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国悲凉玉殿秋》第十四章意欲罢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chūn三月,正是杏花灿烂绽放的时节。开 心 文 学 可是,延福宫后花园里的几棵大杏树,却花开稀疏,零星落寞。这种情况,以前从没有过。宫中妃嫔和太监们,都在私底下嘁嘁喳喳,议论纷纷。

一天黄昏,徽宗和安妃闻讯走来,想看个究竟。徽宗在杏树下抬头仰望,随口吟诵一首唐诗: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刚说到此处,就见几朵杏花飘然而落,似有灵xìng。

花落本无情,情人自扰之。徽宗心怀幽幽,安妃莫名感伤。

东南战事依然激烈。

方腊已聚众十万,声势浩大。童贯率十。

一天,王黼来延福宫上奏说:“陛下,有个好消息,海州知州张叔夜已将宋江匪寇一网打尽,青州、沂州一带的匪患,已经解除。”徽宗闻讯,心情略有好转。

王黼又说:“陛下,臣建议让郑居中领枢密院,因为童宣抚正全力在东南剿匪,枢密院不能没有管事之臣。”徽宗点头同意。

王黼的真正目的,是要用郑居中来抗衡童贯。他看不惯童贯那副趾高气扬的神态。

郑居中曾经极力反对出兵北伐。这天,郑居中入宫对徽宗说:“陛下,北伐之事,我依然反对。守住祖宗的社稷江山,风雨无阻,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足矣。切莫有非分之想。现在东南动荡不安,大军开去,一旦辽军趁机南下,我们如何抵挡?所以联金灭辽,并非聪明之举,连辽抗金才是上策。”

徽宗深以为然。对于结盟之事,深感后悔,意yù罢约。

这天,金国使者曷鲁与大迪乌从登州来到京师。徽宗令国子司业权彦邦负责接待。赵良嗣、马政和马扩等主张北伐一派,都已被冷落。权彦邦按照以前接待习鲁时的规格,安排金使住进同文馆。

内侍童师礼匆匆来向权彦邦传达圣旨,说:“皇上说,大辽已知道金人海上往返之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南北夹攻了,让你告诉曷鲁和大迪乌,打发他们回去。”

权彦邦大吃一惊,说:“这样处理,岂不荒唐?这样打发使者回去,恐怕要惹怒金国。这是毁约之举,要承担责任。”权彦邦头脑很清楚。

童师礼回宫禀报徽宗,徽宗想了想,说:“那就让金使住在同文馆,等童宣抚回来再议。”

曷鲁和大迪乌正月离开金国,二月到达登州,五月来到汴京,一直等到八月。二人几乎被软禁在同文馆里,曷鲁数次急得鼻口窜血。

金秋八月,大军凯旋。

童贯已将方腊擒获,并带回京师,开膛问斩。

童贯因功被晋升为太师。这天,他发现朝廷又设置了一个迎奉司,收取花石如故。这是怎么回事?他既感到奇怪又感到气愤,于是入宫对徽宗说:“陛下,撤掉一个应奉局,怎么又设置一个应奉司?东南人家饭锅子未稳,又开始搞什么花石纲了。死伤六七万人,才将匪祸扑灭,如果再起来造反,怎么办?”

徽宗闻言,愤怒地看了童贯一眼,挺身而立,甩袖而去。

原来,前些天蔡京来延福宫看望皇上,徽宗告诉他说:“现在朝廷财力不足,各种用度都已经裁减了。”

蔡京不解地说:“天下财富甚多,奉养陛下一人,不宜如此。”徽宗默然无语。

当时,梁师成站在徽宗身旁,他见皇上脸sè不佳,对蔡京有所依恋,晚上回家后,便将此事悄悄地告诉了王黼。

翌rì,王黼入宫上奏说:“陛下,方腊造反,是由茶盐法而起。童宣抚说是由花石纲造成的,那是被jiān人蒙蔽,归过于陛下。”徽宗一听,对童贯心生怒火。

王黼趁机又说:“陛下,臣以为应该特置应奉司,为杜绝jiān谋,由臣专门总领。”徽宗欣然同意,让梁师成为副。从此,四方珍异之物,充斥二人之家,给徽宗的也就是十分之一二。

童贯见徽宗继续任用朱勔父子,搜集花石纲,沉湎如故,劝谏不听,便长吁短叹,消极失望。不久,徽宗令童贯致仕。

这天,徽宗忽然想起,金国使者还在同文馆里住着,便令王黼处理。

王黼建议说:“陛下,让他们回去吧。给他们一份国书,捎给金国皇帝,咱就不必派使臣去了。”徽宗同意。

王黼在国书中含糊其辞,最后说:“所有汉地等事,并如初约,等到贵朝兵马到达西京之rì,我朝将举兵夹攻。”

十一月底,曷鲁与大迪乌渡海返回金国。金太祖看了大宋国书,心中抑郁失望,等了近一年,等到这么一纸文书,金太祖感觉南朝人不够朋友,出尔反尔,不甚可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