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春》第十二章 婚事疑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请牢记 ) ( 请牢记 )这边采买丫头的事儿,自然也瞒不过刘氏那边,人伢子前脚刚走,韦氏后脚就来了,领着几个丫头拎着食盒,也不提别的,只说是刘氏给舅太太加菜。

进屋寒暄了几句,看见陌生的丫头这才问:“呦,我今日没来,倒是多了几张生面孔,这都是谁家送进来的啊?”

“我今个儿刚买了送我小姑和庆儿的。”黄氏笑眯眯地说,“她们娘俩都太过老实,又全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子,说什么孤儿寡母的要不得那么多人服侍,巴巴儿地就把人都打发了出去,身边只剩下那么两三个丫头伺候着可怎么行,我也懒得劝她们,直接叫了人伢子进来买几个放着,我就不信我这张脸摆在这儿,她们还敢再给发落出去!”

韦氏早就准备好了一串说辞,谁知刚提了一句就被黄氏不动声色地噎了回去,只能干笑着说:“都是庆儿这孩子太小意儿,我们这样的人家还能缺了服侍的不成,倒是劳烦舅太太费心又破费。”

钟庆春丝毫没给她脸面,听了这话直接道:“婶母这话说的,我倒是真不想麻烦了别人去,可家里的人我使不动也不敢使,倒是外头买来的,卖身契都捏在我自己手里,用着放心。左不过调教好了,再送两个给二妹妹就是了。”

韦氏被弄了个老大的没脸,在屋里也坐不住了,起身儿告辞了出来,气得直扯帕子,恨恨地说:“这小蹄子越发不识抬举了,给脸不要脸的!”

倒是她身后的王妈听了这话轻声道:“太太,昨个儿江婆子的儿媳在院子里跟衫儿说话,说跟着孤儿寡母没前途,倒不如赶紧寻个借口另寻出路……若是这样倒也算了,谁知道二姑娘偏又被人挑唆得闹去夫人跟前儿,若是有大姑娘在也就罢了,偏大舅太太也在,弄了老大一个没脸……俗话说泥人儿也还有三分土性儿,更何况大姑娘也不是个任人拿捏的。”

韦氏这才知道了缘故,沉着脸说:“有这么回事你怎么不早说,害我白白的过来把脸搁在地上让她踩。”

王妈赔着笑说:“太太,奴婢这也是刚在院子里打听的,提前哪儿知道呢!”

“我说怎么好端端老太太罚了她禁足抄女则,还哄我说什么打了东西。慧儿房里的人越发不像话了,整日里弄这些欺上瞒下、挑唆姑娘的勾当,也该好好管一管了。”

韦氏带着气回去以后,到钟慧春屋里将一众丫头婆子好顿责骂,屋里的妈妈和大丫头都罚了月钱和米粮,小丫头们也打骂了几个,把钟慧春怄得心窝子疼了一夜,却不觉自己做的不对,心里越发把庆春记恨上了。

因着钟老爷子不日就要回府,家中上下都很是安稳了几日,钟庆春自是乐得在房里陪伴齐氏,闲暇时候跟齐乐婷一起看书写字,日子看着过得安逸,只是派出去的人一直都查访不出贵叔的下落,让她很是悬心,一日三次地打发青芙去找金松询问消息。

青芙每日还要到厨下、园子里各处闲逛一逛,打听些小道消息回来给钟庆春听,一时间忙得团团转,屋里的事儿倒是大半都交给了如卉伺候。

老爷子回来的前一日,青芙在大厨房听两个婆子念叨,说那日到刘氏屋里取午饭的餐盒餐具,正遇到有客在,趁机听了一耳朵却是给钟庆春说亲,说的是吏部正,忙把人都打发了出去,拉着她到里间榻上坐下,自个儿急得不行道,“姑娘,您怎么还有闲心教丫头识字!”

“好端端的这是怎么了?”钟庆春挑眉问道,发觉青芙似乎是哭过,眉头立刻拧起来道,“谁欺负你了?”

“奴婢让金大哥出去打听过了,那王郎中今年已经三十七岁,膝下儿女不管嫡出庶出的都有了好几个,长子今年都已经十三。而且他从来就不是个正派的人,家里的丫头、媳妇子,外面的粉头伶人……反正只要是个平头正脸的女人,他都不撒手,家里小妾姨娘住了好几院子,原配给气得卧床不起,前年刚殁了,如今又想要说亲……”青芙说到后面急得直跺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姑娘,您怎么都不知道着急呢?”

“若是当真要议亲,也不是她一句话就能成的,且不说老太爷那边能不能允,再怎么不济也得找娘一起商议,断没有这么悄无声息地就定亲的道理。”钟庆春口中安慰着青芙,自己心里却也是有些憋闷,如今根本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己却也只能见招拆招,这种被动挨打的日子,过得实在是没安全感,却还是得逼着自己冷静分析,“若是别人说来诓咱们的,岂不是就这么平白地上了当,露了马脚给人家?以不变应万变才是道理。”

青芙听得不是太懂,但也知道庆春素来是有主意的,不敢多言,只诺诺应了,自己出去寻了采蓉唠叨。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我急得火上房,姑娘跟没事儿人似的。”青芙坐在廊子下,揉搓着手里的帕子抱怨。

“你跟着姑娘也不是一两日了,没见你沉稳怎么愈发急躁?”采蓉忍不住说她,“姑娘从来都是那样的性子,心里再急面儿上也不愿意露出来,你还在跟前儿叽叽喳喳的,岂不是给她添堵。”

“我……我这不也是替姑娘着急嘛!”青芙声音顿时就沉了下去,垂头耷脑地不再吭声,随后的几日果然稳当了许多。

这日有下人来报,钟老爷子的车驾已经过了通州,快要进入京畿的地界儿,家里顿时开始张罗着收拾迎接老爷子回家,黄氏就准备收拾了东西回家去了,临走前这晚拉着庆春道:“好孩子,若是有什么事儿,一定要打发人去跟家里说,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你娘不是个能商量事儿的人,但大舅母对你的心,就跟对乐婷是一样的,你可要把我的话搁在心里。”

“舅母都这样说了,我若是还推脱岂不是我不知好歹,其实我心里倒真有件事想烦劳舅母,只是觉得难办,就也一直没想好如何开口。”钟庆春神色间有些纠结地说。

“难办不难办的,咱们一起想法子,总比你一个人憋着要好,只要是咱家能做到的,定然不会亏待了你们母女。”黄氏满口答应。

“娘身边的董妈妈……舅母应该也有些知道的,说忠心谁也比她不过,可若说人情世故、城府心计,可当真是半点儿全无,我娘又素来是个软性子的,她们两个凑在一处,可真是让人操碎了心。亏得采蓉是个懂事的好丫头,常劝阻着并总与我通气,不然还指不定要做出多少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来。”钟庆春说着就连连摇头,“可董妈妈是我娘的乳母,屋里一应婆子丫头谁也大不过她去,若她膝下有个一儿半女的在眼前,我给她些钱出去养老也是好的,可却也没有。如今还有我在一旁看顾着,可惜我不是个男儿之身,不能顾得了长久,所以我这几日一直在琢磨,还是得有个人能弹压得住才好。”

这个要求黄氏听着果然有些为难,主要是这样一个人当真是不好找的,思忖半晌才道:“我合计着如你所说这样的人,该只有一个了,可却不知如今人在何处,也不知道境况如何,一时倒是也难应你。”

“舅母说得是何人?”钟庆春忙问,“若真是有这样的人选,哪怕多花银钱也定要请回来的。”

“这人我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她是你娘当年未出闺阁时的教引嬷嬷,跟着你娘嫁到钟府,小时候也带过你两年,但是后来因着儿子捐了个小官儿,便被接出去养老,隐约听说她白发人送了黑发人,当时你外祖母还派人去寻她,却没找到,之后就再无消息,我只能找人去帮你寻访,看情形咱们再作计较!”

“这件事就托付给舅母了。”钟庆春握着黄氏的手,心里默默祈祷,千万要找到这个嬷嬷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