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像一本游记,我会找寻它的谜语……
F。无弹出广告小说 I。R。《月牙湾》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日晴天
烟台山医院
值班护士推着一辆小小的轮椅,慢慢走出了病房。
病房上,一个年轻的妈妈,脸色略显苍白,但还算精神,头发随意披在周围,身上一件色彩单调的病号服,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襁褓。襁褓中的孩子,正在睡觉,稚嫩的嘴角还挂着口水的痕迹。整个轮椅散发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病态美感,很柔弱。
但是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年轻妈妈本人,是个很坚强的人。
年轻妈妈的眼神一直盯着孩子,不在意轮椅一直推出了很远,推出了医院,待他回过神来,眼前已经换成了烟台海湾标志性的石雕,还有一排排海风侵蚀依旧的青石座椅外加铜绿色覆盖的海边,当然最显眼的,还是那标志性的海浪,一排排卷着花白,拍打着沙滩。
海浪从遥远的地方给炎炎的夏季送来了丝丝凉爽,当然一并而来的,还有守望远方的人从略带腥味的海风中读解出的思念。就像是泪水,咸咸的,甜甜的。
年轻妈妈的眼神,不再盯着孩子,而是,看着眼前的碧海蓝天,发起了呆,很显然,陷入了浓重的回忆。
每次,丈夫出海前,不论离得多远,都会努力靠着船舷,对着自己招手,脸上挂着的,永远是那誓要征服海洋的心还有温和的笑容。
如同今天,她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总是在万里之外的大洋上,和她彼此心照不宣的把心思抛进海风中,带回对方所在的地方。每天晚上,和海风对话,就成了他俩交流最主要的手段。
卫星电话也好,不过丈夫说了,用电话太不浪漫了。最浪漫的事,就是两个人身居异地,用不常见的方法联系,给彼此留出时间和距离,异想天开的去品读对方的思念,这样的联系最有爱了。
她还想起了和丈夫照过的唯一一张艺术照片,两个人相互依偎在一起,她的手中捧着一束花,两个人的脸上都是幸福而满足的样子。背景则是一片唯美的西式庄园,翠绿色的草坪上,还散落着扎着花纸带的洋酒瓶,远处的树干弯弯,秋千徐徐随阳光细腻了整个远处的湖岸。
那是她这辈子照过的,最美的照片。
“柳姐,您丈夫他……又出海了?”
身后的小护士小心翼翼地问,生怕哪一句说错会刺激到她。
“嗯……”她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表示对护士的问题并不是十分感冒。
年轻妈妈姓柳,小护士虽然称呼她柳姐,但是妈妈本人年纪并不大,似乎就是一个刚结婚不久的小妻子。
关于柳妈妈的丈夫,包括病房护士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的不多,只道是一个海员,几乎天天都要出海,至于出海去干啥,远洋捕捞亦或是科研勘探,对此人们均一无所知。对于柳妈妈丈夫的印象,也仅仅限于,产房外一个满是疲惫的身影,黑色的夹克衫里包裹的是一个看似坚强实则脆弱的灵魂,举手投足间弥漫着大海的味道,但却没有大海的宽广。
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产房里的其他孕妇病患,私底下都议论纷纷,感叹柳妈妈的命苦,批判她丈夫的无情。这些流言蜚语自然或多或少地流进了柳妈妈的耳朵,不过她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几乎从未表过什么明确的态度。也没有多少人去问她,一方面因为柳妈妈刚生产不久身子骨弱,另一方面,柳妈妈平时总是静静的,偶尔和其他人说几句话,但是只要一提到家庭就会打住闭口不言,一来二去,人们也都知道,其实柳妈妈也不喜欢别人去问这种问题。
今天推柳妈妈出来散步的护士,姓唐,都称呼她为小唐。
小唐负责柳妈妈的产房,和柳妈妈呆的时间长了,也就熟悉了,说话自然不太拘谨。今天看柳妈妈的心情还好,就问了她丈夫的几个问题,虽然柳妈妈回答地不是那么热情,但也没表露出被冒犯的不满。
“柳姐,我……其实还想了解一下……”
小唐推着柳妈妈在海边转了一圈,柳妈妈一直盯着远处的海平面,海风吹乱她的发丝也毫不在意。
“嗯?”
“柳姐……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转院?原先您在毓璜顶医院那里……那里的条件其实不错的……”
柳妈妈此前已经有了两个孩子,都是毓璜顶医院负责接生的,后来不知为何,第三个孩子在毓璜顶医院生下来之后没几天,柳妈妈就要求转院。很多人都不解,个中缘由也只有她自己一人知道。
听到这个问题,柳妈妈的嘴角居然流露出一丝笑容,看来这个问题不经意间勾起了她过往的美好回忆。
“其实,没什么,因为毓璜顶医院的窗外,看不到海……”
小唐对这个回答颇为惊讶,这实在是过于别具一格的理由。医院建在市中心,窗外风景的自然味道当然不会很浓,但作为主要理由,也太过于牵强了。
柳妈妈感觉到了小唐的不解,她顿了顿,低下头抚摸了一下怀里的孩子。夏日的海风,依旧比较清凉,孩子被风吹醒了,正在瞪着两只可爱的大眼睛甜甜地看着她。她在孩子额头印上一个吻,然后重新把目光放回海平面,遥远的海天交接处,颜色慢慢变深,港口外,一艘轮船正要起航。
“因为,爸爸告诉我,有海的地方,就有希望。”
很抱歉各位读者,因为作者尚有学业在身,因此更新无法及时,请见谅,谢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