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洋这帮人为了钱什么事都干。主角张秋生也正为钱发愁。
铜棒是无法卖出去了,也无所谓,反正是随手顺来的就当从来没有过。手镯和玉佩他真不想卖,这可是爷爷nǎinǎi的东西。可要是因此而没买成房子,爷爷肯定要生气。拖一天是一天吧,我怎么就和陆大哥谈到买房子呢?要是不答应陆大哥,也就没现在这样为难。唉,都是那铜棒害的,不义之财害人啦。
张秋生这几天要么去书店、图书馆看有关翡翠和玉之类书籍,尽量多掌握此类知识。要么去古玩街和摆摊的开店的接触,去看去摸去和老板们谈心,理论联系实践嘛。心中有数卖手镯、玉佩时,才能不被人蒙骗才能不吃亏。
明天还是把镯子和玉佩卖了吧,张秋生一路走一路想。把房子买了以后出租,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爷爷也不用再摆修鞋摊了,这也应当算孝顺吧?
“哎,秋生!你走路想什么呢?”张秋生定睛一看是林玲。林玲上面穿一件无袖衬衫,下面穿碎花短裙,笔直的小腿下是双白sè的浅帮运动鞋,长发随便绾在脑后。掩不尽的青chūn活力,惹人心动的明媚秀丽。
林玲一手拎酱油瓶,一手拿一支娃娃脸的雪糕。看来是给家里打酱油,顺便买支雪糕边走边吃。林玲把雪糕递到张秋生嘴边说:“下边的我还没碰,你咬一口?”
张秋生哪会吃这东西,摇摇头说他不吃。林玲也不强迫,自己美滋滋的吃一口,然后说:“哎,想起来了,你妈来了。然然姐不在家,你也不在家。”
“哦,多会来的?”张秋生急忙问。妈妈每年都要参加高考阅卷,结束后都要来住上几天。“来了很长时间了,你和然然姐都不在家。在楼下遇见我妈,就到我家歇脚。”林玲跑到张秋生面前倒退着边走边说。
这几家邻居关系都很好,你家我家没什么分别。nǎinǎi瘫痪开门不方便,上林玲家休息也是很自然的事。
秋然是梁司琪心中的痛,这种痛要到何时为止?难道真的要到永远,要到自己死的那一天?当年农村插队时,是下了决心要扎根农村一辈子。全国绝大部分知青都是这样想,站在田头放眼全球,农村是广阔天地在那儿是大有作为的。
后来有了零星招工指标,有的知青回城当工人了,引起了许多其他知青的羡慕嫉妒。梁司琪也羡慕,但她不嫉妒。做为历史反革命兼右派兼资本家后代,她是黑到边的黑,给这男婴取名叫秋生。女儿跟爷爷姓张,不然不好上户口。这个姓的问题,梁司琪倒无所谓,女儿就是姓方又有什么好了?本来想让女儿跟自己姓,但自己有弟弟,梁家不缺接姓的。
在大学里追梁司琪的男生可以列成一个加强排,得到的回答都是淡淡地:“我已经结过婚了,还有两个孩子。”没人相信,连女同学也不相信。这个温婉娴静,总是带着几分忧愁几分温柔的姑娘,是结过婚的?
梁老太太也百思不得其解,女儿长得不差啊,大学里那些男生都瞎了眼,怎么就没人追她呢?眼见着就要毕业了,年龄也越来越大。老太太开始着急了,托人一打听差点把老太太气死。
那时的大学生称为时代骄子,各地各部门都抢着要,这点要让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眼红。梁司琪与麒林市一中联系好了,毕业就去那儿上班。梁司琪一整个夏天都待在麒林市陪着一对儿女。心想着等正式到一中上班,学校答应分给她一套房。虽然是小户型,但带俩孩子过也够了。不过我们都走了,爷爷nǎinǎi怎么办呢?梁司琪还在为这个伤脑筋呢。
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的派遣证却是把她分到姚河市一中。她再去找学校,找教委找人事局都迟了。梁司琪yù哭无泪,她不是会吵闹的人,哭着向领导请假。她要送女儿上学,孩子第一天上学不能没有妈妈送。
从麒林市刚回家,梁老太太把司琪叫到身边。拿出一根绳子一瓶安眠药,对女儿说:“你是想你妈上吊呢?还是想你妈吃药?”梁司琪懵了,不知母亲闹的哪一出。梁老太太对她说:“给你介绍了个对象,今天就去相亲。你还要为那陈世美守活寡?为了孩子,孩子不好好的吗?上一年级了。她有爷爷nǎinǎi,有弟弟不挺好的吗?”
梁老太太又命令:“这是个刚从战场转业回来的团长,你要再说什么结过婚有了孩子什么的。我就死给你看。”
现在的梁司琪已经是心如死灰。昏昏沉沉地随着母亲去相亲。她连那男人长什么样都没看一眼,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她只出了一个条件,她要去读研。那男人一下就看中了梁司琪,爽爽快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直到领结婚证,看着结婚证上的名字,她才知道这男人叫李会元。另外还听母亲说过这男人是部队正团级转业,现在是副县长。是哪个县的副县长?梁司琪也不知道,她也懒得问。李会元是个jīng明主儿。拿到结婚证后,就与梁司琪商量。读研我当然支持,但我认为最好先去学校报到,咱们把位置先占了。然后可以弄一个带薪读研,这个我负责。反正今年的已经考过了,你总不能在家待一年吧?梁司琪现在只是坚持自己的底线,那就是读研。其它的都无可无不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说怎样就怎样吧。
梁司琪今天到林玲家等孩子们回家,林玲把秋然那天遇流氓的事和她说了。梁司琪正吓得心跳,王长青来了又说一遍。她在这一带人缘很好,邻居们听说她来了都来看她。秋然遇流氓的事大家都知道,七嘴八舌抨击流氓,议论这世道怎么这么不太平。
张秋生回到家,妈妈正抱着姐姐哭。这是怎么了?正糊涂着呢,妈妈一把拉住他,摸着他头说:“秋生啊,好孩子,好孩子。”待张秋生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后,心想,没什么吧,这可是我姐吔。
府右街的烧烤摊越来越多了,由于接不上电,靠着路灯的亮光和各摊位前的乙炔灯照亮。得赶紧把房子买下来,这样起码可以从里面接电了,张秋生一边忙活着一边这样想。
梁司琪今天也跟来了。她要看看秋然姐弟俩带领邻居们干出来的这番事业到底怎么样,邻居们都夸着呢。连岳迺明这样不是邻居的摊主,听说她是秋然姐弟的妈妈,都跑过来夸两句。有人夸自己的儿女,做妈的当然高兴。孩子知道创业,知道勤工俭学,并且没耽误学习,这是好事。
听说秋生要把这摊位后面的房子买下来,梁司琪感慨这孩子的野心。干任何事敢往大里想往大里做,这孩子以后必然有出息。梁司琪忍不住到后面房子里看看。后面的大门开着,她前前后后仔细的看着房子的每一处细节,可以看出这房子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偏院。她家以前的房子也是这样,小时候她住过这样的房子。秋生这孩子好啊,是干大事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