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报应
不久县里通知,关幽燕对革命有功,两个弟弟都参加了解放军,敲锣打鼓的送来“光荣军属”和“革命之家”两块匾,乡长亲自给挂在门楣,同时也送来了慰问品。这两块匾额轰动全乡,更解决了母子四人的燃眉之急。
这天,又一阵锣鼓声在门口响起,大常屯中心小学的师生来到门前。
“向革命妈妈致敬!”关妈妈带三个孩子刚出门口,便听到学生们地喊声,同时齐刷刷地敬礼。
“这是干什么?”妈妈惊诧地问。
“关大婶,我是大常屯小学的赵玉成,来接你的孩子上学去。”一位年轻的老师自我介绍说。
“上学?我可哪有钱让孩子上学呀?”
“哈哈——大姐,不用担心,尽管让孩子上学。”只见一位,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原‘在家里’的弟兄扬眉吐气,幽州百姓喜笑颜开。不供财神供“穷神”的事儿,在幽州出现了……
苦心的耕耘,会有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读者的认可。老夫辛勤爬格子数年,终于爬出近百万辛酸的饱含血泪人生的字。多么想行家的点评!多么想知道我的故事会有怎样的效应?会不会对人生有些微的启迪!来吧,来评头品足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