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民工的五彩生活(上)》第十一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医药化工、电子、建材、食品加工四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能源、纺织、机械三大传统产业,形成了“4+3”工业经济特色板块。无弹出广告小说 医药化工业——以精细化工、成品医药为重点,发展高浓度化肥和生物制药,重点支持宜化楚星、大江、宜昌鄂中化工、宜昌欣龙、东阳光医药等企业发展。目前已形成年产108万吨酸、24万吨合成氨、75万吨复合肥、3800吨医药制品的生产能力。建材业——大力发展高标号水泥、中高档卫生洁具和墙地砖,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重点支持宜昌华新水泥、惠宜陶瓷、首佳陶瓷等建材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已形成水泥450万吨、490万件高档卫生洁具、300万平方米中高档墙地砖的年生产能力。电子工业——依托东阳光化成箔、新京都电子公司,发展化成箔、PTC电子元件为主的电子材料,培植电子元配件、网络器材、教学设备等产品的开发。食品工业——以浙江丰岛、宜红茶业、天峡鲟业为依托,重点发展以软饮料、罐头为主体的食品工业。目前已形成年产2。5万吨罐头、4200吨精制茶的生产能力。机械加工业——以船舶制造、输送机械、机械配件为重点,已形成年造船8。5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纺织工业——以清河股份、南清纺织、宜昌欣龙熔纺为代表的纺织骨干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开发适用型纺织产品,提高服装制造水平。能源工业——重点发展东阳光火电厂,支持化工企业余热发电项目,提高水电、煤炭企业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

2、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全市规模企业达到10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其中过10亿元的3家,过5亿元的4家。税收过千万元的达到8家,过500万元的6家。省级高新技术达到9家。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34家,出口商品达到7大类20多个品种,出口额达到7500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0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69万美元。

3、形成陶瓷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四大分区,聚集规模企业81家,2007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00。5亿元、销售收入98亿元,实现税收5。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发酵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在全省92家县市区工业园中,综合考评排名第一位。

4、创建1个国家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级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51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6个企业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共组织实施了64项科技攻关项目、88个技术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154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4个,申请专利67项,授权专利20项。东阳光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红霉素发酵工业用菌种改造和过程优化控制技术”,被列入“十一形分开。除公路引桥外,均为平坡直线。载重铁路等级为中—24级,桥定等级为中-22级公路桥为汽-13级。桥下可通大型客轮,在水位为54。4米时,通航净空18米,净宽120米。大桥的建成,使焦枝枝柳铁路连成一线,成为中国第二条南北铁路交通干线。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在宜昌市境内跨越长江经湖北省西段进入重庆市的特大型公路桥梁,桥址位于宜昌市江河段虎牙滩。主跨跨度为960米,桥宽30m。其单跨跨度居国内第三。

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香客岩水电站、熊渡水电站等水电工程。其中以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规模最大。由混凝土重力坝、河床式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组成。大坝全长439。5米,最大坝高57米,总库容5。36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80米。电站安装三台单机容量8。4万千瓦水能发电机组。

八达岭饭店的呜凤阁,推出龙凤飞舞的蒸鸭、蒸鸡、蒸魚,扣蒸丸子、扣蒸排骨等,远安呜凤冷水米晶莹剔透。

远安县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居宜昌市之东北。地跨东经111°14'~111°52',北纬30°53'~31°22'之间。东、东南与荆门市、当阳市毗连,西南、西与夷陵区为邻,北同保康县、南漳县接壤。县治鸣凤镇东距省会武汉市355公里,西南距宜昌市117公里。县境东西横距61。3公里,南北纵距54公

里。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折合1752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109公顷,占总面积7。48%;山林面积125247。5公顷,占总面积71。5%;水面面积5667公顷,占总面积3。23%;其它用地面积31176。5公顷,占总面积17。8%。

了解远安,从这里开始,万物有源。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远安处沮水之中,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东向西,分别与荆门、当阳毗连,与宜昌为邻,与保康、南漳接壤。这里,山谷险隘,沮漳流通,在万山之中,为四固之地。全县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鸣凤、洋坪、荷花、旧县、花林寺、茅坪场、河口六镇一乡。到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9。53万人。

春秋战国时远安属楚国封地。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置县,以其临沮水而得名临沮县,属南郡,直至东汉。三国时隶属襄阳郡。东晋隆安末(公元401年),因县城迁建于旧县亭子山上而不再受沮河水患之

扰,故改临沮县为高安县,仍隶襄阳郡。南朝宋初(公元420年)为汶阳郡治,齐梁因之。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取“永远平安”之意,又改高安为远安,隶属峡州。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隶荆州夷陵郡。唐初(公元758年)复夷陵为峡州,属山南东道,远安仍隶属峡州。后唐初年,远安曾并入南平国(即荆南)。宋代仍以远安属峡州夷陵郡,隶荆湖北路。元升峡州为路,仍领远安,隶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远安。清初因之。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属荆州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为直隶州,改远农瞩荆门直隶州。民国期间远安始属襄阳道,继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远安县是湘鄂西苏区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48年8月6日远安解放后,在南漳金襄坪成立爱国民主南远县政府,属江汉军区当阳专署领导。1949年5月下旬,远安南漳分治,远安改属宜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宜昌专署),仍辖远安。1961年6月恢复宜昌专署,原辖区不变。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远安属宜昌市人民政府至今。

远安虽然是湖北的一个山区小县,但自然条件却比较优越,次高山、丘陵、河谷冲积平畈兼而有之。西北部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38。6%,东部丘陵占总面积的38%,中部河谷冲积平畈占总面积的23.4%。境内最高点太平顶也不过海拔1325。1米,境内最低点雷打岩只有海拔76米。远安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有占全县71。49%的面积为山林,森林覆盖率达65。41%,人均占有林地9亩,是湖北有名的“林海”,是全国红发薄皮马尾松的采种基地,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也是“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远安的“垭丝”中外驰名,鹿苑茶闻名遐迩,香菇产量成为在南五省第一县。境内已发现矿点40多处,而以磷矿的藏量大、品位高而成为化工部定点生产基地之一。水资源也比较丰富,除过境客水沮河、漳河、西河外,还有43条溪流遍布全县,既有利于农田灌溉,又有利于小水电的发展,早在1989年,远安就成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初级阶段达标县。

远安历史悠久,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留下许多古文化遗迹,远至新石器时代以及周、汉、三国时期的古化石。各种古迹、古墓、兵器、陶器、瓷器、铜器、货币以及南襄古城垣、古陶井等,近至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使用过的兵器、书写的标语、遗物、遗址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远安的淳朴民风和不畏强暴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明、清时期,远安曾是农民起义军的活动地区之一。大革命时期,远安创立了原宜昌地区最早的农民自卫团;发动了威震鄂西的瓦仓起义,建立了原宜昌地区第一个工农政权--瓦仓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原宜昌地区第一支人民武装--鄂西挺进大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陈海涛、吴永德等355位先烈为革命牺牲。抗日战争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有1460余名远安籍抗日将士、民夫和平民百姓在战火中殉难。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远安人民的优秀儿女有65人光荣献身。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又有周建荣、杨先华等英雄模范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

远安在科教兴县中,凭借县内部属企业的科技优势,努力创建并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磷化、林特、丝绸纺织、汽配、陶瓷建材、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使远安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求编辑指点,修改,校正,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