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学校和系里正在风传,朱秀全的水平高人一筹,他既有王扣凤导师的风采、深得其精髓:口齿清楚、咬字准确、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深入浅出,又能发挥自己的特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幽默诙谐,生动形象。他将被提升为副教授。对此,他淡定一笑,说,这仅仅是一个传说。
大教室大概可以容纳一、二百个人,可是,早已座无虚席、人满为患,还有人象插蜡烛一样站立着。同学们插科打诨,叽叽喳喳,摊开笔记簿,嬉闹着。
朱秀全左手绷着石膏绷带,将一条纱布吊在头颈上,右手拿着一叠书刊资料,稳步走上讲台,很有礼貌地招呼众人,笑嘻嘻地扫视四周。有人鼓掌,有人笑他怎么象伤残了的美国大兵呢。
今天的主题是,中国近代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推动。朱秀全开门见山说,课本上内容有的,就不再重复。请同学们、朋友们自己去看。如有问题,可以当即提出,提问的范围不限,什么都可以问。如果我暂时解答不出的,记录下来,回去学习、研究,再作解答。
下面有人相互推搡,打算推荐代表提问。一片肃静之后,有一位高年级的学生,站立起来,打趣地问,朱老师,您大概是从战场中下来的吧,怎么绑着绷带呢?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一片笑声。朱秀全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原本是教师,暂时被征招去当几天大兵,受了一点轻伤,现在光荣返回原单位工作。台下哈哈大笑。朱继续说,如果你们高兴笑的话,我就再说一遍:还是当教师的好!台下又爆发一阵阵大笑。
一位女学生站立起来,勇敢又泼辣地说,朱老师,您太忙了,不要疏忽整理自己,当心,有一只小鸟要从您那里飞出去。台下一片哗然,大笑。原来,朱秀全疏忽自己,裤子门襟拉链没有拉好,白色的内裤忽隐忽显。朱立即朝下面看看,感到不雅,将身体完全贴近讲台。不留空隙,迅速拉上拉链。朱即兴发挥,右手做了一个抛物件的手势,说,“笼子打开,小鸟欲飞,——请打《三国演义》中两个人名。”然后,又做了一个手势,象抓住什么东西朝里一扔,说,“小鸟被抓住,关在笼子里。——再请打《三国演义》中另两个人名。”台下的注意力,立马转移到谜底的思索上去,同学们骚动着、议论着。
一位男生,叫柳大海,他是朱秀全的尖子学生,站立起来回答:“导师,前一个谜底和后一个谜底,我只能各猜一半。两名大将:张飞、关羽。”台下响起一片鼓掌声。还有一半呢?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一位高年级的女生,响亮地回答,“赵(找)云,刘(留)备!”朱秀全带头鼓掌:回答得非常好,正确!
(三十三)、朱秀全示意暂停同学们兴趣昂然、妙趣横生的议论,将内容转入了正题。他没有按部就班讲叙,却脱离了书本,娓娓道来。
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名人名著,灿烂夺目,多若星汉。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梁启超、康有为、严复、胡适、林语堂、蔡元培、鲁迅……等等,他们的“实业救国”和“现实批判主义的思想理论,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s城的成因和发展为例,他说,s城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当初只是一种滩涂地,总共历时才七百年左右。明朝中后期,渔民、船民开始在这里移民,男耕女织,渐渐地扩大生活居住的地盘。在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催生的带动下,纺织业逐渐兴起。于是,手工纺织专家黄道婆即应运而生。紧接着,实业家张骞,扩大发展了资本实业的范围。明末,松江府成立后,这里积聚来生活发展的人更多了。而后,又改名为ht县。现在的座落在徐家汇闹市的“华亭宾馆”,正是从这里来取名,纪念的。而徐家汇名称则来源于当时一个做官的,叫徐光啟,在此生根落叶,他的后代子嗣勤奋耕耘,扩大建成宅基地小区。后来,到了清朝,洋人逐渐渗透这里,沿着黄浦江堤岸建造了不少洋行、大楼。当今的“人民公园”,原来是“跑马场”,当今的“上海展览馆”原係“哈同公园”,是一位外国商人建造的私家花园。特别是到了清末和民国初期,《卖红菱》、《啼笑姻缘》、《雷雨》、《杨乃武和小白菜》等优秀小说和戏剧,都入木三分地刻划了当时的文化生活及发展影响。等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和民国政府成立,“民主”和“博爱”思想深入人心,以及1919年“,“对手”改成:“敌人”。同学们捧腹大笑。男生的同伴,高个子跑上来,接代他。他居高临下,接着念:“后来,因为过度疲劳,朱教授**裸地瘫死在美貌的二奶大床上。朱夫人哭泣着,跑到校领导面前,要求给个好听的死因,並写上挽联和横批。——”高个子转身朝朱老师,说,“现在,请朱老师代替校领导妙笔生花,——诸位也可以动笔!”
朱秀全说,代替校领导?本人没有那种政治能力!要写挽联和横批,可以试试。他拿起笔,写着:“上联:赤条条来,石榴裙下,芍药惊、梨花颤,小猫衔腥鱼窜。下联:光溜溜去,菊花丛中,海棠怕、玫瑰寒,老牛啃嫩草归。”大家拍手、齐笑。又起哄,道,横批呢?朱老师将多人写的横批收集上来,一一念道:“丝尽泪干、放心而去”,“永垂不朽”,“乐极生悲”,……高个子一把夺过朱老师写的那张,高声朗读:“痛快死了!”满座哗地大笑,鼓掌、喝彩,久久不散。
随机推荐