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西王宫,就闹了个天大的“笑话”。
不知自己这种丑事,在仙界可以流传多久多远。
就在我们都已没事,群仙也纷纷散去的时候。
有一僧一道来到我们面前见礼。
一僧唤作是非和尚:
只见他慈眉善目,大口大耳,方脑壳,腹大腰圆,一身赤黄比丘衣。
(为什么没有香疤?
有人认为受戒就是在头上点香疤,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点香疤源于元代,是一种民族歧视,当时元朝统治者将国人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绝大多数是汉民族成员,为了区分汉僧与藏僧,就在汉僧头上都点了香疤。
香点的多少代表受戒的不同,有一、三、六、九、十二点,一、三、六表示沙弥戒;九点表示具足戒,十二点是最高的菩萨戒。
何为比丘衣?
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混元巾:又称“冠巾”。圆形,硬壳,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脱。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头巾,规定举行“冠巾”仪式拜师之后的道士方可戴用,现在这一限制逐渐打破,未经冠巾戴用此巾的道士不在少数。全真派高功在举行斋醮科仪时均用此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面别以道冠。正一派道士今日已无蓄发传统,为了方便,就将混元巾和道冠缝在一起戴用,有的帽顶还折出方角,成为混元巾的一种变体,台湾道士称为“网巾”,又名“角冠”。)
口吐箴言道:
因生果,果生因。
因因果果,果果因因。
看面前这一胖一瘦两个头陀,说着“绕口令”。
我是真想笑。不好意思,忍住了。怕挨揍。
句芒与玄贵忙上前施礼道:“原来是循环界两位真仙!失礼失礼!”
是非和尚双手合十道:“是也非也,阿弥陀佛。”
因果道人手摆浮尘道:“有缘得见,善哉善哉。”
此时,我在地上“舒服”的趴着,也无心搭话儿。
就见,是非和尚走到我面前,笑着对我和菊花仙子说:“小子,无事而生非;仙子因非而生是。此为天道是也!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因果道人也对我们俩扶须说道:“无量天尊,因生缘,缘生份,因果循环,此为地道。善哉善哉。”
说完,拂袖而去。
啥意思啊?
斜眼观瞧,只见句芒和贵玄正对视着点头。
“喂!他们说的是啥意思?”我对旁边的菊花仙子问道。
“姑奶奶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还想找打?”菊花仙子背对着我恨恨的说道。
“姑奶奶饶命啊!小子再也不敢了!”我背上一阵惊虚。
“你这个家伙!别让姑奶奶我再见到你!见一次打一次!哼!”仙子说完,飘然而去。
我晕!
听完她赤果果威胁之后,我心情也为之由紧张变为了松弛。
“终于走了,可以喘口气了!”我拍了拍胸口,从地上爬了起来。
实话告诉你!老子现在的身体,那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这点儿伤算个屁啊!刚才哭爹喊娘那都是装的。
这次是理亏,老子不和你计较。
下次?嘿嘿!老子也不是吃素的!
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想着,却不敢说出来的“嚣张道”。
话说,怎么她的背影这么眼熟?
一股莫名油然而生。
奇怪好像在哪见过?
是不是眼睛花了?
怎么这么像姓木的···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