妻子看病,只好卖身为奴,小人识字会算账,曾经自己做过买卖,小人的身边这个男孩,是小人的儿子,叫孟鸣,今年十四岁,也识字会算账,曾经跟着小人打理过家里的生意,希望小姐能看中小人一家,并一起买下,小人将不胜感激,一定会用心做事,回报小姐的大恩大德。”

悬壶县,还有这样一个县?不是有悬壶济世这个成语吗,那么悬壶县应该出神医才对啊,李月娇胡思乱想着。

全部介绍完了,王嬷嬷扶起小姐走回厅堂,开始与李月娇商量,留哪几个人。

王嬷嬷的意见是那三个嬷嬷全都留下,然后留下小花和童二丫做粗使小丫头,等大些,观察后,在升为二等丫鬟。

对于孟岚很是喜欢,只是还要买下她的父兄,可是小姐的后院也不能安排男人不是,所以,就犹豫着不知怎么办。

兰香也觉得孟岚好好培养,是个大丫鬟的材料。

最后,李月娇拍板:“三个小丫鬟、三个婆子还有那父子俩全都买下,其余的让人牙子带回去吧。”

王嬷嬷正要问小姐,那父子俩怎么安排,兰香脑子快,替李月娇解疑说:“小姐一定看中那父子俩会认字算账的特长,是不是要安排在作坊那里?”

李月娇点点头说:“嗯,不过,不是作坊,是铺子。”

王嬷嬷这才明白过来,高兴的走出厅堂,与人牙子讨价还价去了。

一群下人的住处安排好了,又让这些人从里到外清洗干净,然后开始分工培训。

先前梅香和兰香是大丫鬟的份例,小鱼和小菊是粗使丫头的份例,梅香带着小鱼出去创业去了,只剩下兰香和小菊。

王嬷嬷就将小菊提升为大丫鬟,并改名为菊香。

孟岚由于认字,被安排到小姐身边,成为二等丫鬟,改名为墨香。

二等丫鬟还有杨斌的女儿杨耀荣,改名叫榕香,只是没有跟她签订卖身契,以自由身身份伺候小姐,领着二等丫鬟的份例。

小花和二丫由于年龄小,就承担粗使丫鬟的任务,小花没有改名,二丫倒是给改了,叫小童。

张嬷嬷做的一顿饭,让大家试吃,结果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大院开始有了专业厨娘。

那两个嬷嬷,一个姓蔡,一个姓刘,顶替马嬷嬷和陶嬷嬷的角色。

又过了两天,大家安顿好,孟家父子,拿着李月娇亲笔写的一封书信,去安平都城找杨斌去了。

信很厚,里面还有凉皮店加盟的规划书。

大院乱了几天,慢慢变得平静,大家各负其责,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时气进入盛夏,骄阳似火,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凉皮销售的旺季也随即到来。

这天清风顶着大太阳到了,马车上装了几篮子水果,还给李月娇带来一些书籍,另外还有两幅画。

李逸还以为自己女儿还是喜欢绘画呢。

月娇翻了翻那些书,发现有好几本游记类的书,让她欣喜万分,她要挑一个好地方,一旦逃跑就到那个地方隐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