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二十章备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氏除了教给增云做女红之外,还把她拽在身旁做所有家务,生怕自己不在身边增云不能照顾好自己。

增云一瞧赵氏这个样子,就赶紧对赵氏说道:“娘,咱们明天就买些下人来吧。在您出嫁之前,还得熟悉熟悉呢。”

以后自己不在身边,买了下人照顾着也好,赵氏同意了,两人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买人。

第二天,先是媒氏领着一队小厮前来,奉上合婚结果,说是:男女和谐、子孝孙贤、有福有禄,乃上吉之配。

然后媒氏递上海家定贴,张奶奶也将这边的定贴交给媒氏。

最后媒氏说道:“海家请了吉期,说是本月十二就是这段时日最佳日子,虽然有些赶,但海老夫人希望赵家能同意。”

张奶奶当然希望赵氏尽快嫁过去,这身孕时日可不短了。就装作犹豫的样子,然后说道:“既然这段时日此日最佳,那就定在此日吧,嫁妆我们尽快置备。”

后面又有小厮奉上另外一只活的大雁,一份聘书并一张礼书,小厮后面有挑夫挑着十八抬聘礼。

只见礼书上写着:聘金一两黄金、完毕,又有杂货铺子的伙计送来六个箱笼,里面装的是红色的花瓷瓶两件、蓝色的花瓷瓶两件、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说是应要求配备的)、上好瓷质茶具一套、铜盆两个、银碗四个、银盏八个、痰盒一个、银盘子四个、小碟一对、桃木梳子一匣、各色刷子一匣等八十三件,这些也被赵氏放在了前院东次间。

今天已经八月初七,三人忙完这些已经到了巳时初刻了,又一起去找牙侩买人。

在牙侩的院子里,站了二百十来人,其中有十九户人家。

张奶奶站在旁边基本没言语,这下人是为赵府买的,需要赵氏母女相中才行。

赵氏向提出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女子女红好,做过管事儿,会做饭,照顾过产妇,带过孩子,服侍过老人等;男子种过地,养过牲口,做过管事儿,做过账房等。而且最好在大户人家做过,历史清白的。

牙侩就按照簿子找出来一百来人,十二户人家。

下面赵氏有些不知所措,这些人,哪些是能干事儿的,哪些是忠于主子的,不好判断了。

增云则没有急着问话,而是在旁边观察每个人的神情举止,发现在被牙侩淘汰的那些人中有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女孩和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儿的举止神情很规矩,不卑不亢、神色谦恭、不急不躁、眼神率真清澈。增云就上前让两人出列先站到一旁,两人不喜不悲,很是稳重。

而牙侩找出来的这些人中,增云个子比较矮小,能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脸上表情,此时自家母女二人穿着布衣,有些人明显露出不屑神情,还有那举止傲慢的、眼神乱转的、举止不规矩的、还有眼神里有算计心思的所有这些人直接拍死,让他们回到后面那些人中去。

这样剩下的就都是举止有礼规矩、神色谦恭、不卑不亢的人,增云觉得这样的人才会对主子忠诚,做事憨厚正直。这些人还有三户人家和八名年轻丫鬟和五名婆子。

增云和赵氏经过商量,仔细询问了这些人的经历,选定了三个十三四岁的丫鬟、两个婆子、两个小厮和一户人家,其中包括刚才增云选出来的那个女孩儿和男孩儿。

这户郭姓人家在州府官员家做过,因为这位官员要进京赴职,而这家人当时还有老人,老人不愿离开故土,就回到凤来镇等待发卖,没想到前几天老人故去了,现在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八岁女孩儿。男人在这位官员家管理过庄子,农忙时还种过地,后来在前院做过管事儿。女人在官员家做绣娘,一手女红不比赵氏差,也会绣双面绣,照顾过产妇、小孩儿和老人。这个小女孩儿模样乖巧机灵,也会做些女红。

两个婆子都照顾过产妇、小孩儿和老人,也都会做饭,做过内院管事儿。

三个年轻的丫鬟有一个会做饭的,一个会女红的,一个会记账的。

两个小厮一个会记账的,另一个就是增云在被牙侩淘汰的人里找出来的那个种过蔬菜和瓜果,还养过牲口。

最主要的这几人都能读会写。

赵氏让这些人签死契时候,所有人才知道这是知县大人要迎娶的夫人在买人,牙侩马上换上谄媚的笑脸,其他那些对赵氏母女怀有不屑之心的人都后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