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半天,李广觉得这种兵荒马乱的局势之下,按部就班的招聘恐怕是行不通的。于是决定就地招生。找了张纸,请郑学昌写了一个招聘启事。这玩意,李广可是真的玩不来,不说毛笔字他写的如同狗爬,就是繁体字他也能写十个错虽然距离李广所期待的四。多少民族英雄泯然,后世子孙枉然不知。
在这个时候,校园中官职最大的也只是一个上尉军官,李广找到了这名军官。这时他发现伤员和军人现在吃的都是他捐赠的罐头,心中稍感欣慰,杜月笙这黑涩会动作还真够快。
李广把自己的担忧说给了上尉。其实此时华军已经在转移医院,上午的时候刚开战,华军并没有把rì军看的很厉害。但是一天打下来,发现rì军武器齐全,更有舰炮支援,并不容易啃掉。
此时华军上下开始重视,对于野战医院在距离前线不远也感到不安了。已经下令,野战医院向后方转移。当李广找到上尉的时候,已经转移的差不多了。
虽然算是马后炮,但李广觉得自己尽到了一点义务,心中稍安。临走还不忘把猫耳洞的图解说明交给那个上尉,希望能帮到华军jīng锐第八十七师弟兄一点。
离开那群学生才刚刚不到半个小时,等李广回到集合地点,才发现有几个学生竟然不见了。
刚才的一声炮响,舰炮的巨大威力使得这些热血青年对于将来有可能面对的残酷战场有了一点忐忑。他们虽然不知道此去具体是做什么,但是李广说的很明白--杀鬼子。不知道此去能否建功立业,更不知道此行能不能活着回来。他们都是去和同学道别,或许还有和女朋友道别的。
李广对于学生这种婆婆妈妈虽有些腹诽,但是当他想到如果是自己的话恐怕所作所为还不如他们。都是二十郎当岁的青年,就这样踏上一条迷茫无知的道路,任是谁都会有些忐忑。招点人才不容易啊,李广觉得非常有必要对这些人强化基本的军事训练,太不注意纪律了,但是当前李广只能在这里耐心等待。
一直等了快两个小时,这群感情丰富的家伙才陆续归来。其中一个竟然捧了一盆白玉兰。
李广激励这群学生,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打败倭寇,再回到这里,听朗朗书声,嗅白玉兰的花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