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布袋和尚传奇》第四章(61——62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回

贪官仗势压贫僧贫僧说佛治jiān邪

却说桃花巷牛府大门口走进两个和尚,向布袋和尚跪地磕头,口喊师父。 首发--无弹出广告布袋和尚高兴得喊出声来。

牛待郎的小妾站在旁边,定神细看,认出她的儿子牛管家,头皮光秃,身披袈裟,脚穿草鞋,手提根禅杖,对布袋和尚十分虔诚的样子,不由得冲上前去,拉住牛管家前襟,铁青着脸道:“你,你,你个没出息的东西,你丢尽了为娘的脸面哇……”说着,大声哭了起来。

这一下,牛管家没了主意,慌忙丢开禅杖,朝他娘下跪道:“娘,孩儿出家,实为修行。孩儿曾在岳林寺古井里,看见来世做牛耕田,倘若今世再不念佛赎罪,下世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娘哇,你饶恕孩儿吧。”

“我饶你,怎么能饶得了你这不孝子孙?你跟我走,去看看你那不死不活的爹吧。”边说边流着泪,拉住儿子,朝屋里走。

布袋和尚顾不得牛管家,扶起弟子阿义,亲热得双手合十,施礼道:“弟子,咱师徒俩在此相见,分明是佛缘。”

阿义看见他的弟子牛管家被他母亲拖走,料知要发生一场争吵,便与布袋和尚悄悄离开牛府,往桃花巷口走,二人边走边谈。麻子阿义道:“师父,想不到会再见到你。”

“你与牛管家怎么认得?”

“师父,你名气远扬。牛管家在岳林寺跟你分手,不久出家。他到处找你,走了许多路程,来到国清寺,打听到我是你弟子,硬要拜我为师。”

“你们不是在燕山寺,怎么跑到国清寺去了?阿照弟子今在何处?怎么不跟你一起来?他到哪里去了?”

麻子阿义回答道:“师父,说来话长。咱们在奉化雪窦寺一别,按照师父嘱咐,与师弟阿照进国清寺挂单一年。然后回燕山寺,经受千辛万苦,修建起两个大殿和。放声笑道:“哎呀,牛大人,皇上赐你金鞭,上打jiān臣,下制邪恶,你怎么用它打儿子,打贫僧呢?况且你罢官返乡,削职为民,别人不知,贫僧清楚。贫僧问你,此鞭为何不缴?牛大人,你有欺君之罪,。走吧,咱们到知府那里评个理,去不去呀?”

跌倒地上的牛待郎气得翻了个身,仰脸朝天,吹着几根灰白sè的胡子,仍然气嘟嘟道:“好,算你有种,我打不过你,你把我家里搅得这副模样,但我死不螟目。我死后,也要到阎王那里找你算帐。”

布袋和尚笑道:“我佛有言:前世无德,绝户心狠;违背天命,佛道不容。”牛大人,你年老糊涂,还是知之装不知?你家庭被谁所害?非你儿子不孝,非他俩不争气;亦非他人搅拌,更非贫僧妖孽。你呀,扪心自问吧。你前世缺德,今世更加残忍,能不绝户?你欺君犯颜,忤逆天命,贪天之功,贪赃枉法,贪得无厌,闯下大祸。罪过不认罪,犯罪yù请功,如此德xìng,却窃取朝廷要职,你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贫僧作为一个世外之人都替你害sāo。”

牛待郎双目微闭,但他的目光直shè布袋和尚脸上。他眼前显现陷入坑。

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王……”

牛氏两兄弟和麻子阿义站在布袋和尚后边,三人双目怒瞪着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见布袋和尚等人拦住大门,吆喝道:“喂,你们什么人?敢在本官面前胡噘乱唱的,闪开!”

布袋和尚回答道:“知府大人,咱们是什么人,三岁小儿一看都知道,你个知府大人难道连三岁小儿都不如吗?”

“大胆,本官在此,有你这样说话的吗?让开!”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知府大人,你没看见里面僧人在念佛吗?”

“本官倒要看看,念的什么佛?”

“阿弥陀佛,天上天下,唯佛独尊,yīn间阳间,唯佛光明。你不清楚他们念什么佛?贫僧告诉你,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多着哪。”

布袋和尚仔细打量面前这个知府大人,觉得面熟,他认出对方,便心中有了谱。仍然笑道:“知府大人,贫僧刚才唱的歌,你可听清?如若没听懂,贫僧再说与你听如何?”

知府大人也发觉自己在那里见过布袋和尚。他心里正在回想,随口答道:“行,本官今rì倒想听听。”

“我佛有言:人世间,许多人热衷于求取功名,升官发财。为了名利,绞尽脑汁。其实,名利是害**根,不要为名利枉费心机,空忙一场了。赶紧反照一下自身的本来面目吧,从出娘肚开始,心中应当是佛。”

知府大人觉得布袋和尚说在理上,放下架子,伸手把他从地上拉起道:“师父,起来,起来,本官还想听听。你们出家之人讲宽和宽容,积德从善,布施乐事,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改恶扬善。我们世俗之人讲的是孝悌,尊敬父母,和睦兄弟。就说当今皇上,他有个公主偷偷出家修行,她德在何处?善在何地?弄得皇上大悲,大难,有悖于佛家教义呀。”

布袋和尚仍然禅坐在地上,放声大笑道:“知府大人,出家人修行念佛,礼敬一切生灵,普度天下生灵脱离苦海。出家僧人教天下人行仁慈,发善心,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献乐于民间,犹如把种子播种在至高无上的‘福田’里。让其生长,给人们带来欢乐与幸福。出家人修行,为一切父母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知府大人,为了天下的父母都过上美好的rì子,唯出家人常修难行。别人难做到的,出家人要做到;别人觉得苦的事,出家人乐于吃苦;别人恋恋不舍的东西,出家人能舍弃,把一切幸福让给他人,将一切苦难留给自己。知府大人,和尚的孝,是广大而博爱之孝;和尚的忠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利国利民,此乃大忠大孝。”

这时,寺院里的僧人们都赶了来,听知府大人与布袋和尚唇枪舌战。他们听到布袋和尚谈得理直气壮,谈得头头是道,无不钦佩,以笑声予以支持。知府大人又问道:“师父,照你这么说,那位公主在家就不能利国利家吗?”

布袋和尚笑道:“非也!公主在家故然也有利国利家之可能,但他真心出家,修行念佛,那是为天下之国,非他父皇手下的半壁江山;公主在家,利个人小家,出家念佛,宏法布道,乃是利天下人之大家。”

“世人念佛,不也是修行吗?”

“只要心中有佛,随处可修炼真果。不过,出家修道,脱离凡尘,接近我佛,易出真果;在家念佛,倘若真心,能积yīn骘,亦可成佛。但六根未断,情yù缠身,难以成佛。”

边上听者当即朝布袋和尚跪拜,口喊:“师父,说得jīng彩呀!”

知府大人点下头,向布袋和尚拱下手道:“师父之言,下官领教了。请问师父,能不能动贵步,到下官府上一走,宏法利生?”

麻子阿义以为知府大人设计,故意引诱布袋和尚上勾,便制止道:“不,师父急于向天下人讲经传佛,岂可去你府上?谢大人好意。”

布袋和尚从地上站起,嘻嘻笑道:“知府大人,敢问你贵夫人与千金小姐平安无恙?”

“你是?”

“知府大人,别后几年,你我都见老了。岁月无情哪。不过,你还是当年那么jīng细。可惜呀,把贫僧忘了。”

“没忘,怎能把你大恩人忘掉呢?刚才,我一看,便认出师父。那年,我内人与女儿在天华寺烧香,,幸亏你救了他俩一命。内人常提及你救命之恩。非要我找到你,对你瞻养天年。下官与内人曾去奉化裘村寻找,不知你下落,怏怏而还,想不到今rì在此遇见,此乃天意呀。”

“按贫僧说法,叫佛缘。”

知府大人朝手下人喊道:“对,对,叫佛缘。来人,将师父扶上轿,下官亲自扶轿杠回府。”

士兵们听说,傻了眼。有个胆子大点的小头儿问道:“老爷,他凭什么坐你轿子,这不有失老爷面子吗?”

“不必多问,掀轿帘,扶师父进轿,快快起轿。”

几个士兵走到布袋和尚身边,见他圆头大肚,脸上挂笑,双眼有神,目光慈祥,出手扶他上轿。

布袋和尚摇着手笑道:“不敢惊动大人夫人和闺阁千金。”

“师父,小女子早已成亲,内人有病在身,今rì内人与小女子都在府上,师父,你不妨前去见一面,不枉他俩经常唠念之情。”

“既然如此,贫僧不推辞了。不过,大人莫为难贫僧,这轿子是万万坐不得的。还是你坐上,贫僧与几个弟子跟在轿后吧。”

“坐,今rì非坐我的轿不可。”说着,硬是将布袋和尚推进轿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